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國政兩權方生變(五)(1 / 2)

小說:表同作用 作者:平老爺

【愚人節快樂,求票】

所謂爐戶,是此時對鐵冶中工人的俗稱。

無論是大明官營的鐵廠還是地方招商承辦的民冶,都有本鄉本都的豪民為爐,一爐人數都有定額,總不過數十人,官府的巡捕巡司也會不時查問,如有多聚爐戶爐丁德都要治罪,爐又是總甲,其實行的依然是保甲法的那套,官府所以如此重視,還是因為自來礦工都是愛造反的。

方才王星平見汪革身壯體健面板黝黑,這樣的身材形貌在蜀中多見於鹽丁,但汪革身上有多了不少陳年燙傷的疤痕,這樣關於他的身份就更加明白,這燙傷的疤痕集中在手上,既不是刺字也不是刑罰,故而王星平一問之下汪革便承認了。

“小人的確是逃亡的爐戶。”

正想著冶鐵就把個爐戶給送到了面前,這老天倒也湊趣。

“聽你口音是綦江人吧?”

一旁的王小六終於找到了『插』話的機會,道“汪大哥的確是綦江人沒錯。”

看來短短的相處,小六已經把這一位的底細給『摸』了個清楚,那位孫廟祝也不知早被小六打到哪裡去了。

坐在回程的渡船上,隨意擺開了幾樣點心,彼此距離就又拉近了不少,看著汪革吃喝王星平也就更好問話了。

“綦江那裡鐵冶多麼?”

“私冶不少,產鐵倒是不算多,一年也就一兩萬斤。”

“都是私冶?”

“都是私冶,從東溪到趕水鎮這一路,兩岸的山上都是炭材,少說也有百十個鐵冶。”

所謂私冶與官冶和民冶都不相同,或者是當地的山主招募,或是地方豪民見了空山有礦便自行糾結,佔據一處礦山就近取材燒炭冶鐵,再將鐵料轉賣獲利。此等無本生意原是官府嚴禁,沒有當地府縣給的照堪,查到了也是不小的罪過,奈何利大還是有人鋌而走險,更何況綦江縣靠近播州,也是漢夷混雜的地方,管束也就沒有想象中嚴苛。

“產出的鐵料都是供應川中麼?”

“多是私鑄器物就地賣,不過永寧等處的土司也會來買。”

王星平仔細想想,永寧宣撫司距離綦江的確也不算遠,土司缺鐵,若是將鐵器賣給土司倒是個不錯的買賣,另外還能躲過官府的鐵課。

“那當地的爐戶應該還算過得?”

就見汪革面有戚『色』,道“起先爐也是本地的一家大戶,早幾年在西岸山上相度了一處好地勢,因山作炭,賣炭冶鐵,我等跟在手下倒也過了些舒心日子。”

“但近年以來,朝廷往各處派的礦監日多,地方上又查得緊,漸漸各山頭的生意也都不好做了。”

“今年端午過後,縣中的巡司平了許多私冶,爐丁們又沒有去處,便多逃亡了。”

王星平聽了好奇道“那為何不回鄉務農呢?”

“家中還有地的倒是都回去了,似我等這樣的無地戶,自小便跟在鐵冶中廝混也作不得田,更賃不到地種。”

“為何?”

“說來好笑,那縣中的大戶都怕我等爐丁生事,故而寧願將地都佃給老弱。”

王星平心道是了,聽說地方上暴『亂』的除了少民便是礦丁爐戶居多,大戶們害怕也是情有可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