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南洋歌罷掉頭東(四)(1 / 2)

小說:表同作用 作者:平老爺

這是說錯詞了吧?可陳祿心中馬上便明白過來,長們這是欲揚先抑的手段,畢竟此地還是渤泥國,現在稱是大宋,卻也才剛剛起了個頭,到底有多少人肯聽命,也是說不準的事。

政權的權威如何確立,陳祿並不明白,但還讀過些書的他也知道,這樣明明白白的將訴訟之事攬過來無疑是告訴在場的所有人,誰才是這婆羅乃的真正主人。

他在心中思索良久,想起以前在鄉中時先生說的一則‘徙木立信’的典故,雖然和長們今日所謂相去甚遠,卻都著落在一個信字上。

百姓有冤情要昭雪找長,『奸』人作『奸』犯科要懲治也找長,只要長們真能做到懲惡揚善,言出必行,那再有百姓有事還會去找那渤泥國的官府麼?

尤其僑居此地的漢民,最見不得的便是都中的法司動不動就以巫蠱決事,即便在閩粵老家的鄉下,這樣的事情也是從未聽說,只會讓人當作笑話,而這裡的官人們確就是這般做的。

‘臺下所跪何人?因何事狀告本官?’

乍一聽是那樣的荒唐,現在再來玩味一番,便覺得都是道理。

就聽一個聲音大聲喊道“小人要伸冤。”

跪在下面的一個漢子應聲抬頭,看面相不過三十四、五,生得一張國字臉,卻是白淨。

王留美只看了一眼臺下的漢子,心道‘這捧哏的麵皮倒是生得不錯’。

“你叫什麼名字?”

“小人胡八榮,熟識的都喚我胡八。”

“哪裡人士?”

“小人是大明南直隸人,家在徽州府北八十里的績溪縣中。”

“那你是因何到此?又如何要狀告本官?南直離此可比福建、廣東過來遠多了。”

南直隸也即是成祖遷都後留在南京應天府的一套班底,六部衙門齊全,只是沒有實權,漸漸落為貶官閒居之地,其地大抵轄了後世的江蘇安徽兩省。

“回老爺的話,我家中世代在績溪做茶,是聽鄉人說這南洋之地,茶葉販來利益頗多,也是受不得淡泊日子,想要長一番見識。

明代商人,喜將所經營生喚作一個做字,說到茶上,大抵種茶、收茶、販茶都可以一做字而蓋之。

喘上一口氣,胡八榮繼續回憶往事,“是以去歲收了春茶,我便賃下了兩船茶貨一路南下,原本先到得南越國,可茶葉在海門價不甚高,再往南的各處又在見仗,最後貿貿然來得這渤泥國都。當時在港口遇見了這馬牙子,想著本都是漢人,又是異國他鄉的,當要相互提攜才是。卻不想這廝騙了我的貨去,至今分文未付。我也曾找去與他理論,被他勾結那大食商人將我和手下一頓好打,這人地兩生之處,害得我主僕幾人好生悽苦,若不是還有國人肯襄助,又濟我等飯食,勉強做工過活,我等就要死在這異國他鄉了。”

說到動情處,那胡船主看著跪在臺上的馬牙子,直恨得咬牙切齒。

莊子李在一旁心道,若不是真情實感,光只作戲,如何能做到這般投入,看來這苦主倒是找得正好。

那胡八榮卻還有話說,“後來便是長們來了,我等才能得見天日,家僕中有兩個原被這廝手下打傷,遷延了許多日子,一直無錢請郎中,現下都在長們的病院中救治,眼看也要大好了,小人如今也在滙豐行中領一份俸,長們的恩德真是猶如再造。”

“你說的家僕是胡海和胡峰這兩個麼?”

醫院開張不久,因著種種顧慮,去看病的沒有幾個,住院治療的更是少見,是以稍加回憶,王留美便想了起來。

“正是他兩個。”

“那你如何要狀告本官?”

胡八榮方才說得入巷,難免面有得『色』,起來看看臺上,又回顧身後眾人,這才提了提聲。

“非是小人們膽大包天,只求我大宋朝廷能為我等伸冤做主,懲治了這幫惡賊,還此地一個朗朗乾坤。”

提前教好的話自不會說錯,更是因為清楚了馬牙子們的下場而不用擔心報復,胡船主說起話來聲氣便硬朗得很,帶動著臺下眾多百姓也群情激憤起來,一同來旁聽的城中貴人們只當沒聽見,換天看來也是遲早的事情而已了。

“你呈上的證詞我已看過了,自會秉公辦理,定然給你一個交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