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頁

小說:蒔花記+番外 作者:溫涼盞

襄荷看著馬車遠去的影子,不由有些可惜:車裡昏暗,都沒能看清,猶如曇花夜開,只恨身邊無燭火,不然必定秉燭照花。

寧霜卻自始至終都沒看清車內人長得是何模樣,看襄荷一臉可惜的樣子,又想起她方才舉動,不由地便說教起來,“襄荷妹妹,按說我不該管,可……可男女七歲不同席,更遑論隨便上一外男的馬車,你年紀也不算小了,也該注重下名聲,萬一傳出去,終究於你名聲有礙……”

襄荷不由朝天翻了翻白眼,隨後只用一句話便將他所有的話都堵了回去:“寧大哥,方才你拉了我的手。”

按他這邏輯,同坐一輛車就名聲有礙了,那一男一女拉個手不得以身相許了?

襄荷以往對古代的印象也是男女之防大過天,女人的名聲就是命。但不知是因為這個世界是被謝琰影響過,還是古代這個時期的確如此,起碼她所見的男女之防並不算嚴格,對於女性的所謂名聲和貞潔也並沒有到嚴苛的地步。尤其是秀水村這樣的鄉下地方,所謂的規矩還沒一碗乾飯實在,村民之間,哪怕是妙齡的少男少女之間,也並無太多避諱,甚至有看對了眼的直接結為夫妻的。至於寡婦再嫁,更是常見之極,這個世界甚至沒有貞節牌坊一說。

但凡事總有例外。

在秀水村,寧家便是個例外。

寧霜的爹是個秀才,一生信奉儒道,對禮教甚是看重。而他當初聘妻時選擇了鄰村的孫秀才之女,便是因其向有賢淑之名,性子溫順,為人貞烈,對外男絲毫不假辭色。而且,孫氏居然還裹了一雙小腳!

這在這個時候可並不常見。裹腳習俗發源已久,一度蔚然成風,但前朝太|祖謝琰在位時曾痛斥此乃歪風惡俗,下令禁止宮中女子纏腳,已經纏腳的便下令放腳,務必要令宮中女子丟了那條長長的裹腳布。上行而下效,謝琰此舉,使得民間乃至許多權貴人家的女子也紛紛仿效,裹腳的習氣因此為之一遏。

但也只是暫時遏制,喜愛小腳的男子不在少數,且多是酸儒腐儒,這些人仍秉持著女子小腳為尊為美的想法,因此裹腳這一習俗也從未斷絕過,雖然數量不多,但也不容忽視。孫氏便是這少數裹了腳的女人。

寧秀才沒有看走眼,孫氏不僅一雙三寸金蓮頗得他喜愛,連貞潔的性子也在他死後全部體現出來。寧秀才死了十年,這十年間,尤其早期幾年,媒人數次踏上寧家門,便是想為孫氏另謀親事,可每一個上門的媒人都被孫氏給擋了出去,只說要為亡夫守節,此生再不二嫁。

雖然此時並無守節的風氣,但附近鄉里聽說孫氏這話也無不深感佩服,秀水村村民們也對孫氏多有尊敬。若只是這樣便罷,村民們頂多贊她一句有情義,可孫氏不僅自己守節,她還看不慣別人不守節。

出嫁前,她以秀才女兒的身份自矜,出嫁後,身份變成了秀才娘子,按她的設想,她以後起碼還得是秀才娘。而不論是秀才女兒還是秀才娘子,孫氏始終認為自己與普通農婦是不同的,那些丈夫死後改嫁的,丈夫不肖要求和離的、乃至平日與男子稍有親密接觸的,都是她鄙視的物件。

言傳身教之下,寧霜便不可避免地養成了如今這樣子。

聽了襄荷的話,寧霜一愣,旋即臉頰爆紅。

半晌無語,他才有期期艾艾地道:“那、那是一時情急,且你我情同兄妹……”

襄荷繼續翻白眼。

寧霜見狀,腦袋便如霜打的茄子般垂了下來,半晌才道:“總之,隨意上外人的馬車總是不好的……萬一,萬一那人心存不軌……”

這話聽著還像樣,因此襄荷也正經回了一句:“駕車的那位老爺爺和車裡的人不是壞人,我相信自己的判斷。”

寧霜怏怏地點了點頭。

“好了,時間不早了,咱們趕緊爬吧!”襄荷不欲與他多說,看著一眼望不到頂的臺階,深吸一口氣道。

☆、 急病發

登天梯的石階砌地十分寬闊,可以並排容納五六個人行走還綽綽有餘,襄荷與寧霜一前一後爬著,卻只零星遇到十來個人。這些人多是穿著樸素,看上去家境一般的學子,年紀大小不等,但起碼都在十歲以上。

世上不止孫氏一個覺得爬登天梯會累壞孩子的父母。參加書院考核的學子說到底還是世家子弟佔多數,而這些世家子都有銀子或有門路在峰上弄個暫時住處,因此都是早早地先便上了峰,養足了精神等待考試。也只有如寧霜這樣家離得近,又沒有足夠銀錢的人,才會在考試當天來爬登天梯。

長長的登天梯上,除了前後相距幾十米的位置有幾個人影,便只有襄荷與寧霜兩個沉默的身影。

因為孫氏的事以及方才那一番說教,襄荷實在懶得再與寧霜交流,加上爬山本來就累,她便更加不想說話,只悶頭一個一個臺階地往上爬。

她速度不算快,但很均勻,幾乎沒有停歇,一口氣便爬了將近一半路程。寧霜跟在她身後,幾次想要跟她說什麼,最終卻還是什麼都沒說,只艱難地緊跟她的腳步。

襄荷偶爾回頭看他一眼,見他雖然滿臉疲累,卻一直咬著牙沒有叫苦,心裡這才舒服一些,覺得他跟孫氏到底是不一樣的。

又爬了一會兒,路旁伸出一棵歪歪斜斜的黃槲樹,樹幹粗大,足有幾抱粗,歪斜的枝幹上掛了數條紅綢。

襄荷頓時精神一振。

這棵黃槲據說是登天梯建造之時便已存在,原本便已生長了數百年,只是因阻攔了道路,樹根以上便被齊根截掉。因生長年日已久,又是在土壤稀薄的半山腰上,樹根便扎地盤根錯節,格外紮實,十分不易挖掘。於是當時鋪臺階的匠人偷了個懶,只將樹身截去,而未將根一併斬除,徑自將石板鋪在被截地平整的樹樁上。誰知第二年春天,被砍掉樹身的黃槲老根發新芽,新芽從石板之間小小的縫隙之中鑽出,最終硬生生將石板撐裂。

據說當時的書院院長聽說此事後感嘆黃槲堅毅不拔的品格,阻止了欲要將黃槲樹根與新芽一併掘起的匠人,令其自由生長,而登天梯也因此在此處向一旁拐出一個彎,為這棵黃槲留出一隅空隙。

巧合的是,黃槲生長的地方恰巧是登天梯的中途,看到這棵黃槲樹,便知道登天梯已經爬了一半。據說有些學子吃不得苦,爬登天梯爬不到一半便打了退堂鼓,這些學子自然見不到這棵頗有來歷的黃槲樹,而那些撐過前頭九百九十九層臺階的學子,無一例外地都爬到了終點。

這個說法有些絕對,也不知真假,但許多學子都深信不疑,甚至還形成了一個習俗,即爬登天梯前準備一條紅綢,紅綢上用彩色繡線繡上平生志願,爬到黃槲樹處便將紅綢系在樹上,待到年後學成離院,再度從登天梯離開時,再親手將紅綢解下,之後無論身居廟堂之高,抑或江湖之遠,紅綢總不離身,意謂不忘初心。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