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佽飛禁旅嚴千帳(七)(1 / 2)

小說:表同作用 作者:平老爺

‘西面當是會有個好訊息。’

這是完成丹絨瑪雅攻略之後,元老院中的一致感覺。

幾天前,朱大釗帶著學兵們攻下了丹絨瑪雅最核心的一片區域,待等到勝利的確切訊息傳來,納閩島的‘行在’各部衙門和駐紮在思禮港的海軍便連夜乘船西去了。計劃是在丹絨瑪雅原址上推倒重建一座新的市鎮——都東市,正好帶去的大炮在丹絨瑪雅城的寨牆上打透了好幾個大洞,連拆除都省卻了力氣,也正是見識了大炮的威力,丹絨瑪雅城立刻便選擇了投降。所謂市可不是後世的城市,而是實實在在以互易為目的的市鎮,當然以後此處能夠展到如何程度,則還可不忙去想。

都東河口的規劃圖已經先一步完成,除了現在鹽場、林場要在原有基礎上技術升級外,丹絨瑪雅西南直到安都拉山下的平原地帶也是極好的田地和牧場。那裡還有幾處部落,平日與丹絨瑪雅也多有交易,政事堂正準備在那邊設立一處農場和牧場,雖然因為氣候的緣故,養不出好馬,但養些牛羊雞鴨還是沒有問題。雖然納閩島上集約化的養殖場足以供應汶萊府軍民的食用,但那樣的裝置以當前穿越者們所掌握的技術實在難以複製,故而以後南洋各地攻略後都要建立相應的基地。

除了畜牧,水稻種植也是一例,有都東河環繞,又有大片的平原,那邊的水肥條件也實在是好,放在土人手中著實浪費,勸農司在攻略中態度最為積極,其意可知,這次派往都東市的,除了工部,就要數戶部勸農司的人最多。

工部的職司自不必說,被毀了寨牆的丹絨瑪雅城要推倒重建,船廠也要擴建,港口要能停下更大更多的商船和軍艦,這些都是吃水不淺的船隻,整個都東河的水文情況和上游的野人部落都要徹底的解決,以將其納為核心控制區為目的。

作為北婆羅洲的一部分,連線都東與汶萊的公路也要修建,未來兩地的路程即便只以步行也將被縮短到一天一夜。

這些工作有些早已準備,有些則才剛剛開始,一時千頭萬緒,卻都是要在雨季來臨前完成的。故而壓在整個經略司身上的擔子並不輕鬆,唯一可喜的是當下的南洋東路經略司還能借助整個政事堂和元老院的力量,等到分路攻略開始後,那時的各路經略司可就只有獨立支撐了。

徐玄策在汶萊府主持路中各項工作,須臾離開不得,便指派了得力助手劉晨旭前往都東市負責。

和他一起乘船前往都東市的還有原本張家港中歸降的幾十名船工,海軍也派了兩艘改裝漁輪過去鎮場。

政事堂覺得,一來故而丹絨瑪雅原本就有船廠,但峇峇孃惹能夠製作的船型都是南亞通行的平板硬帆船,與張家能造的福船、廣船相比,『性』能還是差了許多,而在南洋通行的划槳戰船則早已被列入淘汰之列,光是為了技術整合將船工們混聚起來便是一樁再合理不過的事情。

二來丹絨瑪雅本就是峇峇孃惹的地盤,雖然此地的林場條件得益,正是建設船廠的好去處,但除了船工,經略司並不打算留下太多土著,大多數的本地峇峇孃惹都要遷往汶萊府,只有起然神奇的被留了下來。是以人口也需要補充,何況若論木料,還是都東河流域的更好,採伐也更能輕便。

…………

夕陽西沉,厚重的雲層遮住了星光,連一輪新月也只是在偶然飄散的雲朵間隙時隱時現,汶萊府的天空在這段時間總是讓偶然在夜中抬頭望去的人們心中略顯感慨。

思禮港依然燈火通明,民夫們建設的熱情已經高漲了一個多月。

從半個月前,便有來自南洋各處的商人6續靠港,中間不乏老相識,有些運來了貨物,急著運回更多的東西回去販賣,雨季之前還準備再要來回兩趟,而有的商人更是在港中逡巡了幾日後乾脆打聽起在此地開鋪設站的事情。

高大的記功‘銅柱’也終於完成了最後的修建『露』出了設計的真容——穿越者在婆羅洲的第一座燈塔,建成之後全高18米,無疑是此時此地最高的人造建築。設計的燈光『射』程雖然不過19海里,但方圓26海里的海面上都能看到明亮的光芒。如今的夜晚,無論是在納閩島上,還是整個八甲灣的西面,都能看到位於思禮港上的這一處地標,即便是夜間行船,也便有了依仗。

在海灣中捕魚安穩了不少,許多疍戶也願意讓子弟在奢遮的宋人學校中讀書了,無論如何,跟著有本事的人便能學到本事,光是能學會宋人那撕扯不破的漁網做法也是值了,何況還不要自己供養飯食,朝廷的威望就在這樣的點滴中積累了起來。

港中西南的一處正是剛剛落成的商業區,如今已經有了縱橫連線的道路,寬闊的街道全由青石鑿成的石板鋪就,城中的工匠全都更加願意將自己開採的史料賣給給價公道的大宋官府。

地面上早已是許多日子見不到一點垃圾,在南洋的諸多城寨中,實在是希奇得很。兩旁的三層小樓都是一般模樣,白牆灰瓦,完全看不出區別,若說有什麼不同,那就是所有房子全都裝上了透明的平板玻璃窗。

玻璃的製作並不算難,二十二世紀的教具都能夠輕鬆的在學校實現製作玻璃的實驗,但要在婆羅洲建起足以量產的玻璃工廠,很難說簡單與複雜。或者說技術上簡單,現在還在學校中學習的本地學生,有個兩三年的歷練也能明白其中的道理,但原料就需要花費一些心思了。

…………

納閩島東面,隔著『潮』流的海峽東岸,是一處已經被命名為嘉寶的所在,十里寬的海峽在南海和八甲灣中溝通,每年的春秋兩季,隨著洋流與『潮』向的變化,海中的貝類會被帶到位於八甲灣東面的嘉寶外海,那裡是嘉麗河的河口,如果沿著嘉麗河朝著東北的源頭走上一天,再往北行二十里就能到達張家港,也即是原先的瓜拉彭尤,如今一條簡易公路也正在沿著這條線路修建。

從這條線路到張家港,比從八甲灣繞上一圈至少要節約四天路程,自然便捷了不少。

如今的嘉寶建起了一處簡易港口,勉強足夠四百多噸的8154漁船停靠,許多建築材料和機械就是靠著類似噸位的平板拖船硬生生給拉到了岸上,不過那已然是半個月前的事情了。

嘉麗河被河口之內的一處小島分成了兩股,經年累月的沖刷讓此處的海灣中形成了一處海中的窪地,經過海峽被『潮』流帶入的貝類在此日積月累,在河口的海底堆疊了不知多少。一來對於這些貝類,當地甚至連疍民也不會去嘗試食用,若是不慎撒網打到,還會損傷漁網,亞麻編制的漁網並不經用,極易被貝殼劃破,故而八甲灣東岸靠近嘉麗河口的地方雖然頗為避風,海浪也總是平靜,但漁民們卻都不愛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