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南洋歌罷掉頭東(九)(1 / 2)

小說:表同作用 作者:平老爺

看著眼前的兩百多號年輕人,歪七倒八的站在新建的營地中央,場子裡沒有半點蔭涼,越的襯出這些少年們的焦眉爛眼。

少年中的一半來自被剿滅的豪強和部族中,多是些孤兒,有些更是奴隸,朱大釗從中選出了近百人,都是身體尚可,年紀在十四、五歲上下的年輕小子,好多連漢話都不能聽懂。

這些人就站在這兩百多人中,卻是比剩下的更精神一些。

另外一半則是先前答應應募的各家送來的,說是家中子弟,實則多是花錢從其他地方請託來,或者乾脆就是家奴,只是有一樁好處,多半都有幾代內的漢人血統,能聽懂一些漢話倒是不成問題。

殖產興業、富國強兵、文明開化這三條中,最難辦的恰是這中間一條。

說起殖產興業,無論是城內的貴人、豪商,還是城外的紳戶、土酋,讓他們交田交地來參加新農合,還是出錢出貨入股滙豐行,都沒有費什麼周折。

畢竟商貿為宋人所長,如今又要收拾人心,人們自然相信,確實是宋人想要攏絡自己才會提出這樣一個章程,否則自己賺錢就是了。

至於什麼新農合,宋人要種地,這自然是以往未有預料之事,但汶萊這裡,本就地廣人稀,又在風下之地的南洋,土地肥沃,日照有好,還不虞風災,一年兩三季的糧食都不在話下,田地從來就不是什麼值錢的東西,宋人給算了入股,成與不成倒也無礙,只當花錢買個平安。

而這文明開化嘛,宋人只提了一條,讓各家尚未成年的子弟都要到宋人的書院中讀書,學的什麼還不知道,但識文斷字並不是什麼壞事,況這本也有質子之意,又不會要了『性』命,只說伙食住宿又宋人提供,費用各家負擔。說起來條件也能接受,門口的盒子裡還擺著別家的榜樣,自也不會有人腦袋昏出來反對。

卻只有富國強兵這一條,說是要平定國中各處匪患和紅夷,要各家募兵由宋人的朝廷統一調教。

這一樁倒是沒有再要各家出錢出糧,比起以往國中徵召倒是好了不少,南洋各國,征伐兵役向來都是要自備兵甲的,所以這一回宋人盡沒照著規矩行事,訝異之餘各家也都覺得慶幸。

但既然是要用來見仗,難免就會有死傷,長們如今連戰連捷,不光未逢敗績,連一個傷的都不曾有過。但事有難免,能夠驅兵使將,何必親自上陣,這種事也是一想就通透了。

但既然長們只定下了年齡與身量的要求,就沒必要用自家子弟去拼命,只要肯花錢,什麼樣賣命的人找不到,東拼西湊之下,也就把一百多人的數目給歸攏了出來。

但其中畢竟還有別處招來的良民,尤其是漢人,雖然家中收了錢,本人卻未必會願意,或者是那等跟著族中叔伯母舅到南洋打拼的小子,被自家長輩賣了的也不是沒有。

是以將人送來時多是施以繩索捆綁,一路上也長被毆打過。與漢兒相比,倒是本地的土人對此並不在意,尋常僱工,土人懶惰不願去做,但打仗卻是個個踴躍,大抵還是想著能夠劫掠。

上週開了會,第三天太陽落山前,各家的家丁族人便押著各族各地的少年們來到了新建成的營區,效率之高,蠻夷畏威而不懷德這一句,倒真是是踐行不移。

又三天的相處,尚不足以讓少年們脫胎換骨。

在厚生司的強烈要求下,所有新來的都被組織起來剃消毒了一回,留著光頭穿著口袋一般的‘作訓服’,此時正站在場中等著散『操』。

周圍圍著一圈穿了黑『色』背心的大漢,各個凶神惡煞,實在不像是有什麼好事的樣子。

聯想到之前所謂‘消毒’,什麼陰私的地方都被看過了一回,這長難道是要自己做兔子不成?再看看那些大漢的體量,不禁打了個冷戰。

“『毛』十八、張宗可、朱代珍、彌嘎達、陳乾生、麻東古、林祺祥、廖四、蔡澤膺…………”

終於又想起了例行的點名聲,適應了兩天長的口音後,少年們終於都能跟著自己的名字應答,其實也是走走過場,土人那邊的小子,點名都點不好,這其中就有當日哥達央部的兩個少年,但無論點得好壞,上午的功課都算過了。

相比起枯燥的『操』練,營中最大的樂事便是每日下午有先生教授讀書識字,既然是要培養合格的軍事人才,光會舞刀弄槍確是沒用。

何況這讀書至於,先生也講得有趣,全不似傳聞中大6上酸子先生那等之乎者也的拽文,樣樣都能實證,而被私下喚作教頭的那些大漢更是個頂個的厲害,以一敵百不敢說,要放翻眼前的這群少年,五個只當練手,十個才是正正好。年輕人都是崇拜強者,更畏懼權威,長們既是強者,又有權威,更沒有不聽的道理。

聽著催促吃飯的哨音,少年們個個踴躍,原本沒精打采的模樣不再,個個生龍活虎的朝著食堂奔去,搶得慢了可真會沒飯吃。

一開始土族的幾個小子吃不慣宋人做的肉菜,不肯動口,餓了一天,也就老老實實的狼吞虎嚥起來,再不去管什麼汙穢不汙穢了。

二百人魚貫而入,大桶的米飯和大盆的肉菜,四菜一湯的一堆分作三處就擺在食堂大廳的正當間,沒等哨聲再次催促,所有人便衝了上去,有了前兩天的經驗,沒有人會在吃相和餓肚子中選擇後者,即便是最懶散慣了的土人也是一般。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