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投獻是偷大明的錢(2 / 2)

小說:革明天子 作者:破賊校尉

“裡甲糧長日漸崩壞,官紳貢舉崛起,成為地方實際主事者。偏偏這些人,多糧多丁,卻優免徭役,逃稅免役。只收割利益,卻不承擔責任。官府運作的沉重負擔,全壓在了少糧少丁的百姓。”

“‘多糧多丁者重役,少糧少丁者輕役’是國朝賦稅徭役體系的根本原則,卻被縉紳貢舉破壞,進而崩壞。賦稅徭役體系崩潰,朝廷無法呼叫天下的民力物力,一方面疲於應付,一方面只能對少糧少丁者敲骨吸髓,進而引大亂。”

“所以說國朝崩壞,縉紳貢舉不是根源,他們逃稅免疫才是根源!因為他們不僅把持權柄,還壟斷財富,與朝廷官府分享賦稅,卻不願承擔徭役等責任。偏偏又有一群文人名士為其搖旗吶喊,粉飾太平。”

劉健一時無話可說。

朱見深看著他,決定再加把火。

“剛才希賢先生說縉紳貢舉教化地方、弘揚正氣、承宣流播,讓我想起此前翻來覆去才想明白的一個問題。”

“什麼問題?”李東陽此時像一位合格的捧哏。

“此前我翻閱了內庫留檔的大量大臣們的上疏奏章,現大多數名士大儒出身的名臣,最喜歡把教化仁政掛在嘴巴,一提治國施政方略,萬變不離道德治國。”

“一個、五個、十個,還好想,偏偏我看到的上疏奏章,從前宋到本朝,大多數臣工都是這些寫,就連許多名臣也不例外。這讓我十分好奇。難道教化仁政和道德治國確實是良方?可是翻來覆去的這些話,也沒有讓前宋逃脫靖康之恥,崖山跳海。我想啊想,終於有一天想明白了。”

眾人面面相覷,然後李東陽代表著眾人的期待,開口問道。

“殿下想出來的答案是什麼?”

“為什麼?因為教化仁政和道德治國,省事好圓話。”

眾人臉上的神情變化多端,尤其是王恕、馬文升和劉健這三位進士的臉,尤其精彩。

朱見深看了他們一眼,並不為自己說出這些話後悔。

理念不同,強迫不來的。理念一致,就是同志!

薛敬看到當前情景,連忙站起說道“正是午餐時間,在下準備了些簡陋食物,還請殿下和諸位不要嫌棄。”

“哈哈,正好有些餓了。薛東家真是及時雨啊!”朱見深不客氣地說道。

其他人也紛紛向薛敬表示感謝,一時間現場氣氛緩和了許多。

薛敬看大家吃得七七八八,拱手道。

“按照我們常州的規矩,小孩五歲左右才可取大名,此前一直叫小名,以示好養活。現在在下的小女快要滿五歲,正是取大名的時候,又逢殿下和諸位先生賢達在,千載難逢的機會,所以斗膽冒昧向諸位求一個好名字。多謝了,多謝了!”

“薛東家花一頓便餐,換一個吉祥有寓意的好名字,也挺划算的。”王恕開著玩笑道,“請問你家千金生於哪年哪月?”

“景泰元年,正月二十一日。”

“貴姓薛...”王恕捋著鬍子沉思起來。

“不如叫薛寶釵。”朱見深在一旁洗手,一邊開口道。

“薛寶釵?”薛敬遲疑了一下,王恕隨即說道“‘佳期在,寶釵鸞鏡,端不負平生。’這個名字倒也取得妙。”

薛敬的眼睛在朱見深身上轉了幾圈,一拍手道“好,此名甚好!那草民就謝過殿下。”

“人是我帶來的,叨擾薛東家這麼久,還叫你賠上一頓吃的,還你一個名字,還是我賺了。”

眾人哈哈大笑。

這時,薛家的六位婢女如穿花蝴蝶一般,端上新換的茶水,其中一位端著茶水向朱見深走去。

李芳上前一步,接過茶水,準備把茶水倒入他的杯子裡,勘試茶水裡是否有毒。

婢女低著頭往後退,看到李芳轉身,朱見深側著頭跟人說話,沒有注意到自己,猛地從頭上拔下一物,向朱見深猛撲了過去。

喜歡革明天子請大家收藏革明天子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