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障燧舉火畏傳道(一)(1 / 2)

小說:表同作用 作者:平老爺

位於納閩島最為核心的一處建築大廳燈火通明,尚在行在的大宋元老院重要成員們紛紛列席廳,聽取著樞密院關於下一步戰略規劃的報告,座人數足有數十。 .

“真的需要集這麼大規模的軍力麼?”

馬千矚看了一眼手的作戰計劃書,旋即將本子卷在手輕拍起來,有些皺眉,“別的不說,計劃提出光是去朝鮮最先要抽調十個建制營,這便是五千人,後面還要五千。倒是本也應該,畢竟濟州島下轄兩縣(大靜、旌義),人口也有近十萬,自需彈壓。但最重要的是剛剛建成的天罡級巡洋艦要動用十二艘,地煞級也至少需要同樣數量,這是近半的海軍力量了,那些蜃樓級的運輸船都還沒有算。”

劉大悟解釋道“朝鮮不同別國,是大明的藩屬,這也是為了避免更多的麻煩。濟州島攻略必須要儘快完成,這才好為下一步在在金州半島佈局做好鋪墊,這些軍事力量也包括了遼東的份額。此外,周邊海域也要著力控制,這些都離不開我們的水面力量。但更為重要的一點是,如今在北方我們沒有據點,無論海、天津還是長崎、平戶都沒法直接停靠補給,大軍最多在基隆港集結,沿途也都只能走間海路,所以才必須要有天罡級軍艦隨行,且還要如此之多方能自持。”

“濟州島也算了,畢竟周邊形勢使然,但進攻琉球也要動用六艘天罡級這又是什麼道理?呂宋我們也用了兩艘。”

“琉球不同呂宋,西班牙人在此地是為孤軍,但薩摩藩依託日本幕府,背景又有不同,尚豐前些年被島津氏攝去鹿兒島城為質,雖然當年便放了回來,但也已是驚弓之鳥。加之去歲尚寧王和尚豐的生父尚久相繼過世,如今這位更是如同傀儡一般,目下里城反是那個日本僧人喜安最得倚重,也不知這喜安是何心思。是以攻佔裡及周邊要塞必得使些雷霆手段,琉球各島的裡親軍(注琉球國官軍稱呼)畢竟還有六七千之數。”

劉大悟說完似有些感慨,“得裡城易,但周邊各島及要塞的巡邏顯得尤為重要,不然之後讓日軍了島分散襲擾很麻煩,畢竟6我們軍力分散,各島守禦還是要以海防為主。再說,奄美諸島琉球在八年前已割讓給了薩摩藩,島津氏在那裡經營日久頗有駐軍,短期內為防有人回薩摩報信,這些人還是要務求全殲才好。”

這一點倒是沒人反駁,畢竟方才分的資料也已說明,細算起來琉球諸島的百姓加士族便有近八萬戶,人口二十餘萬,這些人力都是寶貴的資源,而且多是漢化程度較高的,許多人都能讀寫漢語。雖然此地商貿繁榮,號為‘萬國津樑’,但畢竟隔絕海外,真要用足夠強大的海軍控制,這些人口也南島的那些土著更好驅用才對。

德嗣有些擔憂,“如此一來我們在南洋各處的防禦有些薄弱了,當前的戰略機動力量滿打滿算也三萬下,這次任務差不多要調去一半,剩下的分散開來有些捉襟見肘。”

德嗣此言一出,會堂終於開始七嘴八舌起來。

“是啊,光是婆羅洲得四五千的兵力防禦各處,呂宋各島至少也要撒下去這個數,還有臺灣,剩下的的確是少了些。”

“別忘了還有民兵。”

“打打治安戰還行,怕被人暗覬覦,婆羅洲本島還好,掀不起什麼風浪,但爪哇和南半島不好說了,像鴻基和別子更是危險。”

這時候朱大釗終於站出來為海軍說起公道話,“能覬覦我們的橫豎那幾家,倒是不用太過擔心的,如今阮主忙著應付北邊,連著吃了幾次虧也不大敢找我們的不痛快。爪哇島一個馬打蘭看著能打,情報說如今他們正在攻打蘇臘巴亞,那可是東爪哇有數的大港,又有數千善戰的傭兵,阿貢不啃到明年我是不信的,相之下最讓人擔心的反倒是日本的銅山,那裡才是投送不易,明年產量一旦加大運輸更為困難了,這樣看來,濟州島且先不論,琉球是一定要拿下的。”

馬千矚不置可否,而是轉頭看向情報部門的人,“通進銀臺司怎麼說?”

謝明抬頭看了一圈眾人,道“的確如老朱所言,算為了四國的銅山,琉球也要早些拿下的。情報方面大可放心,我們的人已經到了裡城,且也找到了可靠的探子,各島的兵力調動我們每隔十日有一次準確訊息匯總,必不至讓大軍抓瞎。”

呂宋攻略一完,謝明也順理成章的回到了‘樞’,成為情報部門真正的一把手。

德嗣呵呵笑道“你們動作倒是夠快。”

“也是樂觀了些,不過我倒是主張集兵力先攻琉球諸島,如此一來還能激化島津氏內部的矛盾,說不得連薩摩藩也能一併納入我們的勢力。”謝明繼續分析道。

“此話怎講?”德嗣來了興趣。

“一方面是我們手頭現成的資料,當然也有平元老從日本送回來的情報,經過綜合分析,我們認為完全可以利用琉球攻略順帶策反島津家的反對派。”

“島津家的反對派?”一位元老不解道,在大多數對歷史一知半解的元老島津家向來是以團結著稱的。

謝明並不在意,“自然,說起來這島津家也是倒黴催的,最近的兩代家督都得罪了當軸之人,最先是島津義久在豐臣秀吉的九州征伐兵敗,不得已將家督傳與弟弟義弘,結果島津義弘又在關原合戰投向了西軍,雖是被人『逼』迫,但戰後也只好隱居,將家督之位又傳給了兒子忠恆。”

“忠恆?那現在的家督家久是?”疑『惑』的顯然不止一人。

“家久是忠恆,家字是德川家康所賜,久字則是島津家的通字。不過縱然是改了名,但島津家內卻不安定,過去是義久、義弘、忠恆並稱三殿,薩摩藩內的事情從來都是合議才有結果,也是義久與義弘相繼薨逝了,如今的這位家督真正統一事權也沒有兩年。尤其是義久一脈,自島津忠真(注島津義久外孫,因爭奪家督之位被島津忠恆派人暗殺於日向野尻)被刺殺後一直耿耿於懷。”

“這麼說還真是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啊。”

謝明繼續道“誰說不是,要論起來薩摩藩出兵琉球還是被幕府所迫,要不是當年江戶對島津領的鄉賬和國繪圖調查定出了將近十二萬石的隱知行,島津家也不會想出用出兵琉球的軍役賦課來抵償年貢的辦法,畢竟海長途奔襲,結果是誰也不好預料的。”

“原來如此。”

“看來正是這個道理了,難怪後來倒幕薩摩藩那麼起勁。”又有一人對歷史作出聯想。

“其實還是利益使然,不過我倒是贊成在正式攻略日本之前多多培養反幕府的勢力,反正以後也可以一併收拾,短期看還是有不少好處的。”

“所以,你們的意思是打算策反?”馬千矚打斷了討論。

謝明回道“策反不策反還要看看再說,不過我只提兩點。一是琉球征伐的總大將樺山久高回到鹿兒島後沒有因功加贈領地,一直心存怨念,二是當年的副大將平田增宗在征伐琉球的次年便被家久尋了個謀反的由頭也給殺了。樺山久高是鹿兒島眾,算是島津的分家,平田增宗則是國分眾,可能島津家的財政如今真是捉襟見肘,但因為領地和隨意謀殺功臣的事情,其實薩摩藩內也頗有些人與其離心的。不過,情報歸情報,還是要我們自己做好準備才是。”

聽到這裡,周泰閣也開了口,“謝明說得對,情報歸情報,但要還是做好自己的事情,需要準備的物資務必籌妥,不知現在還有什麼缺口?”

劉大悟回道“軍火倒是足夠,軍糧方面考慮到補給不便,恐怕罐頭的例會有所加大,但也勉強夠了,軍艦維養也沒有多少問題。只是冬衣恐怕需要準備更多,要考慮到在北方蒐羅朝鮮和遼東難民所需,工廠我們可以佔下濟州島後再建,但原料一時尚有不小缺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