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家國情懷!(1 / 4)

劉三吾在原則問題上雖然古板,但是同樣深諳為官之道。

一次,劉三吾陪洪武皇帝垂釣消遣。

不巧洪武帝釣的都是黃鱔,劉三吾釣的都是鯉魚。洪武帝滿臉不高興,不冷不熱地說“坦坦翁,為什麼你釣鯉魚,咱釣黃鱔?看來,你比咱高出一籌啊!”

劉三吾連忙道“聖明天子只釣龍,臣子釣鯉跳龍門。鯉魚伴龍昌國運,定有賢臣輔明君。”

當然這只是個民間故事。

但這也說明劉三吾為人臣子的智慧,否則他也不能在洪武皇帝身邊身居高位十數年,直到後來的南北榜大案,才被配西北戍邊。

他剛剛這一拜,除了因為真心佩服黃雄英的才學意外,當然還因為黃雄英皇太孫的身份。

試問,如果換作一個沒有身份的普通少年,他劉三吾會嗎?

大機率不會……

劉三吾剛剛那一拜算是剛剛皇太孫對他一拜的還禮,同時,也算是向朱元璋傳達一個資訊。

相對於皇孫朱允炆和老四朱棣,他站皇太孫朱雄英這邊!

朱元璋看在眼裡,自然是心滿意足。

因為就是一向最講究禮法,最為刻板,也是文官代表的劉三吾都毫無猶豫的選擇他的大孫,大孫朱雄英就是儲君之位的最合適人選,沒有之一!

這一點,正好合了朱元璋的心意,因為他也是這麼想的。

燕王朱棣。

在大孫出現之前,他不是沒有考慮過。

但是現在的朱元璋,已經沒有了任何的疑慮。

不過在正式把朱雄英冊立為皇太孫之前,他還要做一件事情,那就是把皇權大杖上的荊棘全部去掉,再交到大孫的手上。

他寧願自己手上沾滿鮮血,也不要他大孫手上沾上一絲。

他希望在他大孫手上的天下,是一個乾乾淨淨的天下,他希望他的大孫能夠成為一名完美的千古聖君!

可以說,他把原本放在朱標身上的期望,轉到了大孫朱雄英的身上……

“大孫!”

朱元璋看著黃雄英,臉上的皺紋都化開了“這些都是你自個想出來的?”

黃雄英也不能說這都是經過後世驗證過的,只好有些不好意思的點了點頭“孫兒平時沒事的時候就喜歡瞎琢磨,只是一些淺見。”

“淺見?”

朱元璋輕笑了一聲“你這點淺見吶,怕是滿朝文武,先不說能不能說出來,就是敢說的都沒有!”

黃雄英笑道“爺爺,也不能這麼說,孫兒一介布衣,不像滿朝文武需要顧慮那麼多,所以也算是信口開河。”

“嘿!”

朱元璋嘿了一聲“你這臭小子還謙虛起來了!要這都算是信口開河,那你認真起來還得了?”

黃雄英“……”

事實上,他確實是想要謙虛。

因為這改土歸流並不是他想出來的,而是後世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實踐和總結出來的,他只是在那麼多人的智慧之上,稍稍做了總結和轉述罷了。

這一套改土歸流的方案,已經經過後世的實踐證明,是確實可行,而且是效果顯著的,不僅推動了邊疆地區的經濟展和社會進步,而且還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治理邊疆,版圖開拓與鞏固的重要政策。

所以,劉三吾挑不出任何毛病也屬正常。

黃雄英正色道“爺爺,我想請您幫個忙!”

朱元璋看了一眼認真的黃雄英,戲謔道“喲,還真認真起來了,說吧。”

黃雄英道“我想請您將這一套改土歸流的方案呈給洪武老皇爺,並詳細與老皇爺闡述其中利弊,希望老皇爺能夠認真考慮,徹底治理西南土司的問題!”

事實上,土司問題到了大明的中後期更加的嚴重,在明朝萬曆年間,朝廷抗日援朝,又加上遼東女真的興起,使得無法顧及西南,為了保證國內政權穩定,避免多線作戰,只能對西南土司更是優待。

到最後直接導致土司勢力過大,尾大不掉,使得最後的大明朝腹背受敵。

“嗯。”

朱元璋點了點頭,道“放心吧孩子,咱會如實跟老皇爺說的!”

黃雄英想了想,再道“爺爺,這個方案就以您的名義呈報上去,千萬不要提及孫兒!”

朱元璋一愣

“為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