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頁

小說:蒔花記+番外 作者:溫涼盞

少女大笑著,胸腔隨之震動起伏,即便隔著厚厚的冬裝,那震動依然清晰地被謝蘭衣感知。

陌生的觸感和氣息讓他的身軀不自覺僵硬,一慣白玉般的面孔忽然湧上濃重的血色,煮熟的蝦子一般,一直蔓延至耳根。

耳邊迴盪著少女暢快的笑聲和話語,耳朵卻好似打雷一般,轟隆隆聽不到任何除了彼此心跳以外的聲音。

“這下秋菊姐沒事了,只可惜秋菊姐沒親眼看到那人渣被馬蹄踩死的樣子,聽說腦漿都濺出來了……唔,不對,那麼噁心的場面還是不要看到比較好,不然會做噩夢的……啊對了我還是很正常的,腦漿飛濺什麼的很噁心的我才不想看呢……對了對了,你到底是怎麼做的?我才不相信什麼不小心墜馬呢,肯定是你乾的對不對?不過完全看不出破綻呢,仵作驗屍也就是走個過場,完全沒有人懷疑不是意外呢……”

少女還在嘰嘰喳喳喋喋不休,他想要伸手推開少女,但手臂方一動作,心裡便忽然湧出濃重的不捨,手臂抬起,放下,抬起,又放下……無聲地將動作重複數遍後,終於還是放棄,雙臂下垂,任少女依舊將自己的頭顱禁錮在綿軟的胸懷。

等襄荷話聲終於落下,放開一雙狼爪時,謝蘭衣面色已經恢復正常。

襄荷雙眼亮晶晶地看著他。

手有點癢……好想摸……

壓下心底的蠢蠢欲動,他慢條斯理地道:“沒什麼難的,說起來也多虧了他配合。他若縮在周家不出來倒還有些難辦,但鬧市之中,有太多方法可以讓他‘意外身亡’了。”

襄荷咯咯笑起來:“所以說真是自作孽,不可活!”

謝蘭衣微笑點頭。

說笑了一會兒,想起剛來的欽差大人,襄荷託著下巴喃喃道:“不知道這位欽差大人要待多久,真希望快點走啊……”

多事之秋,人心浮動,這一場皇權與書院的博弈,波及了不知多少無辜,整個襄城上空都籠罩著緊張的氣氛,這場博弈一日不落幕,這緊張的氣氛便一日無法散去。

但是,襄荷的願望沒能實現,欽差大人在襄城足足待到第二年春末。

李恆泰的死自然惹得皇帝震怒,李貴妃更是早朝時不顧太監阻攔,披頭散髮跑到大殿上,跟皇帝朝臣哭訴,勢要找到兇手為弟弟償命,還惹來一群朝臣抨擊她不合禮法妨礙朝事,只是被被心疼愛妃的皇帝統統壓下而已。

但謝蘭衣下手毫無破綻,官府的人查了好幾撥,仍舊認定李恆泰是意外身死,李貴妃一腔怒火無處發洩,便將矛頭對準了書院。

反正人是在書院的地盤上出事的,也是在查書院案件的時候出事的,那麼拿書院當出氣筒也不為過。感情用事起來的女人毫無理智可言,尤其當這個女人有一個願意寵著她,手握重權,還腦子不太清楚的男人的時候。

於是,由於李貴妃的故意攪局,原本欽差到達襄城便已經是收網的最好時機,卻生生拖到次年春天。

而從冬到春這段時間,欽差大人也透露了皇帝真正的意圖。

鶴望書院擁有將近半府之地的學田,且這些田地不用納任何賦稅,因此這也成為鶴望書院之所以超脫皇權之外的底氣之一,也因此,學田案的爆發才讓皇帝的震怒顯得理所當然。

朝廷賜你半府學田是為了培養天下英才,結果書院的管理人員卻貪蠹無數,這怎麼不讓皇帝生氣?

於是生氣之下的皇帝表示:既然你書院不會管理學田,那就讓朝廷替你管!

欽差大人並非單槍匹馬前來,跟隨他來的,還有朝廷派來的專門接管學田事務的官員。

至此,皇帝的意圖才暴露無遺。

學田是書院維繫日常運轉的經濟之源,皇帝將管理學田的權利要過去,無疑便是握住了書院的命脈,這樣一來,鶴望書院將大大受制於朝廷,與其他官辦書院逐漸同化,再不復往日超然的地位。

從任命李恆泰為學院監察開始,皇帝一方便開始了這場針對書院的棋局。第一步,查出幾個書院真正的蠹蟲,趁機將學田案大白天下;第二步,藉著之前查出真正蠹蟲的勢頭,雞蛋裡挑骨頭,將惡行無限放大,不斷將“鶴望書院總出蠹蟲”的印象灌輸給天下人;第三步,借海運案拿捏住周家,又引得黃韜之孫殺人,拿捏住黃家,至此,握住了書院中對於朝堂勢力影響最大的兩家;第四步便是如今的收網階段,在書院聲勢降到最低時,借學田案露出真正目的,掌管書院學田。

逮到全部收網之時,書院聲望不復以往,學田事務也不能自主,這就是皇帝最想達到的結果。

書院人士自然不可能同意,但如今形勢比人強,無論是周家的海事案還是黃家的殺人案,真正目的都是為了此刻。書院派知道,周黃兩家便是捏在皇帝手中的兩枚棋子,想要周黃兩家脫困,書院派就不得不低頭。

周黃兩家一為儒家之首一為兵家之首,門生遍佈朝堂的文武官員之中,周黃兩家如今被皇帝捏住把柄,這些官員便投鼠忌器。

就算有人不在乎周黃兩家,也沒有多少理由反對,因為如今的鶴望書院,經過李恆泰那一番折騰,聲望已經下降到歷史最低點。更因為之前學田案被鬧得天下皆知,如今皇帝派人接管學田事務的理由便顯得很充足,書院派即便想反對,皇帝只憑學田案就能把他們的嘴給堵住。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書院這次務必要在學田事務上吃虧了,區別只是吃虧大小而已。

朝廷掌控學田也分什麼程度,對於書院來說,全權接管自然是最壞、也最無法接受的結果,他們頂多能接受朝廷派個監工,或者書院方起碼掌控學田事務上的大半權利,不然就真的淪為朝廷的附庸,與其他官辦書院無異了。

皇帝自然是想完全將學田握在自己手裡,但他也知道,這並不現實,他要真想那樣幹,就得預防朝堂上半數的臣子暴動了。

所以雙方雖然各有訴求,但都心知對方底線,欽差大人要做的,便是跟書院人士不斷扯皮,盡力為皇帝謀求最大好處。

原本若沒有李恆泰的事,雙方扯皮一番後應該就能達成協議了,但現在出了李恆泰的事。李貴妃心有不忿想拿書院撒氣,磨著皇帝將幾個自家子弟派去襄城,就是為了給書院、給周家找麻煩,私底下又像欽差大人施壓,務必要欽差大人給書院點顏色。

欽差大人倒還不糊塗,但到底礙於李貴妃威勢,不得不斷給書院找麻煩,撩撥地一眾書院派怒火鬱結,簡直是沿著書院派的底線走鋼絲兒,學田事務也一再扯皮,遲遲未能達成協議。

欽差不糊塗,皇帝也沒糊塗透頂,即便再怎麼寵愛李貴妃,他也不會一直壓著書院,因此雙方扯皮到春末時,便已經彼此有了停戰的準備,欽差大人只等著皇帝令下,便準備見好就收。

然而,不等皇帝的諭令下來,那幾個被李貴妃派來當攪屎棍的李家子弟便出事兒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