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一榜題名天下曉(三)(1 / 2)

小說:表同作用 作者:平老爺

【一晃年就過完了,繼續求票吧】

“要是莊際昌再中個狀元,史繼偕這回的麻煩可真就不小了。”

“哪回都是一樣,我聽沈德符說上屆還鬧得更厲害些,不過若只以鄉貫而論就能定人的罪過,那這會試未免也太兒戲了些。”

王星平這話嚴格說來也有漏洞,如今的朝堂上以鄉黨而分門庭實在是尋常不過,不然什麼齊黨、浙黨又是靠著什麼聚攏人心,只是明面上還沒到圖窮匕見的時候,殿上政爭好歹還要互相留些體面。

此時距離會試放榜已經過去了五天,縱然考生們更多的關注已經放到了十日之後的殿試,但關於主考官史繼偕關照同鄉才讓來自老家福建的莊際昌得中會元的編排還是在京城市井中流傳了開來。就連報子早一日從內簾官那裡搞到了中式的名單也成了主考的一樁罪狀,搞得史繼偕麵皮頗不好看,尤其是那些落榜的非福建考生都在傳說若是殿試時莊生還能得點一甲,那就要有人鬧事了。

當然與馬士英關係非同一般的王星平自然知道這背後還有師兄的那位同年阮大鋮和他的好友左光斗的推波助瀾,牽扯其中更深的緣故則還是衝著輔方從哲去的,這背後的政治傾軋也顯然不是他一個區區行人和左光斗這樣的巡城御使能夠左右,這就不是王星平此時身份可去深窺的了。

不過對史繼偕的攻擊卻與此次他的幾位同行友人沒有關係了,楊文驄、袁崇煥都都如願中式,和他們一起的陳子壯、何吾鄒、葉憲祖也都一榜登科,其中陳子壯的名次似乎還不低的樣子。另外就是被顧子明特別關照的劉大霖,這次也順利過關,成為了一名貢士。倒是那位沈德符和少年人才的祁彪佳沒能透過考試,鎩羽而歸。

“可惜你沒能參加這屆會試,不然就能破個記錄了,大明年紀最小的進士,沒想到這考題倒是便宜了楊文驄這廝,也不知道下一屆的題目會不會再如我們手上的一樣。”

和王星平對話的人面帶紅光身形健碩,絕不類於此時大明計程車農工商一種,此人正是晚了王星平兩個多月趕到北方的顧子明,顧東主終究還是沒能耐住自己的『性』子,安頓下廣州的事情後終於決定要親自到北直隸走上一趟。

王星平道“沒想到的事情多了,我就沒想到你居然跟在我們後面跑到天津來,還是走的6路。”

顧子明一副無所謂,“也是要鍛鍊一下隊伍,而且北方這麼多商機,不親自來看上一眼還是覺得不甘,趁著今年南洋的商船還沒到廣東出來一趟也是好的。”

走6路檢驗一番萬通鏢局的能力還只是順帶,不過大明與建州大戰在即,有著不確定也就意味著更多的商機。雖然如今北方最為緊缺的糧食顧子明拿不出來,但考察一番總是能夠做到,就如這掛曆的銷路便讓顧子明眼中一亮,一個電報回去明年傅小飛那裡擴大建設的資金著落馬上便有了。

三亞如今已成了瓊州島上的一個大去處,據說許多私舶如今都在那裡補給交易,往來貿易的商賈更是不絕。知州潘大熙如今也成了瓊州一府的紅員,在傅小飛的幫助下不僅將崖州附近的山賊海寇予以肅清,就連過去作『亂』的黎民如今也順服得很了。投桃報李之下潘知州自然而然更與傅小飛親近,最近半年他將近半身家都投進了三亞的一處商號,生意還頗為不錯的樣子。綁上了利益的戰車,加之傅小飛和那些傳教士在當地都是做些好事功德,縱然因為傳教的緣故偶有衝突,但一來當地本就有不少回回,原本黎民也不安生,有個外來戶幫他鎮壓倒也是樁好事,最關鍵的是不用自己出錢出糧,三亞每年還有商稅上繳。

顧子明這次瞞著元老院離開廣東,仗著身邊有不少得力的鏢師護持,但一路上還是受了些驚嚇,王星平也是等到蘇震找到王尊德府上才得知了顧子明已經到了天津。

不過將會面的地點選在天津而不是京城倒並不讓他意外,畢竟比起龍潭虎『穴』的北京城來,九河下梢的天津衛雖然更加魚龍混雜,卻是一個適合經商與潛伏的地方。原先因為備倭天津設有巡撫,但那已是二十年前的事情了,朝鮮之役後便沒有再設。如今的天津兵備道卻因為北直隸無布政司的緣故掛在山東名下,錢糧都由山東布政司開列,因之政出多頭無有統屬,故此地也就漸漸成了‘三不管’的地方,對於民間商貿等除了水關稅閘之外管得並不算嚴,是以來自遼東、朝鮮的商人在此地多少都能看到,相信隨著遼東戰事的展建州的細作遲早也會注意到這裡。

但本來顧子明也不會長久在此,最多隻是設一聯情報局點而已,廣州還是要他回去坐鎮。

“對了,這天津站以後就打算交給外人來管?你覺得元老院裡的那些傢伙能夠答應?”王星平還是覺得將天津的據點交給外圍組織未免有些託大。

他看了看屋外,那些萬通行的鏢師一身勁裝襖袍站在院中,倒也像模像樣,只是沒有一兩個穿越者在此坐鎮,的確讓人對這處據點的‘工作’效率和安全生疑。

顧子明卻看不出一絲擔憂,“這也沒有辦法,胡八榮忙著在松江府開啟局面,一時半會無法兼顧,這裡也只能如此,當作一個蒐集商業情報的外櫃總不至於太過惹眼,而且遼東和朝鮮、日本那邊的訊息從渤海過來這裡也近便。”

“胡八榮?哦,我想起來了,就是陪我一起到浙江的那人,他不是回徽州府老家了麼,這人當真靠得住?”顧子明這樣一說他便想起那個陪他從廣州一路北上浙江的‘面癱’商人。

“算是從龍最早的吧,打登6汶萊那會兒就跟著我們了,對於元老院的實力有客觀認識,而且剛剛受過挫折,正是實心用命的時候。”

“受了挫折?”

“也沒有什麼大事,就是他家的祖墳讓人平了。”

顧子明這才岔開話題給王星平仔細講了胡八榮的遭遇,原來他家自宋時為了供奉宗祠曾在先祖墓地旁修建了一座墳寺,但日久年深,到了他這一輩早已是家道中落,那墳寺也漸漸成了對外公開的香火之地。等到他離家失蹤這許久之後那寺中住持更是膽子大了索『性』偷偷平了胡家祖墳蓋起一座觀音堂,胡家老弱察覺之後打了幾次官司,都被那寺院買通了地方上的僧都綱給敷衍了過去。

結果這次胡八榮回去聽聞事情緣故,原本躊躇滿志要懲治幾個禿驢,擺下十數桌席面請來里老親鄰佐證,結果那些收了廟中好處的鄉紳卻沒有一個赴宴。如此一來此事也就成了壓垮胡八榮僅剩一絲對大明忠義之心的稻草,狠心之下他處置了田土財產帶著一眾家人直接遷居到了松江,自是便算死心塌地跟著長們做起帶路之人了。

有了這樣一層故事,胡八榮的可靠『性』也就上升了許多,只要他在顧子明手底下做事比以往過得要好便沒有多少可以擔心。

從顧子明那裡王星平還得知了不少其他訊息,像是此處據點先只是建作廣東會館,暫時還未考慮作為鏢局外櫃。廣東那邊對於澳洲貨的需求也日漸增加,顧子明北上一來是想調查商業上的機會和原材料渠道,二來也是為即將開始的爪哇島攻略做好準備,畢竟人口始終是南洋最為稀缺的資源,為了方便行事,他還走了高舉的關係在三水縣冒了籍,如今也是正兒八經的大明百姓了。

“對了,福泰號……”王星平關心起自家的生意。

“呵呵,你是想問葉家小子吧,放心,他乖巧得很,有廣州站幫你盯著你還擔心什麼,說起來他倒也是個人才,你的外櫃如今生意做得不差,連袁家都說他能幹。”

“他以往跟著葉掌櫃倒是的確學了不少東西,也是個伶俐心細的。”

顧子明卻一副意味深長的模樣,對著王星平笑道“一個人的努力固然重要,但也要考慮到歷史的程序,我總覺得這小子像是察覺到了什麼才會如此用心。”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