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佽飛禁旅嚴千帳(十)(1 / 2)

小說:表同作用 作者:平老爺

看著港中因為木料燃燒騰起的煙霧,秦高心頭不是很爽,雖然如今的南洋,木料實在是太多,但前一個時代的意識依然對這種行為極不適應。

然而想著當夜幕降臨之後,連煙霧都不再能夠看清,秦高的心情反而又舒爽起來。若不是那些異族人嘈雜的喊叫聲與清爽的海風格格不入地交織在一起,讓人略有焦躁,秦高倒也沒有感覺有太多的不適。

聽逃進稜堡的土著說,這些人的衣著打扮像是蘇祿國人,既然如此就必然是經東北海路而來,可惜斷手河在婆羅洲的另一面,那裡的中國城雖然尚有一支小分隊,不過隔著主要航道太遠,肯定沒法現從他們西北幾百裡外經過的這隊‘海商’。

而另一隊前往支那峇魯山的工作組則是走的6路,應該還在古打『毛』律的巴瑤人各部中體察民情,靠著厚生司在那邊的德行,支那峇魯山周邊的部族如今已然很是順服,估計只要通往東北的道路打通,各部土民必然是簞食壺漿以迎於道,判文部司的李曉上個月已經去了兩次,看起來那邊的工作形式的確也是喜人。

不過隨著深入內6山區太遠,海邊的情況就不好說了。蘇祿大幫西下,上一站必然是在哥打支那峇魯那裡補給,但是肯定也會經過古打『毛』律的外海,只是李曉他們能不能及時接到訊息又當要另說,否則沒有不通知總部的道理,至少上一回還是靠了東路小隊的告警才能及時現西班牙人的動向。

和擊退兩次試探攻擊的痛快不同,秦高的心中還有一些隱憂,稜堡之中沒有像樣的重武器,唯一一門可用的試做大炮還被6軍從思禮港拖到了都東,而且目前看來,還會拖得更遠。大炮不比火槍,同樣只能依靠有限工具進行手工復原,這兩個多月,軍器監也就只造出了這一門合用的,要等到量產,還需兵工廠真正建立起來之後。

手中的自動武器雖然合用,卻就是因為合用,剩下的子彈已經不多。若是賊人們真有決心要再衝上一波,秦高都已經做好了船上防刺服拼刺刀的準備,這才是他向總部求援的因由。若是能打,誰不想獨得一份功勞,只是在功勞和人命面前,秦高從來不貪,安全第一是他的行事宗旨,這也是他能得這個鎮守後路職司的根源所在。

距離最後的一次衛星通話已經過去了半個小時,也好在還有這麼一套裝置,更好在衛星早已上天,而納閩的總部離此尚不算遠,加上準備和動員的時間,若是從納閩派出援軍,滿打滿算,再有一個小時,也該到了。

若是在汶萊城或是思禮港,這一個小時之中,至少還會有一次禮炮的轟鳴,提醒軍民人等一個小時已經過去。如今在南洋,這樣的事情其實並不算少,馬打蘭和亞齊都用大炮提醒人們進行宗教活動,只是沒有如今大宋的港口這樣頻繁。

之所以想到了這一節,正在於那些搜繳來的大炮,西班牙大船上的,海盜手中的,還有原先王城中的,匯聚在一起便很是不少,但因為不甚合用,都被放置在了納閩島上的庫中準備重鑄,政事堂都懶得調撥到別處據點。

其中最是鬱悶的就要數正在堡中的蕭山光,縱然對軍工能有足夠的功底,但與秦高一樣,如今面臨了一個棘手的難題,沒有炮……而且子彈也不剩多少,半自動步槍打起來順手,可上一回納閩島海戰用得太猛,事後兵部將子彈的配給進行了控制,方才的海匪的兩次試探,已經耗去了不少,現在那些蘇祿人紮營的地方倒是還在有效『射』程之內,若是子彈管夠,也能壓制一番,但這個距離上想要保證命中率實在是難為這群‘新兵’。

一里多外的港中,赤條條的民夫們被驅使著搬運資材,等天再黑上一些,那裡就會點起堆堆篝火。

而現在,爭議的焦點就如同即將燃起的篝火一般在元老們的心中升騰起來——究竟,要不要去救人。

如果放在當下的這個時代,什麼最不值錢?無疑是人命,而站在華夏先賢編撰的歷史敘事之中,人命又是最值錢的,民為邦本這一句,不知在培訓中被提了多少次。

這些民夫跟著大宋的旗幟來到此地,時間並不算長。但人心的收服從來不是單靠武力,這一點已經成為所有元老的共識。

而艱難的選擇就在於此,頂多一個小時,總部的援軍就會趕到,靠著剩下的子彈,依託這座小小的稜堡,自信怎麼也能守到晚上。在這種情況之下,再來考慮被擄掠的民夫救是不救,實在是個艱難的選擇。秦高覺得再等一等,只要總部的救援一到,這些蠻子至少能留下一半。一個小時能夠趕到此地的定是快艇,度固然是快,但要作戰卻也諸多不便,不過只要快船一到,海賊們必然只能作鳥獸散。

二十歲的‘城管’楊維勳血氣方剛,卻不會這麼覺得,已經衝過了兩回,自己這邊的火力優勢究竟如何對面能不清楚?只要堆在港中預備往北方的財貨被搬得差不多了,多半這些蠻子就會連人帶船跑掉,縱然總部的快艇能夠追上,但是噸位太小,海上又顛簸,要想盡數將其拿住可就不那麼容易了。而以漁輪的航,要想趕到也是天黑之後了,沒有港口的探照燈支援,光靠漁輪自帶的燈光要在茫茫海上索敵也實在不是非常現實。

元老院念茲在茲,最重要便是收服人心,若是連自家勢力內的人民都不能保全,如何讓人肯聽命於你。

故而楊維勳一股擰勁上來,便起了要出去救人的衝動。

“老秦,不是我說,你留守,分我一半的人,保證把人搶回來。”

秦高倒是也想救人,只是楊維勳這話說得讓他頗不放心,“你憑什麼這麼自信?現在可是十七世紀,開弓沒有回頭箭,打不過投降這事你可別指望生在這裡。”

“只要打贏就行了,再說不是還有老蕭。”楊維勳滿不在乎的看向一旁的蕭山光。

工兵出身,不到三十的年紀在張家港的這群元老中已經算是高齡,若論起如何用有限的材料解決技術問題,楊維勳指望上他也不是沒有道理。

蕭山光鬍子拉碴,保持著一如既往的風格,不問他,不說話,問起來,便能說得頭頭是道。

“如果子彈充足,倒是沒有問題,不過目前咱們剩下的彈『藥』不多。”

“你們真要鐵了心救人,也不能答應你們把子彈都拿了去,留守的人員總是要的。”

“還有,雖然小秦說了這話,但還得必須保證安全第一。”

“盡力就行。”

“所以,選五個人出來,每人一個彈夾,不能再多了。”

…………

烏珠滿現在覺得這裡實在比北邊的那處港口好出了太多,光是港中供應民夫的飯食便已讓眾人豔羨,普林塞薩那種鳥不拉屎的地方可不能和此地相比。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