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送別!(1 / 2)

冬獵過後第三天,朱元璋就把各藩王趕回藩地去了。

因為各藩王在京師,一來是要消耗不少的花銷,二來藩王本就該呆在藩地,藩地需要他們管理,聚集在京師也容易生事端,搞不好會有結黨營私。

朱元璋向來最討厭的就是結黨。

就是皇子之間的結黨,他也是不允許,因為那樣,勢必會在他死後給朱雄英留下隱患,他想要給朱雄英留下的是一個乾乾淨淨的大明,他手上沾染過太多的鮮血,他不想朱雄英再沾染。

所以縱然心中萬般不捨,他還是下令,各路藩王三日內離開京師,返回藩地。

午門,城樓上。

朱元璋看著各路藩王離去的背影,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只是已經被淚水填滿。

“好幾年了,才有一次相聚的機會,可是這才幾天,咱又親手把他們趕出去了!”

朱元璋的聲音中,充滿了離別的哀傷。

這位鐵血帝皇,雖然在自己的兒子面前沒有表露出什麼,但是在這一刻,去和一般平常的老父親那樣,看著兒子們離去的背影,淚水一下子就湧了上來。

“不知道以後,還有多少機會再見到他們!”

朱元璋擦了擦眼角的淚水,整個人彷彿一下子蒼老了許多。

自古帝王家最是無情。

對於這一點,上位二十多年的朱元璋深有體會。

分封藩王,這是朱元璋深思熟慮過的問題。

大明江山是他打下來的,老朱家也是在他的手下壯大起來,對於這個家,他和國一樣珍惜。

他雖然早早定了朱標為儲君,但是他對每一個兒子同樣珍視。

分封藩王,一來可以讓他的子孫們都可以共享江山,二來讓他們替大明守家衛國,兵權掌握在自己兒孫的手中,這讓朱元璋比交給其他人更加放心,三來把兒子們分封出去,遠離朝廷漩渦,同樣是更好的保護他們。

也正是朱元璋的這種家國思想,為後來的靖難埋下了隱患。

這種思想固然有它的侷限性,但是他卻是華夏人最傳統的思想。

朱元璋的想法是好的,老朱家一家人,齊心合力,拱衛大明,甚至在祖訓中寫明朝無正臣,內有奸逆,必舉兵誅討,以清君側。

對於各路藩王的管理,朱元璋也有明確的制度,沒有朝廷的命令,各藩王不得隨意離開藩地,也不允許進京。

所以這一次諸王就藩,就相當於生離死別。

日後要見上一面,可謂是難上加難。

這也難怪朱元璋如此感傷了。

身後的朱雄英看著眼前這個白蒼蒼,潸然淚下的老人,心裡是非常的理解的,不由得上前一步,輕聲說道“爺爺,孫兒會一直陪在您身邊的。”

朱元璋看向朱雄英,大手摁在朱雄英的肩頭,點頭道“是啊,好在還有你在咱的身邊,咱的大孫長大了,比咱都高了,還知道坑叔叔們了!”

說著,朱元璋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朱雄英灑然一笑,道“爺爺,您就別揶揄我了。”

朱元璋收起笑容,正色道“爺爺是認真的,你的那些叔叔們,沒有幾個是省油的,沒點手段還真治不了他們,冬獵那天,你做的很好,就應該讓他們見識見識咱大孫的手段,不然他們以為,咱大孫是單單靠一個嫡字上位的呢!”

說著,朱元璋突然話鋒一轉,問道“大孫,咱問你一個問題,如果,咱是說如果,如果咱不在了,哪天你的一個叔叔犯錯了,你會怎麼處置他?”

這是朱元璋關心的問題。

俗話說,龍生九子,個個不同,更何況老爺子足足有二十幾個兒子,更是品行不一,就像前不久的秦王和齊王,就在自己的封地胡作非為,如今朱元璋還在,一切都還好說,一切都還掌控得住。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