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三)

小說:表同作用 作者:平老爺

“集村並屯?”

薄存書坐在下面仔細地咀嚼著字意,問向旁邊的元老,“這不是當年日本人在華北搞的那套麼?”

那人笑道“何止,美國人後來在伊拉克和阿富汗也是這麼幹的。”

“就沒有成功案例了?”薄存書皺眉,日本和美國在這幾個地方可都談不上多麼光彩,一個被拖到了戰敗,另一個乾脆直接撤軍了事。

旁邊答話的軍方元老笑道“這你就有所不知了,這法子倒是個好法子,若是日本人做得不好,美國人會有樣學樣?就是趕不上時事變化,國際形勢使然罷了。咱們沒有外部掣肘,倒是不必太過在意,放心去做就好。”

這話從田中口裡說出有點詼諧,畢竟這名字太像倭人,自打元老們進了古晉,他就一直擔負起工作組的警衛之職,平日話倒不多,不過今天薄存書問到了他的本職,於是正中下懷了。

所謂集村並屯,即是將星散各處的三五村落集中一處,一是方便統治管理與稅收,二來各家的族人聚集一處,難免不會有所摩擦,久而久之,政權便可分而治之。

二十一世紀上半葉日本侵華,以及後來美國入侵伊拉克和阿富汗,都在當地使用了這樣的法子,只是後來日本戰敗,自然所行之事不受認同。美國受制於國內國際形勢,最終被迫撤軍,也是一副灰溜溜的樣子,故而主流輿論對於這種管制方式的評判並不算高。

但樞密院依然以為,那些只是形勢造就,並非方法本身問題。

只要外無輿論掣肘,則從道理上講,將各部蠻族集中治理,無論是分化各部,還是集中生產,都是利大於弊的好事,前提當然只是生產力能否跟上而已,而這生產力嘛,大宋稱第二,估計本時空也就沒有哪家敢於自承第一了。

“以種痘法惠及民兵,自然是個好法子,這集村並屯之法,倒也別開生面。只是蠻部星散各處,若無有嚮導,恐怕也不是說剿就能剿,且各部互為依仗,中間多有聯姻,若是貿然用兵,只怕戰端一開,就不好收拾了,我看還需從長計議。”

李芳華自然是擔心自家的錢袋子,宋人拿出了種痘法,各家出丁必然踴躍,但既然只說了以種痘之法鼓勵民兵,這募勇的錢糧自然就要落在各家大戶頭上。雖說沒有了以往定例的佣金,但上千人的人吃馬嚼也不是個小數目,況這對付蠻部,時日必然遷延,正不知這是不是宋人用以消耗大戶的手段。故而在各部聯姻這一句上他故意加重了語氣,畢竟聯姻的可不光是城外蠻部,城裡的土人與蠻部沾親帶故的也自不少,要不怎麼會說土人與蠻部勾結呢。

照著李芳華爺爺尚在時的說法,原本土人也是樂於待客的純良『性』子,不過被這商賈們帶著沾染上了市儈習氣。土人本也是容易被人帶偏的心『性』,又沒有習過聖賢之道,自然也就益的『奸』狡起來。他這樣說其實也是在敲打在座的召恩,那可是和城外七八個蠻部都有著干係的本地大族,今日倒是沉穩,尚沒有一句話出口。

不過見了召恩那一副氣定神閒的態度,李港主便有些後悔出這頭了,話一出口連點轉桓餘地都沒有,召恩這是想作壁上觀啊。

好在烏爾德出來給解了圍,道“太尉和管勾的意思,我等都明白,只是李港主方才也說了,蠻部分散各處,每一寨不過百餘人,一個部族大的千人,小的也就幾百。若要將周邊五十里的蠻部盡數集村,未免太難了些,我等在此地居住有年,也還不能說清各部的具體分部,伏波軍縱然能戰,可畢竟山高林密,難免『迷』失道路,若是大軍出動,總還需要些時日查探清楚。”

若真要對蠻部用兵,本地的土人自不會爭先,多半這差事還是要著落在漢人和大食人身上。是以召恩才始終一副淡定的悠閒模樣,只看著其他人說話。

不過烏爾德配合得恰到好處,廖雲也覺得時機已到,向著身邊親兵交代了一番,就見那親兵走去了後面,須臾後與一眾軍士一起抬出來個大架子。

召恩一眼看去,那架子上的托盤足有一丈寬窄,光是抬出來就用了近十人,遠遠望著,上面層層疊疊盡是些土石草木,看著煞是眼熟。比這個小一些的召恩倒是在一個華商家中見過,知道是叫做盆景的,更小一些的博山爐也見過幾次,知道那是漢人道士煉丹『藥』的玩意,只是宋人抬出這麼一個大號的東西作甚?

‘這不是盆景,是沙盤’。

廖雲很快解開了眾人的疑『惑』。

‘沙盤?沙做的盤子?’

廖雲並不理會,只是笑著拿起長杆指向沙盤中央。

“這裡就是古晉城。”

眾人看去,那杆子指著的地方正有一座四四方方的小框,被一道蜿蜒的藍『色』線條分割成了兩塊。那些粗通漢語的早已看到了那藍『色』線條上的宋體文字——沙撈越河。

看懂的便已經明白這似乎是一幅輿圖,但還是以疑『惑』的眼光看向廖雲。

“這便是古晉周邊的輿圖,在我大宋國中,如今都是將輿圖中的山水草木微縮造景,故而又稱為沙盤。”

幾個靠前的早已趴在了精緻的沙盤前面,見那山山水水倒都如真的一般,有人曾在海邊的山坡上俯瞰過古晉城,此時更是驚呼起來,竟然與當日在山上看過的分毫不差。

這些日子都聽從汶萊回來的本地人與前來貿易的汶萊商人們說宋人能工善技,其中便有人還享用過一些新奇的宋貨,但畢竟都是些小玩意,雖然精巧,但只要通曉其理,常人也就不覺得有甚出奇。畢竟世上知其然者多有,而想要知道所以然的卻並不算多。

但正如一件精美的藝術品一樣,這微縮景觀的精雕細琢已經出了一般的工藝器物,光是這猶如從天上俯瞰一切的感覺便已經讓人震撼不已,真不知道這宋人是用了什麼手段。只是中間有心思活絡便已經想到,多半便與這幾日盤旋在天空中的白『色』鐵鳥有關,知道典故的便會想起曾經聽到過的戰國時公輸班的手藝。

“還是讓延望來說一說吧。”廖雲道。

因為人手的原因,這一次從『操』縱無人飛機偵查,到指揮著本地的泥瓦匠人制作沙盤復原,都是黃鵠一手包辦,很是耗費了一番精力。現在廖雲將這講解的事情交給他辦,也自有一份感激在其中,加上又是公開場合,也稱起了黃鵠的表字起來。

早早的補了一覺,到了前一刻才匆匆趕到會場的黃鵠抖擻精神站到了臺前,其他眾人見了趕緊又讓開了一個空缺。

“大家可見了這沙盤上各處『插』著小旗的地方?”

眾人循聲,順著黃鵠手中所指看去,果然就見了古晉‘城’外沿著一條條密林中蜿蜒的小路上確有不少小小的紅旗,若不是聽了黃鵠說話,倒還真是不太注意,但憑空在這野地裡『插』上旗子是何用意?聰明的恐怕多少也都有些想到了。

黃鵠並沒給人太多遐想的機會,乃以手中細竹竿一個個指了過去,“巴烏部,人口八百餘,族中以狩獵為生;馬拉漢部,人口一千五百餘,有一處漁港,居民擅漁獵;佘利阿蠻部,七百餘人,能耕種;倫篤部,人口兩千餘,分成十多個個寨子,沿倫篤溪兩岸耕作,兼有漁獵……”

黃鵠一口氣念下來,如數家珍,旁邊聽著的人卻是一個個面『色』不再篤定。

登6以來,無論是清理市場還是整治潑皮,宋人給人的印象第一便是公正嚴明,不光做事規矩,其中官員和軍士也從不收受賄賂,這樣的做派無疑讓他們在本地底層民眾中頗有了些好感。當然,古晉畢竟人少,並不比後世的大城市,貧富之分不顯。故而所謂公平也是有限,只是原本此地並無多少法度,宋人到後不過幾日,在此地大興法治,又抓了不少市舶中的無賴,故而贏得了港中百姓的支援。

但還有一樁便是說這宋人行事心細如。

且不說那分門別類的和買清冊,也不要說宋人的各種精良器械和貨品,就光是每日在港中巡視的巡卒都是嚴格照著章程來做,並無半點敷衍的意思。其所謂經略司行營所行之事全都是一步步環環相扣,倒真如機器一般。

就拿這集存並屯之法,顯然不是那劉太尉的一時興起,必然是思量了不少時日的產物。但光有想法定然不行,在場的都是久在商場行走的,縱然此地沒有所謂官場,但想來都是一樣。有想法的人從來不缺,缺的只是執行,齊思中老爺覺得,這宋人的心細如其實關節還在這執行得力上,任何想法得以貫徹都是因為其上下一心,能夠令行禁止。

而更是難以想象的,便是這宋人究竟是什麼時候把各家蠻部的底細『摸』得這麼清楚的?就在自家眼皮底下,照道理說就算如所想真是那什麼鐵鳥的功勞,可能找到各部的準確位置他信,但連各部的人口和習『性』都如此瞭解就實在是讓人有些『毛』骨悚然了,這早已不是什麼心細如能夠說得通的了。

齊老爺和在座的各位自然不會知道除了無人飛機的偵查外,其中還有胡八榮的一份功勞,但僅以胡八榮提供的情報也不過只是皮『毛』,土人之中也絕不會有人能夠明白歷史資料庫的威力究竟能有多大。

只是眾人心中『潮』湧,還有一人則是強作鎮定。

原本以為穩坐釣魚臺的手段看來是行不通了,召恩喚過隨從小聲囑咐起來,西面和南面的幾家有著姻親的部族看來是要提前知會一聲了。方才這位黃官人一通說下來,對各部情況的瞭解遠遠過了他的預期,只是都瞭解到了這種程度,難道宋人就真不知道各部與他的關係?裝作不說罷了。

但有一點已經肯定,宋人要對蠻部用兵的想法如此一來當是板上釘釘了。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平心而論,手中有強大的軍力,又有各部最詳實的情報,就算換作自己恐怕也會動了要平定周邊的心思。

畢竟,沒人會嫌自家的地盤太多。

喜歡標銅請大家收藏標銅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