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二)(2 / 2)

小說:標銅 作者:平老爺

…………

練勇?民兵?

胡八榮話一出口,便聽到眾人的驚訝之聲。

廖雲則在一旁補充道“不錯,胡委員也是見了此地情形才大膽為行營建言。”

“相信在座的各位,都經歷過自己商貨被劫,家人被害的事情。”話雖娓娓道來,但卻引人深思。

古晉周邊的蠻部,要說有多麼跋扈倒不至於,無非也是做些劫掠商賈和人家的勾當,其實這些部族本身並不當成什麼大事。但為害卻是不輕,只是剿滅蠻部實在費事,又容易與部族結仇。原本部族之人只是為了族中所需,本也只當作尋常事情,並不以為惡,但一旦結仇,難免就會別生事端,以後蠻部認準了一家生事,無異於惹禍上身。故而現今出城辦事,也多是眾人結伴,若真出了事,也有各自話事之人出面斡旋,直接要命的情狀倒是少了,但城中土人見有利可圖,又往往與城外的蠻部勾結勒索,這也是近幾十年才有的新鮮事,但也無人說破。

其實大食海商倒還好辦,元老院真正想要對付的還是土人勢力,結保只是分而治之的一策,行營這邊自然還會留有後手。

現在聽胡八榮和這位廖管勾的意思,是要各家出丁互保,謂之維持治安,將古晉周邊五十里內的蠻部清掃一空。除了單丁戶,無論漢人土人還是大食人,都要出一男丁,加起來也有近兩千之數了,宋人這是想要幹什麼?真的只是如說的一樣是為了保境安民?

下面眾人心中忐忑,但會還得繼續開下去。

坐在角落處的一位土人頭目面帶微笑,聽著臺上大宋老爺們的慷慨陳詞,覺得好笑。

若說為了控制城市港口,其實如今城中治安並不算差,至少南市那邊,居民們已經自的向宋人靠攏,整日裡乘小舟圍著鐵船供應蔬果的商販便是絡繹不絕。畢竟都是同文同種,就連原本橫行市舶的潑皮如今因為宋人的執法聽說都收斂了許多。古晉行營更是大肆在城中搜拿作『奸』犯科之輩,抓到的幾十罪囚如今就關押在南市議事廳旁新設的臨時牢房中。

單論手段,召恩倒是對臺上的幾位頗為佩服,不過事關土人利益,也不是一句投效就能輕易決定的。再者,有些話不說,自然有人比他還要著急,果然就聽李芳華先叫起了難。

“廖管勾說得不錯,可卻有幾樁難為之事。”

會前對臺詞可沒有這一位的戲份,突然的問無疑勾起了廖雲的興趣,他倒是不惱有人多生枝節,開會最怕的就是冷場。

“李港主請說,是哪幾樁事情難為?”

李芳華想了想,覺得所慮並無不妥,便將理由一一說了出來。

“一則若是照著這個章程組建起一支民壯鄉勇倒是不難,只不過古晉成法,向來都是募兵,太尉和管勾想以保甲之法驅使丁壯,就是怕下面不肯效力。”

廖雲點頭示意李芳華繼續,這本就是應該想到的。

“二則婆羅洲地廣人稀,我李家世居古晉,已歷三代,尚不能清楚周邊究竟有多少部族,雖然伏波軍雖能以一當十,但畢竟人少,本地的蠻部,遇到大軍無非遁入山林,久佔也非良法。待天兵離去就又都回來了,如此反覆便不知何時能夠成功,徒然勞民傷財。”

似乎是為先前的小看抱歉,廖雲也認真的回答起李芳華的疑『惑』,現在看來原本沒有安排的這幾個提問反倒更能即興揮。

整理一番思緒,廖雲道“我大宋法度,不以募兵之制,民兵自然不會有報酬。”

此話一出,下面果然議論紛紛,一片譁然,本地募兵,不說土著懶惰,就是一向勤謹的華人,若是沒錢,自然也驅使不得。

廖雲只是示意眾人稍安勿躁,復又解釋道“不以報酬,但並不是沒有好處,民兵也是可以積功授爵的。”

‘秦法?’果然下面幾個年長的華商便想到了秦時的軍功之制,只不過光是給個爵位,這南洋諸國,哪家的國君不會做?都是空頭沒有實利還是不行啊。

“當然,民兵都會優先種痘。”

啊?!先是反應最快的人一聲驚呼,緊接著6續反應過來的眾人便是一陣鼓譟。

傳說中宋人用以抵禦痘瘡的種痘之法,隨著顧梅堂等人的宣揚早已在古晉傳開,原本只是一個傳說,先前也有人旁敲側擊的問過幾位長,都只被回以善意的微笑,不意竟然在會上給提了出來。若真是已經在汶萊推行開了的種痘之法,那倒真比任何報酬都要誘人得多,南洋多瘴癘,能夠祛病活命的靈『藥』比得上任何真金白銀。

廖雲知看著眾人的反應,頗為滿意,又道“至於蠻部分散不宜久守,倒也不必擔心。既然想要一勞永逸,總是要有個根治的法子才好,所以行營上下商議定了,還在‘集村並屯’四字。”

喜歡標銅請大家收藏標銅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