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乾隆的宴席(2 / 2)

小說:督撫天下 作者:米洛店長

八月,錢灃暴卒。一說和珅為了報復於他,將許多繁雜公文都交由他處理,以至錢灃積勞成疾。又一說和珅暗自派人在錢灃飲食之中,下了慢藥。總之,又一位堅定反對和珅的直臣離開了人世。

也正在這年八月,阮元也接到了聖旨,詔旨稱阮元在山東三年,勤於任事,竭誠為國,拔擢之才,大多有實才可依,以至士風日進,學子汲汲於先王之治道。今阮元山東任期已滿,特遷阮元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調任浙江學政。另,由於太子授命、新君繼任在即,著阮元先行回京,禪讓大典之後,再往浙江赴任。

阮元聽了聖旨,自也大喜。所謂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即是內閣學士,禮部侍郎乃是朝廷為體現學士清貴的兼稱,並無實際用處。內閣學士在內閣辦事,平日輔佐大學士與協辦大學士。不過由於乾隆時代,大學士實權大不如前,內閣學士也只剩下撰寫誥敕、清點檔案等職務,除非另有實職,否則權力不大。對於阮元而言,實際工作仍是學政,只是從次年開始換成了浙江督學。

但內閣學士的職務,卻另有一番用處。內閣學士是從二品,可清代官職之中,從二品官位極其有限,京中便是內閣學士,外官便是布政使,很多官員被授予內閣學士,其實也是準備以此為中轉,準備未來晉升六部侍郎之用。阮元這時授了內閣學士,想來若是浙江督學有成,日後升入六部,便即順理成章。而且這時距離阮元登科成為庶吉士,才過了六年零三個月,阮元也不過三十二歲,能在這個年齡得此殊榮,卻比兩年之間升任三品,更為難得。

也正因如此,這一日阮家多做了幾個菜,準備小小慶祝一下,聽到阮元晉升內閣學士,一邊的劉文如也不禁問道“夫子,我不清楚朝廷官位,可我還記得小的時候,你考生員,那一日拿了生員案,來我們家的謝大人,他就是內閣學士吧?我記得,那是我見到的第一個大官,夫子,你這般年紀,便已經和當年的謝恩師一般地位了嗎?”一年的時間裡,劉文如也漸漸適應了妾這個新位置,所以平時也不再稱阮元名字,而是改叫夫子,只不過這個妾一直都是掛名,她與阮元也暫時沒有特別親密的關係。

“生員案?哈哈,也正好十年了。我想起來了,那年你真的還小,才……九歲吧?謝恩師來了,你還躲在彩兒後面不敢見人呢。如今確是皇恩浩蕩,我也是內閣學士了。可文如,官品與學問無關。我自忖學行還是比不上恩師的,你可不要隨便亂說。”阮元想著過去的事,也不禁有些感慨。

“可是……每次來學署的學生,我看他們都挺羨慕你的,覺得你學問,也不比那些老學究差了。你說是嗎,常生?”劉文如最後一句話,卻是問向了身旁的阮常生。一年多的時間裡,阮常生都是她在帶著,和她非常親密,聽著小姨娘這般相詢,阮常生也乖巧的點了點頭。

“哈哈,他們什麼心思,你還不清楚,說幾句好話,以後取錄考評,總要更合適一些。我和武先生交流金石經術,才知道什麼事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呢。”阮元笑道。又轉向阮承信,問道“爹爹,此番孩兒進京,也不過待上四個月。爹爹就不要這般勞頓了,不如先回揚州,待孩兒來年南下了,再與爹爹會合,怎樣?”

“伯元,爹爹的事,爹爹心裡有數,這山東風景正好,爹爹還有些地方,想去看看呢,一個人悶在揚州,那才無趣不是?”不想阮承信也想好了後半年的去向,而且看著父親眼神,阮元總覺得另有一番喜色,或是大明湖、趵突泉風景俱佳,父親捨不得的緣故。

“伯元,有個事我想問問你。”這時,開口的卻是楊吉“你說今年你回去,就是因為那糟……皇上要把皇位給兒子了,可我聽了半天,你說皇上有兩個兒子呢,那到底是哪一個要做皇上?你說這禪讓,我也聽過,好像是老皇上做不下去了,才會禪讓,怎麼,哪個王爺這般大膽?”

“楊吉,你三國評書聽多了吧?”阮元也被逗得笑了出來。“你說的漢末三國,皇上一點權力都沒有了。和當今皇上是兩回事,哪有人敢讓皇上退位的?是皇上自己不願在位時間過七十年前的聖祖皇帝,才做了這般決定。更何況,皇上健在的皇子有四個呢,不是兩個。”

“我只聽你說過成王和嘉王,其他的你沒說,我才不知道。”楊吉道“可最關鍵的事你還沒回答呢,皇上準備什麼時候讓位,誰是太子啊?”

“這個……詔書裡沒說,而且你也看到了,傳旨的是淵如,他現下只有四品,問他,他也不知道啊?禪讓大典倒是定在了明年元日,不如我們先回京城,過四個月一切就都清楚了。”這時孫星衍調任山東做道員,因此,也順帶接下來給阮元詔書的工作。

“那……什麼時候公佈太子人選,你也不知道?”

“不是都和你說了嗎?這些詔書裡又沒寫。”

“伯元,這糟老頭子故弄玄虛呢吧?”楊吉不禁心中有氣,道“你說我到外面聽說書的,人家都左一個太子,右一個太子的說個不停,覺得他們一說到太子,心裡都挺舒服的。怎麼到了他這裡,太子說不立就不立,這也罷了,居然臨到退位了,宣佈個太子名字,都這般困難?”

“你怎麼又這般沒大沒小了?好好好,這次去京城,你也跟著回去,我也帶你瞭解一下太子究竟是誰。皇上上午宣旨,你下午就能知道太子人選,這樣你可還滿意?”

“不滿意,我想現在就知道。”

“你不也挺想京城的嘛?我還記得呢,上次你走的時候,說天橋有個說書的,給你講隋唐故事,你想接著聽。這樣,回去之後,咱還住揚州會館,每天我都讓你到天橋聽個夠,這次滿意了吧?”

“伯元,這你可就不清楚了。”不想楊吉聽到這個話題,竟然越說越得意“這濟南府就是那秦叔寶的老家,這裡的人,都可愛聽《說唐》了。我一年裡聽了三家,個個都比京城說得好聽!最快的一家,我記得說到了羅成力擒五王,就五個回合,什麼竇建德、王世充,統統拿下!伯元,這羅成我看比秦叔寶更厲害,他大隋第七,秦叔寶才第十六對吧?他後來怎麼樣了?當上大將軍沒有?”

“我都和你說了多少遍了,歷史上沒有羅成這個人,既然都沒有,他做什麼大將軍?而且那竇建德王世充,是唐太宗俘獲的,和羅成有什麼關係?”

“你就是嫉妒人家!不願意承認羅成比你年輕,還比你厲害!”楊吉怒道。又回頭問向阮承信,道“小恩公,您讀書也不少,能不能給我講講,這羅成以後又有些什麼故事?”

阮承信也搖搖頭,道“楊賢侄,這羅成的故事,你不也是在說書人那裡聽到的嗎?我們家人在你來以前,也沒什麼多餘的錢,所以說書聽戲什麼的,都沒去過幾次,偶爾一兩次,聽的故事也不全。羅成我確實聽說過,可他做了什麼,我就不清楚了。或許,還要你給我多講講呢。”

看來在阮家,羅成的故事反而只有自己知道,楊吉想想,也不禁感到無趣。

過了幾天,阮元一行已經打點好了行裝,阮承信暫時留在山東遊玩,焦循先行南下,阮元、楊吉、劉文如和阮常生則前赴京城。阮元兩年裡在學署別立一室,名積古齋,多收集金石古器,已經有所小成。此時眼看古器齊備,《山左金石志》也快要完稿,自己卻不能在山東主持最後的編訂,也不禁有些落寞。

這一日的濼口鎮又一次聚集了不少船隻,阮元一行待作別過山東諸人,便要北上京城。二十餘名府學生員不約而同的來到碼頭,準備給老師送行。武億也和阮元一行來到濼口,他不願離開山東,阮元也不強求,想著為官之路,漂泊無定,今日在山東,明日在浙江,不知日後又將前往何處。武億也已經五十歲了,若是日後再不到山東任官,這一別便是訣別,想到這裡,阮元也不禁傷感。

喜歡督撫天下請大家收藏督撫天下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