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鐵盤(1 / 2)

小說:晚唐浮生 作者:孤獨麥客

修武縣的魏氏鐵匠鋪送來了一件特殊的東西。

邵樹德親自操刀,把一塊羊排摘下來,然後開始切上面的肥肉。

木炭靜靜燃燒著,炙烤著鐵盤。在看到鐵盤溫度差不多之後,邵樹德將肉扔在上面。

肥油慢慢匯聚在中間,金黃色的肋排散溢著香氣,勾起人的食慾。

大鐵盤,應該是魏氏鐵匠鋪這幾年來最大的技術突破了。

大塊的鐵做不出來,不光制約著軍工產業,也極大制約了民用鐵器的發展。你看,有了鐵盤鍋,烤的羊肋排就是香。

“兒郎們,把我的酒開啟。”邵樹德哈哈一笑,坐到了一旁。

李忠搶上一步,繼續烤肉。

當年他父親在河套草原為夏王煮肉,如今兒子又在鐵盤上烤肉,父子兩代人都得信任,貴不可言。

一臉風塵之色的陳誠、趙光逢二人終於趕到了汝州。郭黁跟在他倆身後,神態略略有些拘謹,不過也漸漸有了幾分大人物的氣度了。

綏州時代走過來的鐵林軍判官,這份資歷自不是一般人可比的。

鐵林軍過來了,但王妃折氏及一干人等還留在靈州。“禮同王妃”的趙玉在五月底誕下了一子,讓邵樹德一直懸著的心落了下來。

昨日,他親自取名“端奉”。至此,已有嗣武(趙氏)、承節(折氏)、勉仁(封氏)、觀誠(諸葛氏)、惠賢(裴氏)、明義(折氏)、慎立(江氏)、端奉(趙氏)八子,邵氏家族人丁漸漸興旺了起來。今後應該還會更加興旺,畢竟金仙觀的生育預備娘子軍的規模還是可以繼續擴大的。

這次大封、諸葛氏也帶著三子、四子一起過來了,這倆兒子一個十歲、一個九歲,可以繼續接受高一級的教育了,包括實踐教育。

產自夏州的葡萄美酒開啟了封蓋,邵樹德親自給陳誠、趙光逢、郭黁以及蕭符四人倒酒。

剛剛放下酒罈,想了想,又起身給侍立一旁的某位工匠倒了一碗。

“你是嵬才家的十一郎吧?潛心鑽研冶鐵,不錯,這碗酒賞你了。”邵樹德笑道:“回去時再賞你兩壇夏州葡萄美酒、兩壇朔方生燒,自己找車拉回去吧。”

十一郎聞言喜上眉梢,連連稱謝。

“聽聞你在汝州曾試製過器械,比起修武如何?”邵樹德問道。

“某在梁縣採汝煤,打製了十餘件器械,刀槍劍槊都有,還與人合制了一領札甲,都不太行。”十一郎回道:“兵器易脆折,甲冑也很容易被重箭貫通。”

“那不和關北煤一樣?”邵樹德皺起了眉頭,問道:“修武煤為何不這樣?”

現在夏軍所使用的器械,大部分還是用木炭冶煉打製,少部分開始用修武煤冶煉製造,效果不錯,至少看起來不比木炭冶制的差。但也僅只能用修武煤,換成其他地方的,比如同州煤、汝州煤甚至河南府的煤,效果就差遠了,供軍使衙門核驗那一關過不了。

本來魏氏鐵匠鋪就以量取勝,其實兵器質量算不得好。與野利氏經常出一些精品不同,嵬才氏擅長打製質量不好不壞的中等軍械。而既然是走量了,那麼如果質地很差,便是貴為“皇親國戚”,這買賣也是做不下去的,甚至要被武夫們找麻煩。

“應和大王所說一樣,汝煤中有許多肉眼看不出的雜質。”十一郎回道。

“找過這些雜質嗎?”

“燒炭時某看過,汝煤冒黃煙,氣味很衝。”

“想辦法收集一下,看看到底是什麼東西。”邵樹德說道。

“煙……怎麼收?”十一郎愣了。

邵樹德想了想,道:“譬如這廣成澤的水,如果冬日嚴寒,湖面便會結冰。冰即是水,水即是冰。如果夏日酷熱或取水燒煮,水還會變成氣。任何一種東西,都有跡可循,自己想辦法吧。如果有所得,我又何吝重賞?”

去年的夏王賞3600緡錢被河南令王雍獲得了。

他結合長期育種經驗,總結昇華,寫了一本書。認為人、牲畜、草木都有“血脈”,血脈分為多種,以馬為例,有的血脈可以跑得快,有的血脈長得高,有的血脈讓馬兒耐長久驅馳,不一而足。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