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太子之位(2 / 2)

小說:督撫天下 作者:米洛店長

阮元平日公務繁多,對於乾隆立儲之事,原本極少在意。只想著無論成親王嘉親王哪一個即了位,便只忠於新君就好。可朝中其他大臣,在太子之事上,卻早已議論紛紛,他升了三品,平日朝會便要參與,公務議畢,自然不免有些雜聲。

這一日正值御門聽政,原本政事不多,群臣早早便散去,走出內宮城,只覺前面幾位侍郎已是交頭接耳,再也遮掩不住,阮元雖然對立儲之事不太在意,見了這番景象,也不覺跟在幾名侍郎身後,想聽個大概。

只聽其中一名侍郎道“張大人,還記得當日勇公和嘉勇侯出征之時,成親王那篇賦嗎。我回去想想,成親王不愧是天潢貴胄,你看那言辭氣度,就不是尋常文人能達到的。尤其後面那部分頌詞,你還記得是什麼嗎?”

“我當然記得了,‘維聖時武,執競萬邦。自我所覆,莫不來庭。孰有不臣,以幹紀綱。’這是真正的王道之言啊,有氣勢,有胸襟,又無半分霸道夾雜其中,若不是在聖人王霸之辨上深有所悟,是決寫不出這般言辭的。”

“是啊,張大人、德大人,成親王不僅作賦是一流,我聽說啊,這詩寫的也不錯呢,前日聽聞成親王在禮親王府做客,禮親王和成親王相互吟詠,成親王詠的是劍,那幾句詩是‘吳鉤脫為贈,躍馬去邊庭。回若秋潭水,相看天外星。’若非心胸開闊,絕不能為此佳句啊。”

“其實依我看來,成親王文辭氣度,休說宗室了,便是國朝之內,也少有人能及。只是……劉大人或許有所不知,前日我去養心殿奏事,皇上正在看一幅書法,還給那幅字加了印。當時皇上聽我奏完事,也喚我過去看那幅字,我看得清楚,那是元代康裡巎巎的一幅真跡。”阮元知道這人是禮部尚書常青,頗知書史,只是年事已高,之前臺灣戰事,處理也有所不當,故而乾隆只讓他管理禮部,並沒有多少實權。

“常大人,這康裡巎巎之名,我也聽說過,書法乃是一絕。只是這和成親王又有什麼干係啊?”這位劉姓官員是倉場侍郎劉秉恬,之前戰事辦理糧餉盡職盡責,故而官至二品。“德大人”則是吏部侍郎德明,一行人雖然有滿臣也有漢臣,可平日交往並不少,所以說到立儲問題,也能聊得來。

“其實我當時也不清楚皇上心思,只說康裡巎巎的書法,大有古人之風,也就罷了。後來想著這人我瞭解不多,便特意找了《元史》來看,不想《元史》中竟有這樣一段,說當時的元順帝欣賞宋徽宗書畫,康裡巎巎卻說徽宗萬事皆能,唯一事不能,便是不能為君。我看這幾句話啊,心裡第一個想的就是成親王,《元史》裡這一段,皇上不可能不知道啊。眼看成親王文才華茂,你說,皇上他會不會也有那個心思?”

“常大人是說,皇上怕成親王成為第二個宋徽宗?我看不至於吧?成親王論文章論人品,皇子裡都是一流,怎麼能和那宋徽宗相提並論呢?”劉秉恬不解問道。

“皇上心思,我從來都猜不透。可我想來,也是不解,皇上為什麼早不看,晚不看,偏偏要在我奏事之時,給我看康裡巎巎的書作呢?若是皇上不喜成親王……劉侍郎,那太子便只能是嘉親王了啊。”

“常大人,可嘉親王他……那日勇公和嘉勇侯出征,眼看成親王那篇賦文,是酣暢淋漓。嘉親王呢,只是祝酒一杯,祝二位將軍旗開得勝,這樣的言辭行止,皇上便會立他做太子嗎?我看哪,或許皇上心思在定郡王身上,定郡王年紀大,人也穩重。”德明所言定郡王,是乾隆長孫,皇長子永璜之子綿恩。因永璜早逝,乾隆一直非常懷念這個長子,對綿恩也格外信任。

“可德大人你有所不知,前幾日經筵,皇上和我等談及明初分藩之事,卻說明太祖立孫不立子,大是失當。恭閔皇帝年幼,明成祖不僅年長,還有軍權,這般強藩在側,恭閔皇帝卻如何應付得來?這說的是恭閔皇帝,指的只怕是定郡王啊。咦,這不是阮詹事嗎?那日經筵之時,阮詹事也在場吧?”常青不經意間看到阮元在側,便有此一問。

所謂恭閔皇帝,其實指的是明代建文皇帝朱允炆,因為在明代建文帝沒有廟號諡號,清代特加諡號恭閔惠皇帝,《明史》也以恭閔皇帝稱之。阮元自不想在立儲之事上多議論,只點了點頭,說“確有此事”。幾位大臣看阮元年輕,其實也未免有些輕視他,又覺他對太子之事似不上心,就各自聊各自的去了,沒怎麼理會他。

忽聽常青道“這不是慶大人嗎?慶大人,今日軍機處沒有別的事嗎?慶大人也和我們一同下朝了?”阮元回頭看時,只見後面多了一位一品大員,大約五十上下年紀,面色平和,殊無異色,腳下行步之時,每一步的距離竟都一模一樣。想來是個極為端正,卻又不免有些固執之人。阮元上朝議事也已有半年,知道這人是兵部尚書、軍機大臣慶桂,字樹齋,他是雍正朝大學士尹泰之孫,乾隆朝大學士尹繼善之子,自幼生長於高門大族,故而氣度異常從容鎮定。

慶桂見了常青,也不慌不忙,從容作揖道“常大人,其實我來此,並非因軍機處退值,眼下西南戰事正緊,我身為兵部尚書,自當在兵部主持事務,故而今日與常大人同路。”雖然戰事緊急,但慶桂也不慌張,而是一如既往的與常青對答。

常青看慶桂模樣,至少不算冷淡,願意和自己說話,也就放下心來,向慶桂問道“慶大人,不知軍機處裡,最近可有議及立儲之事?這距離新君繼任,也不遠了啊?”

慶桂依然神色平和,道“軍機處不聞立儲之事。”

常青聽著,不免有些失望,只覺得慶桂協理軍機政務已久,想來應是知道些朝中機密的,便循循善誘,道“慶大人,我等俱是大清的忠臣,這軍務至關重要,原也是不該問的。可這太子之事,並非軍務,大家偶爾談及一番,想來也無傷大雅,不知慶大人……”

“常大人。”慶桂從容笑道“常大人想是當時不在京城,或許不知道,乾隆三十八年,皇上便已立下太子,特將寫有太子名字的詔書,放在了正大光明匾之後。到得太子繼任那一日,詔書自然會公之於天下,常大人既然如此關心太子人選,何不再等上些時日呢?”

慶桂笑得從容,可常青也知道,這番笑意也是在警示於他,自己在太子問題上,已經盡禮,絕不會再多言一句,自己再問,便是自討沒趣了。想到這裡,常青也只好還上一揖,與慶桂告別。其實次年常青即因年邁去世,最終也不知太子人選。

此時忽聽後面一個老邁而有力的聲音道“你等在那裡耳語,是在說太子人選嗎?此事皇上早有決議,還需你們多問什麼?怎麼,若是太子與你們所想並非一人,你們還要犯上作亂不成?”自然是阿桂的聲音了。常青等人都是尋常文官,哪裡有氣魄與阿桂抗衡?聽了這句話,也都各自拜過阿桂,連稱絕無此意,便即散了。

阿桂也見過慶桂,道“慶大人,皇上不放心前線戰事,故而讓我到兵部一趟,助你處理軍糧馬匹調動之事。”慶桂自然上前相拜,謝過阿桂,此時慶桂也看到了一側的阮元,阮元眼看自己與慶桂四目相交,連忙作揖拜過。可這一次因為軍務繁忙,阿桂慶桂都沒和阮元答話,便向兵部去了。

只是阮元也看得清楚,慶桂對自己的眼神中,不免有一絲冷淡。

未來太子這個問題,阮元是繞不過去的。那日朝會後不久,乾隆依慣例去熱河避暑山莊巡幸,阮元等不少人都留在京城。一個月後的一天,那彥成又到了揚州會館。

阮元自然盛情以待,問起那彥成所來緣故,那彥成笑道“伯元,這一年之間,你從七品升到了三品,朝廷裡流言蜚語,聽到的不少吧?你先前見過兵部慶大人,可有此事?”

喜歡督撫天下請大家收藏督撫天下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