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定國策斂兵聚谷(1 / 3)

小說:存亡之秋 作者:學者鳳鳥

話說劉禪見國家人口不能增長,糧稅、兵源亦不能增加。而魏國剛平定內亂,吳國又內部不穩,所以感覺三國並列之局面短期內難以打破,為更好的治理國家,劉禪叫姜維重新制定國家計劃。

姜維瞭解聖意後,初步制定一套以戰略防禦為主,適合未來三、五年的國家新計劃。

一日,劉禪把幾位重臣留在宮中,召開內部戰略會議。

一間宮室,於是聚集包括皇帝劉禪、大將軍姜維、尚書令陳祗、車騎將軍夏侯霸、尚書僕射董厥、鎮南大將軍張翼、廖化、後將軍張表、徵西大將軍宗預等八人。

張表,字伯達,益州蜀郡成都人。張松(一說張肅)之子,年輕時有名望,為當時名士。後官拜尚書,庲降都督加安南將軍,出鎮南中。景耀元年(公元258年)成為後將軍。

宗預,字德豔,荊州南陽郡安眾人。張飛帳下軍士,隨張飛入蜀助平益州。後出任諸葛亮丞相府主簿,後逐漸升任參軍,右中郎將。曾出使孫吳,孫權質問宗預“吳、漢兩國就好比是一家,但我卻聽聞你國增加了白帝城的守衛,這是為什麼呢?”宗預應答道“我認為吳國加強巴丘之守衛,漢國增強對白帝城的防禦,都是為了適應形勢的恰當做法,不值得互相追問。”孫權聽聞後大笑,讚賞了宗預的坦率耿直,待其十分友好。宗預受到敬重程度僅次於曾出使孫吳的鄧芝、費禕。宗預也因功升任侍中,後轉任尚書,永安都督,徵西大將軍,封關內侯。景耀元年(公元258年),宗預被召回成都。

會議準備開始,這時又有人進入,眾人一看,是太子劉璿。

劉璿走到劉禪身邊,拜道“父皇,臣兒也想了解軍國大計。”

劉禪道“既然太子來了,那賜座吧。”於是黃門官拿來座位,太子入席。

會議開始。

姜維道“陛下,臣經分析研究,對於目前的天下形勢重新制定一份適用於國家未來三、五年的軍國新計劃,先由車騎將軍為諸位解讀天下形勢。”

夏侯霸指著前面地圖,道“諸位請看,今天下三分,東線淮南,魏國正在重新消化。吳國孫綝從前線返回建業後或有不臣行為。所以在東線,短期內無戰事。南線荊州,因為魏吳兩家剛結束戰爭,皆沒有時間與精力再戰,所以也無戰事。西線關隴,魏關中精銳回駐,漢軍撤兵歸國,秦川之間亦無戰事。從今年秋冬至明年初,或將是天下最平靜時期,而這樣的情況很罕見。當今我國需要休養生息,增加國力,所以有必要改變以前的國策,特別在軍事方面,當以全面防禦為主。”

夏侯霸說後,劉禪道“姜愛卿,既然如此,新計劃具體如何調整。”

姜維站在地圖前,道“陛下,國家生產方面,主要由臣與尚書令負責。國家軍事方面,主要由臣與車騎將軍負責,陛下則總攬全域性。關於國家軍事,臣認為除了在成都車官城打造軍需器械,及積攢足夠糧草,加強訓練軍士之外,還要調整漢中的整體防禦體系,準備在未來某時在漢中與魏國進行軍事決戰。”

張翼站起來,道“大將軍,你要調整漢中防禦體系,我國的這套體系是由先帝制定,魏延開始,幾十年從未改過,若輕易調整,是否過於冒險。”

姜維道“張將軍說得是。當時先帝命魏延鎮守漢中,便有至今的防禦體系。後來魏國兩次進攻漢中,一次是曹真,一次是曹爽。曹真那次選走子午谷,會逢雨季,棧道沖毀,大軍一個月僅走一半路,便撤軍,所以這次沒有真正的攻到漢中。曹爽那次選走駱谷,到達興勢,為王平所阻,大軍不能向前。待敵疲憊欲退,我軍斷後,左右側擊,魏軍全線潰敗,我軍獲勝。所以在這樣的體系下,我認為對付魏國南犯是有效果的。”

廖化站起來,道“那這樣不是很好嗎,敵人過不了興勢,更拿不下漢中,我國也能反擊擊潰敵一部,所以漢中防線穩固可靠,這樣的高明策略,還需要調整嗎?”

姜維道“可是廖將軍有沒有想過,四十年來我國僅是守住漢中,卻沒有更大進展,這又是為何?”

董厥站起來,道“那麼大將軍在這方面到底有如何打算。”

姜維道“諸位請聽我分析。之前用於抵禦魏國的策略自然是很好的,符合《周易》中‘重門’之道。但這樣防禦體系,不能有更大的收穫。敵人來一次,只是損失一些人馬、器械,我國卻不能沉重打擊敵人,然後乘勝揮師向北,佔領關中、長安。那唯一的方法就是讓敵人進入漢中之地,各營壘收縮兵力,積聚糧谷退入漢城、樂城及各重點關口,各關口加強守備,使敵人不能再向南。當敵人行動時,尋機攻擊敵人軟處。敵人攻關不成,野外又沒有糧食補充,時間一久,千里運糧,補給艱難,必會疲憊。若再撤退,漢、樂二城及重點關口動全面反擊,再令一將率機動部隊包抄敵後,斷其歸路。全軍四面出擊,合力作戰,這樣敵人將面臨崩潰,便有機會全殲來犯之敵。就是來十萬人,也不過是送到嘴邊的十萬頭牲口,再無力反抗。等到那時,軍隊再乘勝出擊,便可馳騁關中,收復長安,使整個關隴大地不再為魏國所有。”

姜維說完,劉禪自然是聽得津津有味,而其他人是個什麼意思,不好說。

劉禪見況,道“大將軍這個新計劃,眾卿聽後意下如何,不妨直說。”

宗預道“大將軍,我有一點不明。”

姜維道“宗將軍請講。”

宗預走到地圖前,指著道“曹魏十萬大軍來攻漢中,你憑什麼認為一定能把敵人困死。敵大軍一定拿不下漢、樂二城及其他重點關口,比如陽安關口。”

姜維道“漢、樂二城及各重點關口,我國皆經營數十年,堅若磐石,敵人怎能輕易奪去。只要命一良將,軍士數千,糧械充足,堅守即可。敵人必然長時間無法攻克各關口。類似情況遠有陳倉之戰,我軍幾萬人包圍陳倉郝昭,郝昭僅一千餘人,我軍猛攻二十餘日無法攻克,糧盡而還。近有新城之戰,吳諸葛恪率二十萬眾圍新城張特,張特僅三千人,苦戰百日,吳軍死傷慘重而不克,使吳國萬民所怨。遠近皆有防守戰取勝案例,且我軍軍械精良,軍士驍勇,敵人遠來攻關,實在難上加難。”

張表起身走到地圖前,道“這樣的案例確實很多,進攻者確實佔不到便宜,防守者能憑藉堅城與兵器給予阻擊。那我大膽問一下,大將軍在改變漢中策略後,各城、關口之兵力部署情況又如何。”

姜維道“張將軍問到具體兵力投入,漢城和樂城,可各駐軍五千。陽安關口、漢壽(葭萌關)、白水關、武興、興勢、黃金諸圍駐軍近萬,又在西安、建威、武衛、石門、武城、建昌、臨遠等處設定圍城、駐軍。如敵來攻,再命一將率四萬人為機動部隊協助作戰,等待時機,反擊敵人。這樣我六萬大軍便可在漢中地區,聚殲敵十萬之眾。”

劉禪道“姜愛卿,要在漢中集結六萬大軍,會不會兵力使用過多,造成其他地方兵力不足。”

姜維指著地圖道“全國有十萬軍隊。除掉漢中六萬餘人還有約四萬人。閻宇萬人防備吳國。霍弋數千人鎮戍南中。八千羽林護衛成都。另留兩萬人駐於成都附近,隨時支援前線。如果敵人兵二十萬眾遭遇國運之決戰,另可徵集全國男丁、女丁補充兵源、運輸。遙想當年先帝漢中之戰,不就是這樣的嗎,曹操提兵二十萬人又能如何,最終大敗而歸。”

劉禪點了點頭,對陳祗道“尚書令,卿認為大將軍的計劃如何?”

陳祗站起來,鎮定道“大將軍所言極是。陛下認為可行,臣就沒別的意見。”

張翼道“若是如此計劃,戰事一旦開啟,六萬人集於漢中,四萬人在地方,若能精誠團結,擋住魏國來犯,同時約東吳在荊州、合肥出兵牽制,造成魏國三線吃緊,殲滅其一部或大部,很有希望。”

廖化道“我看東吳就不指望了。荊州是偷襲而來,打了多少次合肥全部失利,對抗魏國,我漢國才是主力。”

董厥道“只要能守住漢中諸重要關口,即可立於不敗之地,魏國來多少人都沒用。”

宗預道“重要關口是必須要守住的,丟一個都很危險,特別是陽安關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