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頁

小說:殘雪自選集 作者:殘雪

讀書筆記(二)第236節 險惡的新生之路(1)

險惡的新生之路--《哈姆雷特》分析

一、同幽靈交流的事業

人是無法同靈魂進行交流的。但任何時代裡都有那麼一小撮怪人,他們因為對塵世生活徹底絕望,又不肯放棄生活,於是轉而走火入魔,開始了一種十分曖昧,見不得人的事業。哈姆雷特從正常人到"瘋子"的轉化過程,就是這個黑暗的事業逐步實現的過程。表面身不由己,被逼被驅趕,實則是自由的選擇,血性衝動的發揮。

同幽靈的交流是一場革命,亡魂的出場直奔主題:它全副武裝,讓空中溢滿了殺氣;它這個挑起矛盾的禍首,對外人不感興趣,一心撲在哈姆雷特身上,因為只有王子的肉身是他的寄託;它要掀起一場大風暴,造就王子分裂的人格。而在世人眼中,神秘的幽靈以先王的外貌現身,既高貴威嚴,又令人恐怖。因為一般來說,世人只會在極特殊的瞬間看見幽靈,即所謂"遭天罰"的瞬間,那種不自覺的不期而遇一般也不會改變人的生活。只有王子,在災變的前夕已具備了革命的條件,也就是說,他萌生了拋棄這由陰謀構成的世俗生活的想法,又還沒有徹底了斷來自塵緣的衝動,他必須從幽靈那裡獲得精神的動力,來解決自身的矛盾。哈姆雷特所處的社會生活的現狀,由在位的國王作了這樣的描述:他剛剛毒死了哥哥,舉行了哥哥的葬禮,緊接著又舉行盛大的婚禮,娶了哥哥的妻子。

"彷彿抱苦中作樂的心情/彷彿一隻眼含笑,一隻眼流淚/彷彿使殯喪同喜慶、歌哭相和/使悲喜成半斤八兩,彼此相應……"見《哈姆雷特》,271頁,浙江文藝出版社1991。

這也是人在任何社會中的現狀,人只能如此生活。但是哈姆雷特是那個社會里的先知,他不甘心就範,對他來說,與其在汙濁中隨波逐流,打發平凡的日子,他毋寧死。在求生不可,欲死不能的當口,幽靈出現了。由地獄之火煉就的幽靈,它不是來解救哈姆雷特的。誰也救不了他,他需要的是革命,是分裂。把自己分成兩半的過程就是在最終的意義上成人的過程,否則哈姆雷特就不是哈姆雷特,而只是國王,只是王后,只是大臣波樂紐斯。那種成長的劇痛,可說是一點也不亞於地獄中的硫磺猛火。在煎熬的持續中,人只有發狂。幽靈的責任就是促成王子的自我分裂,在分裂中,王子必須一次又一次地同幽靈交流,不論幽靈在場和不在場,那種交流的努力不能中斷。

父王的過世便是王子人格分裂的開始,他突然發現,自己已經脫離了所有的人,站在一個十分危險的境地。他不能再同自己的親人與愛人一道生活,因為生活便是對死者的褻瀆;他的心事也無法講出來,因為它們屬於不能表達的、黑暗的語言,只能藏在心中。自由人的承擔就這樣落到了他的肩上。熱血的哈姆雷特不光承擔,他還要行動。當幽靈間接地向他發出邀請時,他表白道:

"如果它再出現,再借我父王的形貌/哪怕是地獄張開嘴叫我別做聲/我還是要對它說話……"見《哈姆雷特》,280頁。

他的話充分體現出拼死也要同幽靈溝通的決心。父王要他幹什麼呢?謁鹽薹ㄉ畹那榭?之下,父王的幽靈偏要他去幹那最不可能的事--不但要他繼續同惡人攪在一起,還要他搞謀殺。只有身兼天使與魔鬼二職的幽靈才會如此地自相矛盾,讓慾望在衝突中殺出一條血路。幽靈要求王子的只有一點:"你要記著我。"對王子來說,記住它便是記住自己的心,記住自己的躁動,記住自己的愛和恨,還有什麼能比這記得更牢?在同幽靈的溝通中成長了的王子,終於看清了自己要承擔的是什麼,用行動來完成事業又是多麼的不可能。血腥的殺戮首先要從自己開始,也就是撕心裂肺地將自己劈成兩半,一半屬於鬼魂,一半仍然徘徊在人間。也許這種分裂才是更高階段的性格的統一;滿懷英雄主義理想的王子一直到最後也沒有真的發瘋,而是保持著強健清醒的理智,將自己的事業在極端中推向頂峰,從而完成了靈魂的塑造。

二、有毒的愛情

莪菲麗亞描述道:

"他握住我的手腕,緊緊的,不放開/伸直了手臂儘可能退回去一點/又用另外一隻手遮住了眉頭/那麼樣仔細打量我的面容/好像要畫它呢。他這樣看了許久/臨了,輕輕地抖一下我的手臂/他把頭這樣子上上下下點三次/發生一聲怪悽慘沉痛的悲嘆/好像這一聲震得他全身都碎了/生命都完了……"見《哈姆雷特》,304頁。

這是哈姆雷特割裂自己的成人儀式,還有什麼比這更痛呢?告別終究是免不了的,他要進入人鬼之間的境界,那裡容不得屬於世俗的愛情,不管這愛情是多麼的強烈。這樣做的後果是發瘋;他的瘋,既是偽裝,也是本真的嶄露,二者之間的銜接天衣無縫。

幽靈使哈姆雷特換了一副眼睛。站在不同的境界裡,王子看到了他那理想中最美的愛情的陰暗齷齪的一面。兩極總是相隨,愛情的光焰越是絢爛,其襤褸、悽慘的另一面越是令人心酸。並非王子從前對此完全無知,只是現在的災變使他重新開始了對愛情本質的認識。沒有從天而降的、無緣無故的愛,莪菲麗亞也不是天使,只是一個普通的、家教很好的姑娘。如果王子的愛不是暴風驟雨般強烈,而是比較溫和,也許他就能容忍莪菲麗亞身上的世欲之氣。而事實是,他不能容忍她,也不能容忍自己;他必須要把自己弄得走投無路,將他的愛人也弄得走投無路,以這樣一種極端的形式來愛,以自戕來表明心跡。這一切,都是由於同幽靈那場可怕的對話而起;見過了幽靈,殺氣便在王子的體內升騰。不知情的莪菲麗亞沒有發現愛情的質變,也不知道溫文爾雅的愛人已經魔鬼附體,她成了這一場發狂的愛的犧牲。由此可見,幽靈並不是要哈姆雷特遠離愛情,而是要他將世俗的愛情提升,即所謂"愛到發狂"。在幽靈的境界裡,人一愛,就必然要發狂;人承擔著自身的冷酷,用滴血的心,用不能表現出來的愛來愛。哈姆雷特式的愛也就是藝術境界中的愛。幾百年以前的先輩早已通曉了愛的本質,他把成熟、獨立的愛發揮到極點,讓人們領略其中那陰鬱可怕的核心;他讓主人公建議他的愛人去進尼姑庵,以此來了斷孽緣;然而他又並不讓這孽緣了斷,而是讓糾纏越來越緊,最後以生命的消失告終。這種提升了的愛也可稱為有毒的愛,一切都被毒化,都帶著淫蕩與猥褻的意味,對於主人公這樣的心靈來說,與其愛,倒不如死。幽靈不讓他死,要他活著來將這被毒化的愛情發揮到底,那就像上刀山,下油鍋。透過王子那些愛情的瘋話,讀者可以感受到他內心熔岩般的熱力,和堅冰一般的冷峻。人是如何樣將這兩個極端在靈魂裡統一起來,造就了奇蹟般的性格的呢?沉睡在每一個人體內的幽靈,一旦起來興風作浪,會演出什麼樣的恐怖與壯美呢?難道不值得嘗試一下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