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驚聞(1 / 2)

小說:晚唐浮生 作者:孤獨麥客

邵樹德已經把政務完全委託給了幾位宰相,自己坐鎮鎮州城外大營,處理軍務。

他也不需要具體負責一線指揮。

盧懷忠打了二三十年仗了,算是他那幫老夥計中比較出眾的一個,能力是沒問題的,無需你來過多幹涉。

他就是看,就是等,順便撫慰軍心。有些部隊,很久沒接觸到了,這不利於強化他的威望。

“武威軍可真是豪奢,拿朔方生燒處理傷口。”邵樹德從傷兵營地內轉了一圈,出來直接對副使李一仙笑道:“不過這是值得的。”

用烈酒給傷口消毒,效果其實並不好。醫用酒精一般都有75%的含量,但蒸餾酒才多少?

朔方生燒,邵樹德也是喝過的,超過30度了嗎?他覺得沒有。

這種度數的酒,殺菌效果不行。但用和不用,當然還是有差別的,就是看你舍不捨得了。

古代生產力低下的社會,酒並不便宜。軍中大酺,一般都是賞賜酒肉,酒不是日常消費品,屬於提升生活品質的高階消費品。普通百姓,也只有社日之類的節日才敞開喝,平時的話,嘴饞了沽一點回來,還得被婆娘罵。

不過成本再高,也是有意義的,沙場老兵更值錢。

進一步蒸餾、提純朔方生燒之類的葡萄酒,最好能達到70度以上,是今後需要努力的方向。

關西地區,因為經濟形式的不同,每家每戶擁有果園的數量要遠超過桑林。關北道諸州更是如此,葡萄園遍地都是,釀葡萄酒是剛需,因為酒糟可以用來給奶牛催奶,使得產量大增,葡萄酒還要賣給草原部落,近十年更是大舉湧入河南。

河南人本來飲用的多是度數較低的米酒、黃酒,現在被關西版“白蘭地”一衝擊,米酒、黃酒市場大幅度縮減,烈酒市場突飛猛進,佔比不斷提高。

朝廷對此也樂見其成,並且明裡暗裡推動著。

古來各個王朝,釋出禁酒令的次數數不勝數,核心原因就是釀酒太廢糧食。但飲料市場的需求始終存在著,除了茶就是酒了,這兩樣又是政府財政的重要補充,因此總是禁不了多久又放開,反反覆覆,糾結無比。

關西葡萄酒沒有太多這個煩惱,朝廷沒有禁酒的理由。

“戰場之上,盧帥軍紀嚴苛,說一不二,敢違命者立斬無赦。戰場之外,對將士們又極好,千方百計弄來酒肉犒勞大夥。便是那賞賜,也會跟樞密院的使相們拍桌子,葛從周就是學的他。”李一仙對盧懷忠不吝讚美之辭,可見老盧在武威軍還是很得人心的。

“如此治軍,將士們方能用命。”邵樹德說道。

老盧確實是這樣一個人。

各支禁軍之中,攻城戰屬他最不惜傷亡,把敵我雙方都壓到極限,然後投入養精蓄銳的預備隊。

但他確實也很愛護士卒,願意為他們爭取利益,看起來是一個很矛盾的人,但那只是你不理解他。

時近傍晚,邵樹德又在營內與軍士們席地而坐,吃了頓晚飯。

比起二十年前,如今的軍營之內,食物有了很大的變化,最突出的便是奶製品的比重與日俱增。你改變了農業生產模式,穀物總產量比起以前是有些許下降的,如果不吃肉奶還能吃什麼?

再者,乾酪、奶粉這種物事,既能長期儲存,能量還不錯,更便於運輸,其實是一種非常好的野戰食品。

邵樹德其實不是特別喜歡吃乾酪,但他為了做出表率,幾乎將其當成了家常食物,以帶動風氣。

肉這種東西,說實話還沒到敞開吃的地步,但比起二十年前,量還是多了不少的。

沒辦法,三茬輪作制從空氣中抓來了太多氮元素,如果還不能反應到農業產量上,那和古代的休耕輪耕有什麼區別呢?

鐵鍋內的肉已經煮好了,噴香撲鼻。

邵樹德親自拿起勺子,給圍在周圍計程車兵每人盛了一碗。

李一仙看得有些恍惚。上一次聖人在天德軍給將士們盛肉,那一火十人已經全部戰死了。上位者的恩惠,唉!

不過當邵樹德給他盛肉時,他依然恭恭敬敬地將碗遞了過去。死就死吧,這條命賣給聖人了。

“你們營有幾口鐵鍋?”邵樹德問道。

“四口。”

邵樹德點了點頭,道:“二十多年前,一個營都未必有一口鐵鍋。朕還記得當年用飯甑煮飯的情景。”

“有幾副甲?幾副鎧?”他又問道。

“所有人都有甲,鎧有二百多副。”

邵樹德又點了點頭,道:“比二十年前有進步。”

乾酪、奶粉、肉脯的供給量增加了,甲冑也多了,一個營還有四口大鐵鍋,其他工具也有所增加。盧懷忠甚至還讓人用烈酒清洗傷口,軍中條件比起以往確實進步很多了。

“跟著陛下廝殺,痛快。”

“日子確實沒的說,越過越好。”

“賊人也越來越弱了。”

“陛下,打完成德,帶咱們去打河東吧。”

“怕不是要打契丹!”

邵樹德默默聽著軍士們發自內心的話語,面露微笑。

前陣子他讓人送了數百匹緤布至營中,給軍士們裹傷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