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頁

小說:錦堂春+番外 作者:九月輕歌

是因他,炤寧才完全領會了人不可貌相這句話的意思。

他與莫心兒,真應該是親兄妹。同樣的絕塵氣質,同樣有著在紅塵風月打滾甚至犯渾的經歷,同樣能用清雅絕俗容貌騙到人。

第二次見面,炤寧直說了太子妃的事情,問他願不願意到東宮,幫太子妃明裡暗裡做些事情。

莫晨靜靜地斟酌片刻,頷首微笑,“太子妃若不嫌棄我鄙俗,我願意,橫豎也是無所事事。你安排一下,我等候傳喚。”

他就是這樣,容貌做派都叫人心情愉悅,不需贅言,何事都能省去枝節。

炤寧欣然點頭,也訴諸心聲:“日後太子妃的事情,你不需告知。若是太子那邊有什麼要緊的事,還請你知會越霖哥一聲。”韓越霖當然是知道這件事情的,他與莫晨交情匪淺。

“這是自然。”莫晨一笑,“他對我和心兒百般幫襯,部分原因是為著你這個妹妹。我心裡有數,遇到事情會及時相告。”

事情就這樣定下來。

三日後,炤寧請太子妃移步到自己在什剎海的別院說話。

太子妃氣色好了很多,臉頰也稍稍豐潤了一點兒,不等炤寧說,自己先笑道:“皇后娘娘每日要我吃這吃那,她又愛吃甜膩膩的糕點,我想不胖都不行。”

“什麼叫胖?”炤寧失笑,“你現在都很瘦削,以前則是瘦的嚇人。”

“嗯,知道。但是你也沒好到哪兒去啊。”太子妃笑著拍拍炤寧的肩,“認識你年頭不少了,就沒見你胖過。”

炤寧笑道:“我不是也忙麼?”

兩人說笑著進到室內落座,自然先說正事,吩咐紅蘺把莫晨請來,自己則起身避到東側的小暖閣,“你有什麼要事先交代的,只管直說。我在場反倒不好,等會兒你見過人,去裡面找我就是。”

太子妃想想,“也好。”

室內炤寧身邊的丫鬟或是隨著去了小暖閣,或是退了出去,只留下了連翹、落翹二人。

炤寧相信,只要莫晨不會臨時變卦,事情就算是定下來了。

而事情也正如她預料的一般,過了一陣子,太子妃找到她面前,笑道:“就是他吧。我問過了,他有自己的人手,若有不時之需也能照應。往後他只要能照著我的心意辦些事,結果讓我滿意就行,別的我都不管。”

話說得很明白,她添置人手,只是為著自己慢慢地報復榮國公和太子,至於莫晨會不會成為炤寧和韓越霖的眼線,不關她的事。她不在意。

炤寧笑著應聲,隨後便意識到,現在的太子妃,才是人們以前誇讚的聰慧流轉,並且行事灑脫。以前,終究是被家族害得蒙了心智。

她便又想到了師庭逸說過的話,他意思是同時開罪了她和太子妃的人,沒個好。

但願她們能一直保持這樣雖然原由不同但是立場相同的狀態。

若是她們反目成仇,想想就覺得棘手。

莫晨的事情有了結果,炤寧似是卸下了一個重擔,打心底輕鬆下來。

她自己也說不清楚是怎麼回事,鄭重答應過別人的事情,明知一定要儘快去辦,卻總是願意拖拖拉拉往後推延。拖拉的期間,心裡又總惦記著,很影響情緒。

年前她有了大把的空閒時間,常帶著紅蘺幾個丫鬟查點自己的小庫房,吉祥總是被擋在門外,惹得它直哼哼。

炤寧本意自然是將它一併帶進去玩兒,可是紅蘺她們堅決不準,不想那個敗家的敗出新花樣——正經存在庫房裡的一些物件兒,不是很名貴就是很有來頭,打碎了太麻煩。炤寧沒心沒肺,她們可不能縱著她。

為著吉祥,炤寧總是進去轉轉,對著賬冊迅速檢視一番就出來。

她出嫁要帶走的嫁妝可是不少:有母親當年嫁妝中的很多東西,有江予莫專門送給她的很多物件兒,還有她自己這些年蒐羅到的奇珍異玩,更有江家給她的陪嫁、師庭逸那段日子送來的林林總總的寶物。至於太多的藏書、雙親留給她的家當,又有很多。

一百二十四抬一定是要結結實實地裝滿,並且一定是裝不下。

“唉,太富裕原來也挺煩人的。”一次,她這樣咕噥一句,惹得丫鬟們都賞了她一記白眼。

這次很難得的,大老爺和三老爺居然都為她考慮到了這一點,說等到了明年開春兒,把部分東西以江府另贈的名義先一步送到燕王府。

炤寧想想,答應了。雙親就是江家人。這樣做,大家面子上都好看,省得她嫁出去之後還要回來收拾東西——讓人以為她刮孃家的地皮就太難聽了。

在師庭逸那邊,人們少不得說他娶了個嫁妝格外豐厚的王妃,於他也是面上增光的事。

她可不就是個實打實的小富翁麼?炤寧想到這一點,眉飛色舞的。不說以前那些產業的進項源源不斷地入手,單是醉仙樓的進項就很令人咋舌。

生意紅火得不像樣,那些雅間每日座無虛席,菜譜上的一些菜餚貴的讓她都心虛,可那些官員商賈敗家子就願意吃,吃得越貴越覺得有面子。

反正醉仙樓是尋常人家不會涉足的,他們賺的也都是那些手頭分外闊綽的人的銀子——這樣想,她便好過了不少。年節前夕,她和韓越霖以江府、韓府、燕王府、盛華堂的名義,在城裡城外設了六個粥棚。說是粥棚,但是多設了人手,每日用大灶做好幾樣大鍋菜,讓潦倒不堪的乞丐、貧苦之人前去享用,年節期間也不會撤掉,讓他們也能過個相對於來說好一些的年節。

韓越霖則琢磨著從慶國公那裡得到的大筆銀兩,聽聞漠北部分地區天降大雪招致災情,第一時間拿出二十萬兩銀子,以盛華堂的名義交給朝廷安撫災民,翌日又奉上自己手裡的五萬兩銀子。

之後,他徵得炤寧同意,二人各自選出幾個踏實耿直的人,帶上慶國公餘下的贓銀遠赴漠北開粥棚、搭建些敞篷供無處居住的災民棲身。

隨後,師庭逸從自己府中取出二十萬兩銀子用來賑濟災民,炤寧也取出五萬兩交給大老爺,請他以江府的名義拿出去,大老爺本就有此意,又從賬房支取了五萬兩,湊了個整數。

楚王、晉王和百官見這幾個人如此,自然是不敢怠慢,紛紛忍著肉疼取出銀兩,以免落人口實。

盛華堂平白接受了韓越霖一個莫大的人情,明白他的心意只是體恤災民,便從自己手裡分出一筆進項,盡到自己的一份心意。

皇帝對此很是滿意。因為戰事之故,這兩年都有些國庫空虛,遇到災情,百官表態之下,商賈也會自發地盡一份力,如此一來,便避免了國庫空掉的隱患。

他當然明白,這是韓越霖、師庭逸和江家帶頭起的好作用,心裡愈發欣慰:這些人,他一個都沒看錯。

有了銀子便有底氣,事情就好辦。這一次,他只與韓越霖和師庭逸商議派誰前去賑災。

他們有他們的考量,在他們的位置看待百官,想法肯定與帝王不同,但往往更為準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