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六章 調查(2 / 3)

小說:農家記事 作者:白糖酥

“行,賭了!”丁香揚著下巴,卻轉過頭來問花椒“椒椒,你覺得鄉間仕子多還是城裡仕子多?”

花椒想都沒想,就點了點頭“我覺得鄉間仕子多。”忽的心念一動,又加了一句“寒門生貴子,白屋出公卿!”

丁香眼珠子滴溜溜地轉了一圈“那我聽你的。”轉過去同四堂哥說“你不是覺得何大人說的不對麼,那我就賭鄉間仕子多。”

沒甚的來由,丁香只是覺得從小到大,但凡這種情境之下,花椒似乎就沒輸過。

四堂哥就看了眼花椒,又摸了摸腦袋,哪裡知道五堂哥跳了出來,卻是道“我同三姐一邊兒,我也賭鄉間多出仕子。”

四堂哥內心剛剛湧起的猶豫瞬間煙消雲散,一蹦三尺高“小五,你到底是哪邊兒的?”

五堂哥就嘿嘿地笑“我就是討個巧,三叔既是拿了這個話來同我們說,還鼓勵我們做調查,那這事兒必然假不了。”

否則又有甚的意思呢!

大堂哥幾個都被五堂哥的投機取巧同直白逗得笑了起來,丁香更是拍了拍五堂哥的胳膊“算你有眼光!”

四堂哥就一撇嘴巴,抖抖瑟瑟地道“這可說不好!你自個兒不都說了麼,或許何大人說的不錯,但咱們蓮溪不一樣。你們想想,咱們周遭哪個州縣有咱們蓮溪文風興盛、文人輩出的。”

這話一出,二堂哥幾個就跟著點起頭來。

方慶更是道“我同意小四的話兒,我小辰光在方家當差的辰光,方家來來往往的讀書人,大多都是城裡人。饒是原本祖籍鄉間的,之後考上了功名,也都6續搬到了城裡,在城裡落腳了。”

還同大堂哥道“大哥,你肯定是知道的。”

大堂哥頜了頜“阿慶這話不錯,城裡到底人煙阜密些,相較而言學塾、好先生,甚至於書館紙店都多一些。況且讀書人忌諱閉門造車,總要來往交際,取長補短,也能便當一些……”

大夥兒都有各自的考量,一番思量下來,俱都加入了這個東道。

原本大堂哥幾個都覺得就算輸了,能賺丁香一雙鞋襪,也不錯,可後來見丁香苦著一張臉,欲哭無淚,嘆了口氣,只得退讓一步,以四堂哥同丁香為的兩方,倒也打了個平手

只有香葉一會兒一個主意,實在拿不定主意了,就問花椒“椒椒,你為甚的覺得那個何大人說的對,鄉間更能出仕子呢?”

其實花椒也沒有辦法判斷何大人說的對不對,就像哥哥們說的那樣,每個地方都有自己不同的民情,或許不能夠一概而論的。

可當時秦連豹這話一出,花椒頭一個想到的,就是“鄉紳”二字。

又忽的想起“鄉先生”一詞兒來。

鄉先生,既鄉中老人為卿大夫致仕者,也就是退休鄉居的卿大夫。之所以叫“先生”,是因為他們兼任著鄉間的教育。

不管是通俗小說中,還是事實情況下,都有官吏告老還鄉之後,教授鄉里、行化一方的事例。

修齊治平,可以說是每一個讀書人的理想。

而那些個鄉紳在還是懷著四方之志的年輕學子的辰光,透過科舉、銓選,離開家鄉,遊宦他鄉,一展抱負,為國效力。但葉落歸根,這是顛撲不破的信念,到了晚年,必會帶著一身的榮耀榮歸故里的。

他們的成就以及德望,必為父老鄉親所瞻仰,他們的學問知識,也必為一鄉學子所傾慕。他們作為功成名就的楷模,還會激勵後輩子孫奮向上。

就這樣,一撥又一撥的官員榮歸故里,又有一撥又一撥的才俊走出故土,迴圈往替,鄉間,或許真的是人才生長的沃土。

告訴給哥哥姐姐們聽。

大夥兒還未從秦連豹秦連龍那廂聽說過這些,俱是若有所思,又紛紛忙活了起來,開始調查百年間蓮溪仕子的出身情況。

花椒卻想起了前世。

現代化社會,人才似乎都成了單向的流動,原本應屬“鄉紳”群體,可以引領農民的人群,統統都變成了城裡人。

先是城市工作的革命離休老幹部,其次是失去了農村土地的工職人員,再是工作在鄉間,退居之後卻進城定居的基層官員,還有農村出身的大學生。

“葉落歸根”的傳統價值觀似乎已經被徹底拋棄了,長期的城市生活,使人們已經失去了“根”的記憶。

鄉紳群體,已經消失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