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南蠻茲事任意為(一)(1 / 2)

小說:表同作用 作者:平老爺

“如何?”

將筆往案上一放,王星平忙問起馬士英來。

‘關雄北控三巴遠,江險西圍6廣深——’

他方才在桌上的一方白紙上寫下的正是這句,這是為新城北邊6廣門題寫的楹聯。

看著簇新的城門他心中也是一陣豪情激『蕩』,如今王家的產業大都被這道高牆圍定,他的心中也就安穩了許多。此城是他主張修築,用瞭如此之短的時間便能修建完成怎不讓他開心。

這其中自然有從土邦那裡得到的人力以及撫按的支援,但他的籌劃也絕少不得,尤其幾個師兄弟還都相當用心其中就更為難得了,這讓他也頗為感激。

從京師回來王星平帶著數百新軍經河北、河南、湖廣南下,沿途走走停停行程四千餘里,到了湖廣更是遇到了梅雨連綿,還好靠著顧子明給的銀子沿途不吝花費才將一眾兵士安頓妥當,好歹用了兩個來月總算將人都全部帶回了貴陽。

他回貴陽時馬士英早都到了,城中馬家老宅外的連升牌坊也總算是名正言順立了起來。楊文驄自然也是告假與馬士英一同回來,總算讓王星平趕上了他的婚禮,一眾師兄弟在楊家的石林精舍好好熱鬧了一回,算得春風得意,自是之後馬楊兩家的關係也見得更為親睦了。

這次貴州一次取中兩名進士,更破天荒出了個狀元,從巡撫、知府到提學乃至新貴縣中的官員們個個與有榮焉,說不得在來年外察中便能因為這教化有方得到個好聽的考語。據說自京師訊息傳來後闔城上下軍民人等便一派歡欣鼓舞,狀元儀牌進城那天更是張鶴鳴親自出城郊迎,沿途無論土民漢民俱都夾道而列,一時放炮的和儀仗摩肩接踵,小小的貴陽城被裝點得喜氣洋洋,竟是比上元夜還要熱鬧。

有了這等大喜之事鋪墊,這貴陽新城甫一竣工張鶴鳴便想到了馬士英和楊文驄,而作為築城倡且又出了不少錢的王星平自然也在受邀行列,眾人都看得出來張撫軍是打算趁著新任撫臣尚未到任要將這築城之功攬在自己手上。

七月二十四,敕命都察院右僉都御史李枟巡撫貴州兼督理湖廣川東等處軍務的聖旨便已經下了,但聖旨要先送去陝西給李枟,李相公如今正在那裡的提學副使任上,再等他南下貴州這來回之間此刻人也還沒到。且況巡撫諸多事情還有交接,以張老相公所想最早也要再拖個半年再說,為此事他也跟內閣打了不少筆墨官司,那意思就是西南缺不得他,今日大張旗鼓蓋也有這原因在。

今年王星平的軍屯收效顯著,秋收下來不僅豐收還能給官中交上一些,雖然交來的總計不過百十石,卻也是破天荒了。這讓張鶴鳴看到了短期內完成改土歸流的希望,需知這貴州地方只要能夠足食便定可足兵,若將王星平行的這套軍屯之制鞏固下來他這邊功便算穩了,若是再尋不到其他錯處,明年大計當能有所收穫才是,說不得還能再進一步,登堂入閣也不是沒有可能。

是以雖然王星平也說要徐徐圖之,但在張相公聽來便認為是少年老成持重,並不覺得有何不妥,至少如今就有個現成的對比,換作遼東可就沒這等好事了。

六月十六,後金八旗軍四萬出靜安堡攻開原,當日城破,守將開原總兵官馬林力戰而死,一同赴難的經制武將近十名,死傷將士過萬。開原失陷後內閣與皇帝再也坐不住,這才急急間將熊廷弼的宣慰使擢為經略使,又賜下尚方劍允他便宜行事。七月初七匆匆辭朝東去,聽說在山海關只尋得兩千老弱,匆忙間選了八百便又往遼陽去了。

結果剛一出關幾日便聽聞努爾哈赤親率五萬大軍已出三岔堡,鐵嶺衛也在一日之內便失陷了。起先朝廷還打著如意算盤調李成梁的么子李如楨回鐵嶺護衛祖塋,沒想到不僅李如楨沒能在鐵嶺待得長久,就連李家闔族也在戰前舉家西遷,留下半座空城給『奸』細在城中放了把火便輕易陷落了,據聞此事更讓熊廷弼大恨李家,覺得是楊鎬用人失察居然將個在京城享樂了三是來年的錦衣衛蔭官直接排去前線,理由只是因為在鐵嶺有座祖墳,以其看來未免太過兒戲了。

後金攻開原時本有西虜宰賽率軍尾隨劫掠被擄去的人口財帛,卻被努爾哈赤擒住,以之為質將蒙古人的勢力也拉到了一起,加之葉赫部金臺失與白羊骨在鎮北關的;兩處大寨盡數被滅,如此一來大明在遼東的戰略局勢就又顯得岌岌可危起來。

如今邸抄上只見熊相公日日催促,不是催餉便是催兵,連湖廣和川東的土兵都給徵調到了,又斬了劉遇節、王捷、王文鼎三名逃將並一個投了後金反來行間的撫順秀才賈朝輔,更大著膽子帶了百來號家丁跑到撫順堡外兜了一圈,回到遼陽後熊廷弼又安排修葺被毀墩臺,召補逃亡工匠,一番施為總算讓遼事在紙面上有了些振作氣象。

但戰事不利後方便易生事端,加之努爾哈赤又往各地派去許多『奸』細,將帥猜忌相互傾軋之事頻仍,今日參了總兵明日劾了管領,光是聽了這些事情都覺得頭痛不已,何況還要親力去做成。

哪如王星平這小子用著順手,此番不光新的軍屯之制初成,在京城也掙下了不小名聲,對他這個名義上的門生張鶴鳴實在是滿意得很,可惜這一科他沒法參考。而且王星平還有一樁叫做善解人意,還在路上便來了書信言說遼東之事暫不可為,讓他極感寬慰。

馬士英聽了師弟的問話忙又將自己和楊文驄的楹聯放在一起比對,讓王星平也來為一處城門題字全是他這狀元公的意思,若不是其一力主張王星平也不過是來觀禮而已。

但沒人能比他更清楚,自己這個狀元多半的功勞還是靠的師弟,是以這一倡議其他里老排年及一眾官人也就不好拂他情面。

楊文驄為新東門題的是‘谷播元辰農待雨;花探上已女如雲——’,頗有他的玩鬧風格。

而馬士英則是為如今圍在新舊城間的柔遠門寫了一聯,題的是‘笙歌十里市中市;冠蓋千家城外城——’,倒也有些新魁元的貴氣。

圍觀的眾官員們自然又了一通感嘆讚賞,對於王星平這個尚無功名的也不好多說,畢竟對方如今的名聲可是大得很了,聽說在京師連許多大人物都知道他的名頭,再說這聯也的確寫得不差。

很快這貴陽城九座新舊城門的楹聯便都有了題主,再過幾日就會有官請的石匠將文字一一鐫刻上去,而這其中也有了王星平的印記,不枉他『操』心一場。至於隨王星平同來觀禮的張介賓和宋應星等人倒都有些激動,至少王家少爺在貴州的佈置比他們想象都要好上不少,心情自然也高興。

折騰了一個上午將一套禮儀走完,眾貴人們這才堪堪離去,該赴宴的赴宴該訪友的訪友,反正秋賦已完,官人們一年中最緊要的事情都已做結,自然也懶散了起來。

而不出所料張鶴鳴卻單單將王星平留了下來一同載回了巡撫衙門,至於其他師兄弟見了都一副見慣不怪的神情不再理會。

…………

後院花廳中,茶還沒端上來,張老相公的話匣子卻已經開啟。

“我也是剛剛聽說,熊蠻子當日曾想要你隨他去遼東建功,你卻給回絕了,此人情老夫是記下了。”

張鶴鳴人精一般,王星平並不信他是剛剛知道此事,但還是應承了一聲,“星平不過是想有始有終罷了。”

“好一個有始有終,你做事老夫自然放心。”張相公撫須笑道“甕安的賴知縣可在我面前提起好幾回了,你在甕安開的那處磷礦還真是個好產業,原本我也只以為你是用那磷石來做引火『藥』,沒想到居然還能拿來肥田,我怎麼記得《齊民要術》中沒有這段呢?”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