第119章 杭州擒賊1(1 / 2)

吃了午飯,劉伯溫來到吳王住的房間,對吳王說道:“主公,我準備親往杭州去一趟,我想和李文忠將軍商議一下如何先攻佔杭州的事,我們先攻下杭州,再回頭攻太湖,會給張士誠造成更大的精神壓力,同時儘快地活捉蔣英,救出蘇小姐。”

吳王指了一下身邊的椅子對劉伯溫說道:“先生請坐。”

然後吳王也坐下來說道:“我完全同意先生的意見。不過不是你一人去杭州,而是我們兩人一起去。”

劉伯溫想了一下說:“如果主公要去杭州,那就多帶幾員大將,我們打扮成綢緞商去杭州,必須安排好行程,要作到萬無一失,主公打扮成老闆,我是帳房先生,住的地方就是西湖湖邊映月樓。我們馬上就要動身。”

“好,我還從未去過杭州,我們多帶些銀兩,現在就可以出!”吳王說道。

劉伯溫說道:“如果我們現在出,今晚半夜時分到餘杭,明天清晨起到杭州。主公你受得了嗎?”

吳王聽了哈哈大笑道:“先生,這句話應該是我問你。”

“因為我們今晚要乘大半夜馬車,後半夜在塘樓改乘船到杭州。”劉伯溫說道。

吳王吩咐下人道:“用一輛大馬車,雙馬拉的車,趕車人、馬中途可以更換,帶上郭興、郭英、康茂才、朱亮祖等二十餘人就夠了。”

他們準備完畢,就上了馬車,帶足銀兩,喬裝打扮成北方鉅商的模樣,向杭州出。

馬車快地前進。秋天的田野秋收季節已結束,只等深秋再播種來年豐收的希望。

天高雲淡,暑氣盡消,潦水盡去,爽賴風生。湖州至餘杭是一條寬闊的平坦大道。車輪飛轉,儘管如此,車內還是傳來陣陣的顛簸。

朱元璋和劉伯溫乘的是一個坐臥兩用車,因為是白天,兩人便相對而坐,到了天黑可以放上被子,兩人又可以躺下睡覺。

由於兩人相對而坐,車的顛簸,忽然從劉伯溫的袖裡滾出一卷紙,朱元璋撿起一看,見是上午在蘇家莊遺址上撿回來的“送別圖”,朱元璋看著劉伯溫說道:“先生,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這幅畫一定出自蘇鶯鶯小姐之手,字是先生的墨寶。這是怎麼回事?”

劉伯溫接畫在手,沉思一會,嘆了口氣說道:“這就是至正二十年,我辭去了浙江儒學付提舉和處州總管府判以後,我準備回家,就決定到湖州蘇鵬家去拜訪一下老朋友,我一到蘇家就受到蘇家的熱情接待,蘇家是湖州有名的大戶人家,書香門第。他家有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女兒有十四歲,大兒子十三歲,小兒子十一歲。我到他家不久,因他家的教師因家裡有事,沒有及時開館,一時又找不到合適人選,蘇老爺就臨時請我給學生講授幾天課,反正我閒著也沒事。我就答應下來。學館就在蘇家莊東面那一片房子,學生也不過二十七八個人,蘇家兩個少爺蘇瑾和蘇瑜都在學館裡上課,其餘都是湖州有頭有臉的人的子弟。這十多個學生讀書都很勤奮,沒有頑劣之輩,這一點使我覺得很欣慰,教起來也覺得很輕鬆。我白天教書,晚上或空閒時間就整理我的文稿或寫作。

“我住在館裡,蘇家專門派了一個僕人和小廝來照顧我的生活起居。

“轉眼就是清明節,清明是蘇家掃墓和大祭祖之時。按湖州風俗,學館要放假三天,所有男丁要到祠堂去祭祖或上墳掃墓。我是一個外鄉人,自然就無事可做。這幾天天氣晴朗,春意盎然,百花盛開。吃了早飯,我看了一會書,覺得無聊,就信步走進蘇家的後花園。

“後花園中風景很美,我就沿著小路在湖邊散起步來。

“不知是誰把一張鮮棕葉折掉一扇在路上,我就隨手撿起來,坐在湖邊一個石椅上,先用四條棕葉編了兩條小蛇,然後又用一條棕葉編了一個草蚱螞,又叫草蟋蟀,這都是兒時自己常做的小玩具。

“這時,遠處傳來叮咚的琴聲,我沿著琴聲向前走去。走了幾十步遠,只見湖邊的小山上有座長亭,亭裡有兩個人在那裡彈琴。琴聲悠揚悅耳。我直走到亭上,只見一個十三四歲的小姑娘在那裡彈古箏,旁邊有一個丫環,手拿一束花站在小姐背後,丫環小聲說道:‘小姐,有人來了。’

“小姐停止鼓琴,抬起頭來望著我,我邊向前走邊說:‘彈得好,怎麼不彈了?’

“小姐見我手中的草蟋蟀,好奇地伸過手來拿去玩,口中稱讚起來:‘梅香,你看這蟋蟀做得像真的一樣。’

“我說:‘你是鶯鶯小姐吧?實在搪突,打攪你的琴聲了!我就送只蟋蟀給你作賠償,還有兩條小蛇,一起作賠償。’

“鶯鶯小姐將兩個小東西捧在手裡,高興起來,就和兩個丫環一起玩開了。本來這些東西也不是什麼稀罕之物,只不過是兒童常玩的東西,大概是她們從來沒有見過,就饒有興趣地用小草蛇咬住梅香的手指,小姐卻抓住蛇尾,把梅香拉著滿亭轉,二人一邊玩,一邊笑得滿臉通紅。

“她們兩個人輪流玩被蛇咬,都是笑聲不斷。她們玩累了才停下來,招呼我坐下,鶯鶯小姐問我道:‘你是新來的的老師,劉伯溫先生吧?’

“我驚奇地說道:‘正是。小姐你是怎知道我的?’

“她笑著說:‘我是聽我父親和弟弟說的,說我們家來了一位奇士、貴客,父親叫我兩個弟弟很好地向老師學習,說老師浙江第一才子,元朝第六名進士及第,才儲八斗,學富五車,因不滿當今政治腐敗,主動辭官不作,還說先生滿腹經論,抱濟世之才、匡扶宇宙之志,只是未遇明主,只得抱恨終老林下。還說先生乃當今高雅之士,不願和世俗同流合汙,還說先生終非池中物,畢竟會升騰。我父親叫我兩個弟弟對先生不可失禮,要虛心地向先生學習,能學到老師一成的本事,也夠你們終身受用。’

“‘小姐’,我坐在墊著布墊的石凳上笑著說:‘鶯鶯小姐,你這一連串的高帽子,我都有點飄飄然,暈乎乎的了,真叫我不知所措。’

“我這麼一說,她們主僕二人也哈哈大笑起來。她接著說:‘還有呢,說先生博聞強識,記憶力很強,一目十行,過目不忘。還說很多讚譽之詞,我也記不了那麼多。可惜小女子是個女兒之身,不然我也可以投在先生門下,學些知識。不過,我今天能見先生一面,也是三生有幸了!’

“我說道:‘小姐,那都是江湖朋友對我劉基的過譽罷了,是以訛傳訛,小姐切不可誤信,今天是清明節,你咋不去祠堂祭祖呢?’

“小姐嘆了一口氣說:‘我們家歷來有個規矩,只准男丁入祠,不準女兒家入祠祭祖,媳婦可以入祠,女兒不可入祠。說什麼:女生外相,出家的和尚。因為女兒家早晚得出嫁,是別人家的人,所以不得入宗祠祭祖。’

“我聽了不平地說:‘這是什麼規矩,女兒未出嫁前還是蘇家的人嘛,怎麼不能祭祖?這不是重男輕女嗎?’

“鶯鶯小姐平靜地說:‘其實我不在乎這個,不要談這些俗事。劉先生,我聽說你是琴棋書畫,件件皆能,是高手,今天能否請劉先生彈奏一曲,讓我們欣賞一下。’

“我說道:‘小姐,十分抱歉,我對唱歌、彈琴本來就不行,加上長時間沒有練習,常言道:三天不摸手腳生。今天彈出來只怕要貽笑大方,有辱視聽!’

“鶯鶯小姐說道:‘先生不必過謙,請先生賜教一二。’

“鶯鶯小姐轉身吩咐丫環梅香道:‘梅香,把指甲盒給先生拿過來,再給先生倒一杯茶來。’

“丫環答應一聲:‘是,小姐’。

“我戴上指甲,試了一下音,現工尺之間和合五之間音不準,高了半度。這是一般人容易犯的錯誤,這一調基本上很多音都得跟著調整,我依次調整了音階,再試了一下,覺得比較滿意,也就鼓了一曲‘風入松’,小姐兩手託著腮,雙手肘撐在桌上聽得入神,陷入沉思,那個樣子好漂亮,我忘了介紹,儘管小姐才十三四歲,模樣十分俊俏,真有國色天香之姿,你看她臉堆三月嬌花,眉掃初春嫩柳,纖腰嫋娜,體態輕盈,將來一定是個傾國傾城的大美人。

“一曲結束,她才放下雙手拍掌道:‘好,彈得好,先生,這個曲子叫什麼?好像有些悲愴。’

“我說道:‘叫風雲松,是描寫秋天風吹入松林,松濤霍霍,秋風陣陣,萬物凋零的景象,自然有幾分悲意。’

“小姐聽了點頭說道:‘果然是這樣,請問先生,你能寫下譜教我好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