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香山城郭復南行(六)(1 / 2)

小說:表同作用 作者:平老爺

【求票求收藏】

‘有這麼個地方。’

正好這屋中就有一幅粗略的地圖,上面繪製的是耶穌會在東方的各個教區,雖然粗陋好歹能見基本的輪廓,此時顧子明的手指落在地圖上廣東南面的一處大島上面——瓊州。

“我等都是昔年大宋的海外遺民,如今有心內附中國,在瓊州島南面覓了處肥美土地準備垛集屯田。”他的手指繼續往下滑動在海南島的最南端重重的點了一點,看著眾人笑,“此地距離費福港不過五十二里格海路,順風兩日可至。”

顧子明將港口的資訊一步步攤開在幾位教士面前,希望他們能夠體會到自己的用心。

“先生的意思是想要我們前去傳教?”6若漢知道那裡是一處廣東府治下的大島,上面除了檳榔和土產似乎沒有多少值得期待的商品,就連南洋過來的商船也少有在那島上專門停靠的。

“我是說那裡地理優渥,幾位先生如今都有不便,而我輩初到彼處正是缺人手的時候,況且……”顧子明刻意加重了語氣,“瓊州也是大明。”

現在的澳門隸屬於單獨的中國教區,早已從馬六甲脫離出來,但如果中國的傳教事業戛然而止的話,這些窩在澳門的傳教士未免就會顯得地位尷尬起來,要知道耶穌會內部也同樣存在著競爭,顧子明的話正好戳中了他們的隱憂。

“那裡似乎的確沒有多少人口。”6若漢雖然並不瞭解瓊州,但多少還能知道些當地的情形,他常年在廣州參與葡萄牙人的貿易活動,對於廣東各府的經濟、人文還算談得上略知一二。

顧子明早料到對方會如此說,“所以我們從大6蒐羅了不少流民,許多是去年廣西的災民,也有些福建沿海的破落戶。”

此時另兩位教士也都來了興趣,“先生是說這些人有可能成為主的羔羊?”

顧子明不置可否,“我只能告訴你們南面這處港口所在的崖州,如今的知州老爺與我等頗為相善,若是我等在此屯田時順便做些無礙於他的事情相信他是能夠見容的。”

崖州州城隔著三亞百里之遙,北邊還要面對黎區的壓力,顧子明完全有理由相信這位潘知州是不太會關心什麼人在這處封閉的港口中屯田或是傳教,何況如果這處屯田若還能給縣中財計帶來些收益的話。

6若漢道“不知先生招募的流民一共有多少?”

“兩百。”看著6若漢的神情似乎略有失望,顧子明笑道,“人是少了些,所以我們才找到各位神父,我們聽說澳門的日本切支丹不少,許多生活並不如意,與其在這裡受窘於生計,倒不如與先生一同隨我們南下,每人我們先給安家糧食兩石,之後屯田所得好歹保他們生活有著。”

6若漢久在日本教區,對日本的教眾有著一些特殊感情,有些被迫逃離長崎的教民乾脆就是當年他所展,甚至連逃難來澳的海船都有他在後面斡旋,顧子明的話似乎正說到了他的心裡。

澳門這地方雖然貿易繁榮,但受限於大明官府的管制,生活物資卻是匱乏得很,香山縣從不允許澳門有積年之糧,七、八日不得關閘外供應便有斷食的風險,那些涉海而來的日本難民本就身無餘財,而澳門這裡多的是市儈之徒,教會中人不過十之二、三,那些歐洲來的兵痞和商人乃至他們的各『色』奴僕可沒有多麼虔誠去接濟外國的信徒,自然也談不上對這些切支丹有多少照顧。

那些有些手藝的匠人還好,就如聖保祿教堂工地上的日本石匠一般尚有生計,而老弱『婦』孺則只得飢一頓飽一頓,基本處於澳門的底層,只能說比起在日本國內受到宗教的迫害情況略好而已。

“看來兩位是想在瓊州有一番作為了。”6若漢尚有些『摸』不清面前二人的真實意圖,再次試探起來。

顧子明卻並不介意對方的謹慎,“先在下想說明一點,此次去瓊州屯田的只是在下的好友傅先生,在下還要繼續在廣州開家商號,也要常年招募些流民去三亞。”

稍稍向幾位神父展現了下未來的藍圖,又將傅小飛介紹了出來。

“兩位先生看來謀劃了許久。”

“只是想在這世道中尋一處安生之所罷了,不過還是有些不便處,需要各位神父幫我。”

6若漢似乎聽出了顧子明的意思,“不知有何不便處?”

“此處港口雖然地理不錯,但卻有三處不便。”

看6若漢與另外兩位教士都已在聚精會神‘聽講’,顧子明便一條條分說起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