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方聞由是仇怨生(二)(1 / 2)

小說:表同作用 作者:平老爺

【終於二十萬字,繼續求票】

究竟是哪裡不對,王星平也說不上來,不過有一個關鍵確實不可忽略。

最不對的就不對在這糧食上。

上萬石的糧食,那是數十萬斤,以尋常的牛車來拉,也得幾十輛才能裝完。

可自己隨父親一路南下,並沒見有什麼大車隨行,若說沒有糧食,那銀子又到哪去了?這裡面透著說不通,有一個人卻是關鍵——崔八。

崔八大名崔臣鎬,是遵義府有名的南北經濟,後來曾聽衙門中負責辦案的吏員說起,這一回播州那邊的崔八因為往日裡曾向白馬硐的馬黑妹透『露』過各處商賈的行止情狀,也被牽連進了案子。

但卻又有一個問題,那播州是四川地界,川黔兩省素來不和,是以這次他也只吃了些掛落,並未傷筋動骨。

嚴格說來,商人的資訊也不是什麼軍國秘要,沒什麼說不得的,若是得罪了人,一個‘誘人為盜’的罪名能靠得上,但若是有人迴護,便不會有任何問題,而在播州,崔八顯然屬於後者。

再仔細想來,若不是因為有利可圖,那崔八何以專門又差人輦上重慶?這米價說出來,哪家商號都是爭著要的,何必費這力氣專等自家,播州能出得起這價的商戶一隻手可數不完。

一切也只有在播州才能查問明白……

…………

一桌的雞鴨魚菜還有特產的糯食擺了七、八碟,在如今大明的席面上並不算得多豐盛,只是王家家風向來不尚奢侈,王老爺在生活上從來講究的也是惜福養生之道。

這樣的一桌就是今晚為女兒和姑爺接風的晚席,蕭氏自己禮佛,可卻從不礙著家人吃葷,說是接風,桌上可也有從北門橋旁的趙家雜食鋪買來的滷豬蹄,以往這都是王星平的最愛。

吃過了飯,又在偏廳用茶說話,與女兒有兩年未見,蕭氏便拉著王若曦坐下,閒聊起這次沒有跟來的兩個外孫。

王若曦喜好茶道,只是重慶府城建在山地,少有能打井的地方,江水也渾濁。

平日都是買水喝,難得回來孃家,城中就有通著南明江的府河水,家中更有清冽的水井。

這水質比起重慶城中,確是好了太多,也有了興致,在廳中就著春夜的涼風,點起茶來。

家中四人加上幾個僕役和伴當小六、養娘趣兒如今也都聚在了一處。

王星平一邊飲茶,一邊就聽著母親嘮叨起來,差點一口沒忍住又給嗆到。

“方才聽小六說,州里的提學老爺要薦我兒入馬進士門下?”蕭氏將一刻鐘前從王小六那裡聽來的話又對著王星平問了一遍,王家的飯桌上可沒有食不語的規矩。

當著母親的面,可就只能老老實實作答。

“張先生是這麼說的,不過聽說馬先生也還有些時日才到家。兒子打算過了清明,請族叔陪同,再加倍準備下束脩去拜師。”

束脩也即是脩金,是給先生的禮儀,給多給少看心情,但凡給家中請西席的卻沒有吝嗇的道理,為了兒子的前途,砸鍋賣鐵的多有。

雖然以進士之尊,馬文卿未必會要,但該有的奉承卻是不能少,這是一種態度。

蕭氏心中快慰,道“我兒出息了,等他日有了功名,也就能撐起門楣了。”

王小六又在旁邊『插』嘴道“『奶』『奶』不是知道,如今少爺早已撐起門楣了。”

一群人又是一陣歡笑,王星平跟著笑了幾聲,又道“不過兒子尚未學習八股制藝,張先生說薦我去陽明書院的事兒子倒還不急,容先向馬先生請教過後不遲。”

“這樣最妥帖。”蕭氏聽了心中越的安心,兒子出去一趟,說話做事已經如脫胎換骨一般。

只是想到這一節,又不免嘆氣。

“阿母嘆什麼氣?”

“我是在可惜。”

“可惜什麼?”

“原本馬老爺的弟弟,就是諱明卿的,他家的么女巧妹年紀與我兒相當,品貌也不差,可惜你爹的事情,估計是等不到了。他哥哥還是貢士,要不是家中謹慎,原本也應是進士的,門第也是沒得說,多少婆子踏破了門檻。”

王星平守制三年,三年中當然不能談婚論嫁,就算僅以二十五個月來算,也要兩年多,兩年多的時間。正當年計程車宦人家女兒許配他人的可能『性』當是很大的,再說對於見都沒見過的什麼巧妹他也沒什麼興趣。

若是要他選,清麗可愛的趣兒可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只是以此時的禮法,當不得正妻。而且,年紀也還太小了點。

不過還有兩年多的時間,況且兩年之後,還有科舉這個擋箭牌,只要自己願意,再拖上個三五年也是可以的,畢竟自己現在的這副身體才不過十三歲,正經頂用不頂用他也不敢打包票。

相較而言,反而是阿母口中可惜不是進士的那位讓他更感興趣。

“是諱士英的那位麼?”

蕭母笑道,“還能是誰。”

馬士英這個名字在王星平的記憶中並不陌生,馬明卿的這個么子比他老子在貴陽府的讀書人中還要有名些。

一是剛剛二十歲的年紀就中了舉人,在貴州來說就算是小的了。

二是去年參加會試時得排前列,只等殿試完金榜題名,不到二十五歲的年紀考中了‘貢士’,是以訊息傳回時,馬氏一門舉族歡喜,馬家祖宅可是連‘連升坊’的牌坊都準備好要立在門口了。

按照科場規矩,省試定去留,殿試分高下,透過了會試(注也作省試,即禮部試),那這進士的頭銜就已經是十拿九穩,殿試時若沒有大不敬的罪過,考官絕不至於黜落。

可萬萬沒有想到卻又生出了一場風波。

原來萬曆四十四年戊辰科會試,得中會元的是吳江縣舉子沈同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