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東番一夜秋風至(四)(1 / 2)

小說:表同作用 作者:平老爺

得岸來,沈壽嶢頓時活躍,恢復了幾分少年人的天真與銳氣。

他見港沿著堤岸鋪設著兩根平行的鐵條,頓時來了興趣仔細觀察起來,鐵條之間似乎是用橫臥的木樑支撐固定,每根木樑都大腿還要粗些,每隔數尺便是一根。而鐵條面則架設著一輛輛人力推動的平板大車,那大車的輪子竟然也是鐵的,在鐵條滾動出隆隆之聲,很是驚人。這平板大車看去都極能負重,沈壽嶢見只要兩三民夫便能推動滿載的大車快移動,也是咋舌不已,聽船主提及才知道原來這是澳洲人的鐵軌。

‘澳洲人還真是能工善技。’

沈壽嶢早聽說過澳洲人的名頭,在福建時還見過許多精巧的渡來澳洲貨,現在看到這不用多少氣力便能裝載如此重貨物移動的板車和鐵軌,心道原來只是增加兩根鐵條便有如此效,難怪澳洲人要大量採購福建的鐵料,只片刻間,少年甚至得出了用畜力牽引恐怕效率還能再提高一倍的結論。

但這一結論才剛剛得出,馬便被打破了。

因為在這軌道的盡頭,隨著一陣汽笛聲響起,剛剛裝了一多半貨物的一長列平板大車便沿著鐵軌駛了過來。那些大車的煤炭與貨物足有小山樣高,但這一回居然沒有一個人去推動,但度卻似乎那些使用人力的還要快許多,沈壽嶢甚至在那些平板車尋找起風帆來,但同樣是一無所獲。

如果非要說這車有什麼東西能夠替代人力、畜力甚至風力,那麼唯一可疑的恐怕只有掛在平板車佇列最前面的那臺黑『色』機器了,足九鬥櫥還大的鐵皮櫃子,面橫躺著一個鐵皮圓桶,‘鐵桶’還立著一根圓形鐵管,如佛郎機炮筒一般。這些東西同樣安置在帶輪子的平板車,只是鐵櫃外面還有許多金屬桿子與旁邊一個輪子連線,看樣子也是鑄鐵打造,鐵造的飛輪又連線著平板車下的輪子,想來正是依靠此物驅動這車列前行。那圓形鐵管不斷冒著黑煙,看起來應是一個煙囪,而桶身面用油漆塗寫了‘嚴禁煙火’四個大字,似乎也在印證著少年的猜想,顯然此物對於這車列異常重要。

想來那無帆自動的大鐵船也是類似的機器在驅動,他很快便考慮到了這一點。

沈壽嶢將這一現告訴父親,沈老爺卻只是微微點了點頭,他的內心同樣震撼。

在那堆怪機器的旁邊坐著一名似乎是‘馭者’的年輕男子,男子臉燻得烏黑,衣服也沾染得斑斑駁駁看不出本『色』,脖子更還掛著一領已經變成灰『色』的抹布。此人手裡握著一根鐵桿子不斷前推後拉,不時還向堤岸的人大聲喊著什麼,隨著他的動作,那飛輪的連桿也在飛快拉扯,帶著下面的輪子向前轉動。

沒過多久,隨著一陣刺耳的剎車聲,那平板車列終於在一座塔樓邊緩緩停了下來。

沈有容其實早已注意到這些遍佈堤岸兩側的高大塔樓,其有高有矮,但最矮的也不會低於兩丈,只大明尋常的州縣城牆矮得有限。遠遠看去,塔樓全是鐵條和木樑搭建的巨大三角錐形長臂,長臂『露』出塔頂的尖端斜斜指向天空,加臂端垂下的繩子,讓人覺得澳洲人像是想要釣魚,但直覺又告訴他應該不是。

這樣的塔樓沿著港灣密密佈置,在港口的另一端,據說是高雄港造船廠的位置似乎還要更多。

‘注意!注意!’

堤岸開始有人一邊吹著哨子一邊大喊。

‘丙字泊位開始裝貨!’

一陣腳步聲隨即傳來。

隨著哨聲與喊聲,幾個穿著灰藍布褂子的人從後面的平板車跳了下來――沈有容現港所有的公人都穿著這種短小的灰藍布褂子,不過有人腰裡束著腰帶,有人卻不束。共同特點是他們全戴著一種大概用枯藤編成的頭盔。沈有容並不明白戴這種頭盔有何功用,難不成澳洲人學了說書《三國志》裡的孟獲,還要編練藤甲兵不成?

片刻之間,這幾個人便迅鑽進塔樓下面一個圓形轉輪當,然後在輪飛快跑動起來。輪子隨著跑動而轉動,塔樓的長臂也隨之升了起來,接著其他人全身用力推動起另一側的絞盤,帶著塔樓頂端的長臂轉向了平板車的方向。一直站在旁邊的一人此時開始不斷吹起哨子,雙手揮舞著一紅一綠兩面小旗。盛有容看了一會便明白過來,這是在指揮推動絞盤的人轉動角度。在他的指揮下,長臂慢慢伸向方才那輛人力平板車的方,臂端隨即垂下一個巨大鐵鉤,平板車的人將鉤子掛住車繩。等所有人跳下車後,輪子裡的人又跑了起來,臂架頂端開始再次抬高。

一大堆繩形成一個袋,將裡面許多滿裝貨物的麻包吊到那輛似乎是由活力驅動的平板車列。與此同時,鐵軌一側的另外幾處‘踏輪起重機’也在不停裝卸,只不過有些同樣是掛起兜,還有的裝卸貨物則是整齊碼放在木盤的板條木箱。

但無論哪種形式,都足以讓初次見到的人感到震驚了,在大明的港口往往要民夫們花費一個時辰才能搬完的貨物在此地不過幾個呼吸之間便已做完。

事實如果不是‘新式’蒸汽機也在不斷『摸』索復原工序之,加之臺灣這裡的煤炭供應實在匱乏,不然沈有容一行看到的情景還會震撼數倍。臺灣南部煤礦不多,如今整個臺灣路最先開採的一處煤礦還是位於阿里山西麓靠近諸羅山社地方的奮起湖煤礦,算是距離嘉南平原最近的一處,澎湖雖然也有礦脈,但無論品位還是運輸都不合算。

為此元老院不僅為彼處修建了連線的鐵路,還在附近新建了一座堡壘村——嘉義鄉。

但即便如此,此地一年的出產煤炭也不過5ooo噸不到的數量,是以各處港口才不得不以人力作為補充,只是在諸如踏輪起重機的安全『性』做了更為完善的保障。

當然,蒸汽器替代人力也是必由之路,縱然港原子西方歷史複製的踏輪起重機在安全裝置改進了不少,但也免不了還有工人受傷。

…………

經過簡單檢疫和‘入境’登記,沈有容一行總算拿到了屬於他們的那張九十天有效的‘臨時簽證’,聽說這東西異常緊要,若是丟失會有許多麻煩,畢竟此時不似後世,沒有蒸汽動力船隻的商人為了等候風信等兩三個月都是尋常。簽證紙不僅有各人身份資訊和體貌特徵,紙張底紋也印製精美,至少大明的堪合精緻許多。

按照那船主提點沈有容一行選擇了港的滙豐賓館入住,據說此處是澳洲人自營的客店,條件相當不錯,安頓好行李之後自然是要好好探訪一番港市,但現在沈有容改了主意,決定先仔細看看這客店再說。

沈有容還是頭一回住進這樣的客店,屋裡屋外,給他最大的感覺便是乾淨與新鮮,其最讓他驚的居然是茅房設在屋內。過去在外公幹,哪怕是官營的驛站,最多有個木桶或是夜壺,卻不像這裡居然是直接連通到下水的白瓷馬桶,實在是奢華。

高雄本地尚沒有工廠燒製白瓷馬桶,產能要儘可能留給磚廠,在臺風季前修建更多磚房才是急務。是以滙豐賓館的沖水馬桶全都是從南洋送來,因為工藝難度的問題,這樣品相佳的成品內部供應尚無法完全滿足,加之還需要一套完善的抽水與下水系統,故而除了廣州、松江和天津的萬通行有特供外還未對外大宗賣,充其量將來會對部分有用的大明關係開放一些經營。

除了衛生潔具和房間的穿衣大鏡外,最讓沈有容與何喬遠感興趣的便是那些花花綠綠的澳洲‘寶鈔’了,這些印著當一貫、當一陌、當一的紙鈔伴著旁邊的阿拉伯數字透著新,是以當聽說此地居然通行紙幣時沈有容一行也入鄉隨俗,在海關便換了一些,反正數量不多,而且離開時同樣可以兌回銀兩。

沈有容家是出過殿試狀元的,以他的見識自然明白這紙鈔通行的天大好處,只是因為此物只能用於購買澳洲貨物,故而所有進出此地的商人在離開時都會選擇將錢花光,故而大6之尚未流傳出來此物,他倒是有心收藏一些回去,也免得關於澳宋的訊息口說無憑。

店家倒是體貼,早早備下溫水淋浴,沈有容好好享用了一番,脫去兩日風塵,等何喬遠和沈壽嶢再次聚齊時已到了日薄西山之時。

明石道友果然沒有爽約,入夜之前他如約而至。

簡單介紹了一番,他向沈有容表達了歉意,伏波軍現役軍人夜間單獨出營需要履行一些手續,卻並未透『露』其實下午他還單獨去向坐鎮此地的長進行了特別彙報。

沈有容不以為意,來這一路他已經知道澳洲人令行禁止自有一番法度,他也是帶兵之人,自然明白其道理,對於明石的解釋完全理解。

作為‘地主’,見沈有容一行尚未用飯,明石道友便熟練招呼起餐廳的夥計,點了幾樣時新的澳宋名菜,諸如辣椒肉絲、番茄炒蛋,又要了一瓶國士無雙。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