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唐書一封呈夷情(四)(2 / 2)

小說:標銅 作者:平老爺

而且,有了大明的態度作為推手,在對像與澳門這樣地方的殖民者博弈時無疑便多了不少籌碼。

但話說到最後,田老爺還是不無遺憾的告訴了二人,“你們所提諸事只鐵鍋可以應允,但朝廷法度你們來廣州也有些日子想必知道,購買硝石、硫磺之請本官也概莫能助。”

傅小飛曾請羅之鼎代為向田生金轉達請求,希望能夠從廣東官府購入一些物資以備守城之用,硝石、硫磺便是重頭。田生金自然知道所謂鐵鍋運回渤泥也絕不會被用來做菜,多半還是打造兵器。但鐵鍋本也是朝貢貿易多有輸往南洋的,就算佛郎機人也會著意採購並無過多限制,現在倒是藩國的貢使求了過來自然沒有不允的道理。

但硝石、硫磺大明雖多卻幾乎不會出口,即便恭順如朝鮮也未必能夠得到多少,故而在大明南方的民間商戶們便更慣於將硝石溶於水中隔著容器製作冰酪,雖然此種冰食售價不菲,可偏偏沿海的大城中不缺的恰是有錢的富戶,是以這硝石便又揮了他的另外一番功用,比之打仗反而更受歡迎。

只是即便傅小飛後來改口又以南洋氣候炎熱為由希望只購入一些硝石回去製冰也依然沒能說動田按院鬆口,在這樣的原則問題上老爺們還是有些拿捏。

但既然收了禮,田生金也不好過於駁二人情面,乃道“你們提的第二件事倒是可行。”

“第二件?”傅小飛想了一想,終於記起第二件事情是請廣東官府給前往澳門的路引。

聽聞傅小飛一行說的是要去澳門尋訪各種工匠,田生金都覺得好奇,早上聽葉宜偉的話兩撥人竟是想到了一起。其實此時澳門的軍火製作還是地下,朝廷的守澳官員就在眼前,明目張膽的製作軍器那是要被斷糧的,澳門的供給由香山縣負責,都是按丁口供應,斷上十來天口糧那是要餓死人的,而更重的還要拿官問罪。

是以葉宜偉當時也只說聽聞有澳夷善鑄槍炮,卻並沒有說澳門有什麼兵工廠的。

“這是好事,師夷長技以制夷嘛。”不知怎麼的,上午聽到的這話就被田生金脫口問了出來。

傅小飛見田老爺捻著鬍鬚自得先是一愣,卻是顧子明反應更快,“按院此話正是這個道理。”

“也好,下一次關閘開閘官中正好有一批在押的囚徒要送還香山澳,你們可與海道的官員一同赴澳。”

“可是蒙按院昭雪的那些奴人?”

田生金這回稍微有些驚訝了,但還是淡定答道“正是。”

他的驚訝在於這些自稱前宋遺民的人居然知道這些事情,但想想那三萬餘字的《夷情會要》,不精細倒不像這些人的做派,這樣一想他也就不再糾結。

事情的起因已經過了快十年,萬曆三十五年入夏之後,一艘小艇被巡哨的明軍攔下,船中十餘人俱是東人模樣,隨即便與明軍接舷而戰。兩邊人馬一場打鬥下來,明軍陣亡兩人,對方也死了三個,另有兩人落海溺斃。

剩下的九人被明軍所擒,又因語言不通便以倭寇論罪下獄,到萬曆四十三年田生金到任地方時已經在牢中關押了八年,其間五人相繼病亡。

可這位田按院自去『潮』州拜祭過自己的恩師唐伯元后便想起了當年自己蒙冤的一幕,到衙後清理積年案件正好就撞上了這樁無頭的官司。他細加分辨覺得這些人絕非倭寇妝容語言,於是請來通事傳譯,最後才弄清了事情原委。原來這些人卻是出生自朝鮮釜山,被抓之前系被倭寇擄掠輾轉經琉球、臺灣被賣到澳門,他們出海實是奉了佛郎機家主之命上島取柴,隨身刀具是砍枝所用。

香山澳的佛郎機人此時本就蓄奴成風,前些年廣東官府還為此專門巡視當地,然而此風依然不止。

此事一經查明,尚在牢中的澳奴理論上便不應再受倭奴之罪,但因此輩持械拒捕又殺死了官軍,故而也只得繼續收押以待上報之後再行區處。

此事在本地也算是一樁奇聞,是以傳得頗廣,傅小飛有意打問過自然容易知道。

田生金一說這些囚犯要送回澳門,他也就猜出了身份。

沒想到居然是用這麼個理由打他們去澳,於是二人又是一副奉承田老爺的明察秋毫,再後又有訪客前來,田生金便早早的送客了。

出得院門,二人立刻換了面目,帶著一副阿諛的樣貌示人實在是不鬆快。

親衛早已賃下了車馬,顧子明見了對傅小飛道“接下來我們去哪兒?”

“當然是……濠畔街。”

喜歡標銅請大家收藏標銅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