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東暉滾滾暗流急(二)(1 / 2)

小說:表同作用 作者:平老爺

【新年快樂,春節外出了,沒來得及更新,見諒】

‘山口洋的華商因為不滿阿拉木丁的盤剝而暴動。’

這個訊息只用了兩天便傳回了古晉,算起來是一刻也沒有耽誤,等到又過了兩天,華商們派出的使者就已經站在了古晉行營的公廳中了。

廖雲上下打量著來人,中等的身量,面板黝黑,若不是介紹這是山口洋來的華商,說是港中的苦力也有人信。

黑壯漢子見了廖雲,定定的一禮。

“小人『毛』宏見過運使。”

‘還真是好本事。’

廖雲心道,此人不過才剛到古晉一天,自己這個西婆羅洲轉運使的官職也還沒有正式見報,就被他打聽到了,也難怪山口洋那邊會派出這位前來古晉。而且這廳中站著五六個軍士,都是伏波軍中身量高大的,平日裡會見本地的商人大戶,那些人被看上一眼都會抖上幾抖,如今的這位倒是行止如常,全無半點懼『色』,單就這份膽『色』來說,這山口洋的華商倒是選對了人。

雖然古晉行營的工作開展不算太順,但廖雲的能力卻是有目共睹。劉大悟畢竟是總攬海軍,就算古晉這裡會留下伏波軍駐守,作為海軍實際上的總司令,劉大悟也不會常住此地,最多再有個把月就要隨船迴汶萊去。故而政事堂商量之下還是覺得將一應庶務交給廖雲最為合適。

兩天之前,他這個西婆羅洲轉運使的身份也算是正式定了下來,只是轉運司新設,歸化民中知道這個訊息的都不算多,更別提是一個外路來的所謂使者,故而對於這一位打聽訊息的手段,廖雲也著實佩服,說話間便更加親切了些。

再加上旁邊站著的那位,倒也是久仰大名,正是倫篤部酋長的寶貝兒子阿魯納。

阿魯納道“家父不善漢話,故而特遣小人將『毛』東主帶來拜見運使。”

“哦?人是你們帶來的?”

“正是,『毛』東主本也與我部中有些生意來往,這次是先到了小人的寨子,才是家父差小人和幾個族中勇士將他護送來的古晉。”

廖雲故作不解道“從倫篤溪過來這一路,都在伏波軍控制之下,何以還要護送?又不知『毛』東主所來何事?”

那『毛』宏一副大驚失『色』的樣子,拱手道,“專為我大宋在婆羅洲的危局而來。”

說這話時『毛』宏自己都有些心虛,原本只當是和佛郎機人一般的夷人,攛掇著這些自稱宋人的能出頭與阿拉木丁鬥上一鬥就好。可自打到了古晉城外,便被此地的景象給震懾住了。

‘這些人才到了古晉幾天?’專門花了半天時間讓阿魯納帶著自己在古晉城中好生轉了一圈,對於大宋的實力不再是倫篤部少主口中的吹噓,而是實打實的眼中景象,緊鑼密鼓的建設工地,井然有序的繁華市場,還有列隊而過的威武軍士。這一位也終於明白了和自家一直在胡椒生意上過從甚密的倫篤部為什麼會冒著跟三翻臉的風險引薦自己來拜見這位廖運使,甚至連打通本地通事關節的花費都沒讓自己來出。故而原本想好的一套說辭看起來就真是有些危言聳聽了,只是想了一路的話臨時不好改口罷了。

“我大宋?”

廖雲倒聽了便問出了聲,他顯然對此人的說法感覺好笑,若說如今大宋在婆羅洲的大好局面是危局,那島上的土著豈不是危如累卵?不過好歹也是來求援,危言聳聽的蘇張之論要有,順耳的話也要多說兩句。人家都自稱大宋子民了,你還好意思不幫上一把?只是這樣的話廖雲不便介面,便繼續聽著對面這位『毛』東主說了下去。

“運使有所不知,家祖『毛』滂乃是政和年間的祠部員外郎、秀州知州,崖山之後,家人南渡,算起來在這婆羅洲生根也有三百餘年了,小人是『毛』滂第十五世孫。”

“原來如此,難得你鄉音未改。”仔細聽來,這位『毛』東主的口音確實也是奇怪,比起在汶萊和本地見到的大明移民更有一些不同。

攀扯名人的手段歷朝歷代都有,這位『毛』東主要和大宋套近乎,自然拿這個開場最好,只是要在兩宋找個姓『毛』的名人也算不易,這一位倒是用心。

‘可惜’,廖雲心下道。

終究還是差了一點,若是換個大明的官兒聽他這麼一說,再給捧上一捧,說不定就真會幫著出這頭了,可雖則為華商,但是不是和轉運司一條心自要另說。南渡的漢人在婆羅洲行商做工,數千鄉人嘯聚一處進而欺壓當地土著的事情也不是沒有,全看一個利字。古晉這裡新附之地,縱然對於周圍山川地理也算調查得大致清楚,但當地土人、漢人和泰西夷人盤根錯節的關係也是如今兵力單薄的轉運司不願過多染指的原因。

以數百精兵奔走上百公里,這樣的用兵在雨季可支撐不了幾次,可三那裡,無論土人還是漢人,都不是區區數百人的規模,真要撒開了去倒是不好收拾。但既然有人送上門來,瞭解些情況倒也不算壞事。

廖雲問道“本官也是剛剛聽說了三那邊的事情,雖說婆羅洲大小事務都應歸我大宋管轄,不過畢竟朝廷北歸時日尚短,羈縻地方的情形尚不清楚,『毛』東主既然有心,不如就與本官說說山口洋如今的情勢如何?”

『毛』宏道“三地面,原本是土人不多,我等遺民自宋末南渡,在此地也算是自成一體,其餘土著多也是永樂以後自周圍各國移民的居多,論起來倒是我們漢民更該算作土著。”

三地面自從出了金礦,從蘇門答臘、爪哇乃至更遠的暹羅、緬甸來此地淘金的土人不少。就像總部傳來的敵情通報所言,那阿拉木丁家往上三代也是一樣從鵬茄羅國渡海而來,大抵是後世的孟加拉一帶,因為地近緬甸大港勃固,其地人民歷來善於經商的。說起來到三的時間未必比這位『毛』東主祖上更早,其自稱國主在當地收取伐木採礦的稅金,其實在廖雲看來不過是個武裝頭目,與嘉靖年間盤踞日本五島的中國海商團是一個『性』質。

而漢人金匠因為有獨門的秘法,較之本地土人更會開採,故而土人多將金礦出借給漢人收取租金,自己則是樂得坐收利益。但是也有那等貪婪的不甘被漢人將金礦盡數採了去,也從暹羅、緬甸地方請人來教授採金之法,甚而有讓族中土人親自上陣的,便會引起漢人與土著的矛盾,因此相互攻殺的也不在少數。

“山口洋此地氣候適宜,周圍田土肥沃,山中又有上好的木材和砂金,故而隆慶以後南來的廣府和福佬人多聚居此地,久之也就有了些規模,我們這些當地的遺民也都漸漸匯了過去。”

“那阿拉木丁自稱素檀,實則不過一匪類,仗著手下一幫亡命在三幾條道路上設卡收稅,還派人專向山口洋的華商收取年例銀子。”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