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投獻是偷大明的錢(1 / 2)

小說:革明天子 作者:破賊校尉

朱見深樂了,哦,劉健反駁我!

這樣也挺好。

李芳、方義不說了。李東陽雖然是神童,但年紀與自己相仿,已經完全被自己折服,完全像是自己的學生。

酆化雨故作神秘,正經話都沒兩句,更不用說反駁。

王恕、馬文升跟自己已經半師半友——自己也在向兩位學習四書五經,瞭解詩詞歌賦和科舉制文。

但畢竟是外臣,有成熟穩重,懂得人情世故,一般情況下不會反駁自己。

現在劉健挺身而出,毫不遲疑地對自己展開了反駁,對於自己而言,其實是件好事,免得自己覺得是命運之子,天眷之人,很牛筆,在自得中迷失自我。

如果這次能說出一番道理來,讓他心服口服,那麼這一位大才,應該會能入縠,真正成為自己的班底。

“希賢先生,請聽我細說。”

朱見深緩緩說道。

“教化地方、弘揚正氣、承宣流播,這確實是太祖皇帝和朝廷對縉紳貢舉的要求。但實際情況如何,我們一一分析。太祖皇帝設定裡甲和糧長制,其本質在於用地方良民以治民,達到‘富者保其富,窮者全其生’的目標。”

“田多糧多,只要不成豪強,朝廷並不抑制,但是田多糧多,責任也就重了。裡甲和糧長,一從政治,二從經濟,朝廷對農村得以掌控。大明以農為本,掌控了農村,就掌握了田地,進而掌握了基本的資源。”

“透過裡甲和糧長制,大明應收的賦稅,十有七八進了國庫。而地方青壯民力,輪流應徭役,轉運糧草物資,井然有序,尚在負擔之內。”

“所以洪武永樂年間,人丁不盛,田地不豐,依然能支撐北伐、南征,勝於現在,勝在何處?勝在對地方民力物力的呼叫能力,也是所謂國力之一。我稱之為動員能力。”

“但是動員能力不是敲骨吸髓,不是涸澤而漁!請大家務必記住這點。”

眾人緩緩地點點頭。

“而今科制大行,縉紳貢舉崛起。他們學習聖賢道理,肩負濟世安民責任,朝野上下對其期望甚高。可是他們做得如何?進為官,手握權柄,退為紳,盡納田地。享盡優免,卻得寸進尺,想方設法地逃稅免役。”

“濟世安民,盡在嘴巴和筆墨上。納獻優免,全落在實處。”

朱見深的話剛落音,劉健臉色一變,他想說話又有些遲疑,轉頭看了看王恕和馬文升,現兩人若有所思,心頭一動,陷入了沉思。

“諸位,我剛才說了這麼多里甲糧長制與縉紳貢舉崛起,其實千言萬語,只有一個根本論點。裡甲糧長制可能有諸多不好,但至少確保了大明賦稅徭役體制的正常運作。縉紳貢舉興起,卻恰恰相反,破壞了大明賦稅徭役體制的正常運作。”

朱見深的話讓劉健的臉色更加難看,也讓他想得更多——這是一個更加嚴重的抨擊。

想了想,劉健還是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殿下,你言過其實了嗎?投獻縉紳貢舉,真有這樣的危害?”

他還是太年輕,覺得讀書人,尤其是科甲正途出身計程車人,都是知大義、明天理的賢良之輩。要是出來再多看看,就會明白,四書五經,只是那些人謀取錢財權勢的工具而已。氣節義理,是用來約束別人的桎梏。

朱見深看著劉健,並沒有如旁人所想的那樣生氣,而是轉向王恕和馬文升。

“石渠、約齋先生,還記得我跟兩位聊得官府之根本嗎?”

“記得,公與平。”王恕答道,然後向劉健簡略地解釋了一番。

劉健聽得神情凝重起來,他有些明白朱見深話裡的深意。

“官府的根本是公與平,維持它正常運作的基礎是賦稅徭役,也就是天下的民力物力。”

朱見深又開始說道。

“往年,裡甲糧長雖然可以利用徵派賦稅的權利從中漁利,但是也要承擔稅糧不足時墊賠的風險;可以憑藉自己的職位管理和支配民眾,但當本里內出現違法亂紀的遊民逸夫時,他們也需要承擔管理不善的連帶責任。”

“權利和責任相匹配,所以裡甲糧長制度再有瑕疵,也能維持著大明賦稅徭役體系的運作。可是現在呢?”

朱見深高聲反問了一句,眾人默不作聲。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