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開源之策!(1 / 2)

“奏來!”

朱元璋笑眯眯的看著朱雄英,這是朱雄英的第一次上奏,他實在很好奇他大孫又有什麼出人意表的想法。

“朝廷乃至地方的財政,無非四個字,開源節流。”

朱雄英緩緩開口道“孫臣以為,咱大明其實還有很多地方是可以開源的,譬如驛站!”

驛站?

朱元璋和一眾文武大臣聞言都是一怔。

驛站是這個時代專供傳遞官府文書和軍事情報的人或來往官員途中食宿,換馬的場所。

華夏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組織傳遞資訊的國家之一,足有三千多年的歷史。

到了大明,驛站更是展到了空前的規模,已經幾乎遍佈整個大明,分6驛,水驛和水6兼併三種,各驛站都設有驛舍,驛丁,驛馬,驛驢,驛船及驛田等。

然而這個時期的驛站,主要是為官府服務的。

在眾人好奇的目光下,朱雄英繼續道“大明共有驛站一千八百餘處,主要用於傳遞公文接待過往官員。一驛有驛丞,驛丁十數人,大的驛站則是數十人,還有驛馬,驛驢,驛船及驛田等。”

“呵——”

朱元璋輕笑了一聲,臭小子倒是做足了工夫,對這些調查的倒是很精確嘛。

“大明成立之初,朝廷有令,非官府文書和軍事情報不得用驛,驛站只為官府所用,但各地情況不同,驛站亦有不同。”

“西北邊塞之地,戰事頻,驛站使用頻繁,自不能對百姓開放。可是南方諸地,國泰民安,朝廷耗費錢糧供養驛站,豈不大材小用乎?

朱元璋點點頭,這話說得到也在理。

北疆的驛站作用多大,朱元璋心裡有數。

不過相較於北疆來說,南方太平之地的驛站,著實有些閒置耗費錢財。

就是一眾文武大臣也都暗自點頭。

事實上,每年朝廷在驛站上的開支並不在少數,是一筆相當大的費用,但是沒有這些驛站也不行,因為一個地方一旦沒了驛站,官府文書極難送達朝廷。

就拿上一次山東河南水災來說,如果沒有驛站,估計災情文書送到的時候,災區早就已經不知道成什麼樣了。

朱雄英繼續說道“江南之地富饒,天下商貿頻繁,南方諸地除運河外商隊往來亦繁多。若驛站可開設商業用途,對百姓們開放,為百姓傳遞信件,為商旅提供住處,為貨物提供倉儲等等,諸如此類,孫臣以為,其收入,足以提供此次出兵倭寇軍費所需!”

“且不說軍費之事,諸省之地,驛站閒置成風,每日耗費成本不知幾何,今欲改驛站為官民兩用,一可增加財政,二可恩惠百姓,何樂而不為呢?”

話音落下,舉殿默然。

文武大臣們都聽得很認真,有些武將腦袋反應慢的,還捋不清太孫殿下的意思,只是不明覺厲。

聽明白的大員們則是露出了思索的神色。

而朱元璋聽到這裡,震驚之餘,不免暗自好笑。

果然。

這臭小子還是語不驚人死不休的風格。

但,這確實是一個朝廷開源的好法子!

驛站與其閒置,不如揮他的作用,如他大孫所言,一可增加財政,二可恩惠百姓,這可是大大的好事啊!

然而朱元璋絕非草率之人,他明白好多想法聽起來是非常好的,但真正落實下去又是另外一個樣子。

所以任何一項新政策的推行,他都需要反覆論證。

因為他知道,他所決定的每一項政策,都事關全域性,特別是這樣全國性的政策,可以說是牽一而動全身。

朱元璋開口問道“大孫,那咱問你,你說將江南驛站從官用,改成官民通用,那若是出了緊急的軍政大事,當如何?”

朱雄英回道“自然是官民兩道分開。”

“怎麼區分?”朱元璋再次問道。

朱雄英顯然是有備而來,回道“據孫臣的瞭解,驛站裡面可不止只有馬驛,還有大量的騾驛、驢驛,這些牲口腳程慢,完全可以作為民用,它們閒置在驛站也是閒著,平常也不會有那麼多官吏進京馱行禮。”

“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