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頁

小說:蒔花記+番外 作者:溫涼盞

可即便這樣卻還堅持要告,可見是有天大的冤屈了。

難道,周院長真是強搶民女逼死人命的道德淪喪之人?

方才還在為周冷槐的遭遇同情喟嘆的人們不由生了疑竇。

見宋巧兒如此做答,欽差大人無奈,只好命衙役將宋巧兒拖去後堂行刑。三十大板,若是衙役下了死勁兒打,宋巧兒幾乎必死無疑,但或許是宋巧兒在眾目睽睽之下告狀,衙門外還有無數等著看熱鬧的百姓,衙役不敢做的太過,力道不過是中等,因此三十杖之後,被抬出來的宋巧兒雖然下身幾乎全被染紅,但卻無性命之憂,還可以勉強對答。

接下來的審理過程十分順利。

宋巧兒顯然準備已久,雖然事情已經過去十幾年,各種人證物證卻儲存地十分完整,略去取證的時間,堂外圍觀的百姓們很快便拼湊出十八年前那場慘案的真相。

宋巧兒是周冷槐的第四個妾,在她之前,周冷槐有一妻三妾,但這一妻三妾卻沒有一個能給他帶來一個孩子。而宋巧兒的悲劇,則是源於靜潭寺大師為其斷出的旺夫多子命格。

周老婦人盼孫心切,常去靜潭寺禮佛,偶然遇到宋巧兒,得知其命格後便生了將其給自己兒子做妾的心思。可宋家父母心疼女兒,不願女兒去做妾。

周家態度強硬,宋家父母愛女心切,兩強相撞必有一傷,最終的結果便是衝突之中宋父被周府家丁圍毆致死,宋母受傷,宋巧兒被一頂小轎連夜抬了進周府。

為了讓宋巧兒安心為周家生下子嗣,宋巧兒自進周府後便不被允許出府,等到周夫人意外地懷了身孕,周家人的注意力都轉移到周夫人肚中的孩子上時,宋巧兒才有機會回家探望。

回到家才發現,母親赫然已經去世。

那場衝突中宋母本就受了傷,加上老伴去世,女兒進入周家失去聯絡,周母鬱結在心,不久就撒手人寰,臨走時還念著宋巧兒的名字,卻終究沒能再見女兒一眼。

宋巧兒悲慟不已,但自知憑藉自己根本無法撼動周家報不了仇,只得日日隱忍,後來生下兩個兒子,她便也漸漸熄了報仇的念頭,只願好好守著兩個兒子。

可如今卻有了報仇的機會。

欽差是由皇帝親派,不會像其他的襄城地方官一樣懼怕周家勢力而為其掩罪,趁著欽差審理周家海運案的時候當堂告狀,更是可以趁勢讓所有圍觀的百姓知曉她的冤屈,哪怕最終定不了周冷槐和周家的罪,也能讓周家名譽大損,出出她憋了十八年之久的一口惡氣。

所以她來告狀,所以即便要先受杖刑之苦,也要趁著這時機狠狠鬧一把。

宋巧兒流著淚敘述完畢,堂下已經有許多百姓開始怒罵周家。

一向在襄城民眾眼中高高在上不食人間煙火的周家居然也會幹出這等惡事?虧他們還有臉自詡詩書禮儀傳家!

對於宋巧兒的控訴,周冷槐自然不可能應承,但宋巧兒人證物證俱全,容不得抵賴。可即便事實確鑿,具體怎麼判罰也是大有周旋的空間,畢竟宋母是病死,宋父雖然是因周家而死,可卻是死於家丁之首,周家強納民女固然不對,可若想憑藉這一條就將周家或周冷槐怎樣,只能說還不夠。

但即便如此,這案子一旦傳出去,周冷槐的名聲就毀於一旦,周家的聲望勢必也會大大受損。

周冷槐是明白人,知道在證據確鑿的情況下主動認罪是最好的選擇,因此一看到那些證據便改了口風,承認全部罪責,但言語之間說的頗有技巧,只將自己和周老夫人塑造成求子心切乃至被下人矇蔽的可憐人,所有罪責都在打死宋父的惡僕,而他與周家,不過是擔個御下不嚴之責。

周冷槐這樣的說法,雖然很多人不信,但沒有證據的情況下欽差也的確沒法定他的罪,眼看這案子就要這樣不輕不重的落幕,堂外卻又傳來喊冤聲。

“小民也要控告周家!周家仗勢欺人,以不到市價一半的價格強買小民良田,如今那田地正掛在周大老爺名下!證據俱在,請欽差大人為小民做主啊!”

襄荷站在人群中,看著那哭號的貧苦男人以及匆匆趕來的周家眾人。

神情激動的周老太爺和周老夫人似乎快要暈厥過去;周冷槐的叔伯兄弟們打點的打點,旁觀的旁觀;周清晗和周清柯周清楓也站在人群之外,離得太遠,襄荷看不清他們的表情,而那遠遠地停在街角的華貴馬車,裡面似乎便是周夫人了。

原本以為海運案今日便能塵埃落定,周家除了周冷槐便只來了兩三個族人和一干下人,但如今,周家幾乎所有人都來了。

可是,那又有什麼用?

襄荷長嘆一聲。

周家,或者說周冷槐,要倒了。

之後的發展果然不出所料,直到這天暮色沉沉,襄城縣衙的衙門便一直沒有關上,無數聽到訊息來圍觀的百姓擠滿了縣衙門前的大街,眼看著周家和周冷槐被撕去所有道貌岸然的面具,無數陰私被一一揭露。

即便是鶴望書院那樣的地方都會發生崔實案學田案等醜聞,更何況是周家這樣一個屹立了上百年的大家族。任何一個大家族繁榮昌盛的背後,都少不了見不得人的腌臢,只要有心人想要查,又何愁找不到藉口?

而周冷槐作為一家之主,有些事即便不是他親自犯下,但最終的罪責卻還是會落到他的頭上。

就比如第二個被強買了良田的男人,那塊田實際上是周冷槐一個堂叔借他之名強買而來,田裡出產也是被那個堂叔得了,可誰讓地契上寫的是周冷槐的名字呢?被強買了田地的男人一口咬定周冷槐,那麼罪責就只能落到周冷槐頭上。

宋巧兒只是一個開始,被強買良田的男人亦不過是周家做下的罪惡中毫不起眼的一件,他們就像最先被點燃的導火索,導火索燃燒殆盡後,便是周冷槐被炸地粉身碎骨之時。

原本欽差大人只需要在襄城縣衙待一天,然而最終卻足足待了三天,只是後面兩天所審的卻已經不是周家的海運案,而是數十個與周冷槐有關的案子。

數十個案子,或者直接或者間接地都與周冷槐有關,周家的其他人倒是很少被波及,只除了在宋巧兒案中做主的周老夫人以及後面幾個案子中也插手的周老太爺。

三天審理過後,在全城百姓的注目之下,周冷槐以及周老太爺被收監。

次日,周冷槐被獄卒發現自盡於牢房之中,留下血書一封,上書“吾生有愧”四字。

一生榮辱,盡毀於此。

☆、106|726

姜素馨出身於世代行伍的勳貴姜家,父兄皆是橫刀立馬的錚錚男兒,連家裡的姐妹們也不同尋常閨秀,舉止落落,英姿颯爽,巾幗不讓鬚眉。

性子溫柔綿軟的姜素馨在這樣的姜家簡直就是一個異數。

薑母曾經抱怨給女兒取錯了名字,素馨花芳姿潔白,幽香襲人,無一處不美,偏偏太過柔弱,文人曾言,素馨,花中最弱者,是為可憐花。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