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頁

小說:蒔花記+番外 作者:溫涼盞

蘭氏培育新種水稻數年,終得可使畝產達五百斤之良種。育出新種後,蘭氏將之獻於朝廷,不求絲毫封賞,唯求良種遍發大周農戶之手,使貧民免於饑饉之苦。

元嘉帝稱其功業,贊其品格,遂封為一品夫人,世稱蘭夫人。

元嘉十三年,元嘉帝龍體欠安,立儲之事迫在眉睫,然元嘉帝無親生子,繼子長寧侯周清晗而立之年仍未婚娶,且堅辭不受太子之位。是年秋,元嘉帝舉行立儲大典,欲立長寧侯為太子,大典之上,長寧侯卻遍尋不著,元嘉帝大怒,命御林軍徹夜搜查京城,卻仍不見長寧侯蹤影。

數月後,有山野樵夫見一山間野寺有一清俊僧人,形容昳麗,舉止不凡,疑為長寧侯,然真相如何已不可考。

受此打擊,元嘉帝一蹶不振,身體每況愈下,亦再無心國事。次年,元嘉帝擇三位於國有功,富有才幹的朝臣與五位宗室弟子,設立十項考核,百官為監察,元嘉帝親自定評,最終擇出最優者,即驃騎大將軍劉寄奴,當眾冊其為下任皇儲,此舉一經傳出,頓時震動天下。

元嘉十六年,元嘉帝正式禪位於劉寄奴,新皇改元昇平,世稱昇平帝。

昇平帝幼年遭受流民之苦,家人親族皆已歿亡,遂視義父一家如親族,登基後封義父為安王,封義妹蘭襄荷為長公主,然安王與長公主久居襄城,不願移居,因此倒讓朝臣們對其少了忌憚。

夜色沉沉,宮門早已落下,偌大的皇宮裡除了打更的內侍和巡邏的侍衛,再無人走動,各殿也已熄了火燭,寒鴉飛過漆黑的各殿屋簷,最後落在燈火通明的紫宸殿上方。

紫宸殿裡兒臂粗的火燭靜靜燃燒,身穿常服的中年男子伏案審閱奏摺,直至火燭即將燃盡,燭淚漸漸凝固在鑲金錯銀的燈臺上,身後伺候的內侍小聲提醒道:“陛下,夜深,您該歇息了。”

昇平帝揉揉緊鎖的眉頭,看了看案頭的滴漏,這才放下筆,起身就要往殿後的暖閣休息。

“陛下……您,不去立政殿?”立政殿,是皇后居所。

昇平帝淡淡一笑:“黃成,你什麼時候也幹這收受賄賂傳話的勾當了?不知道你主子我最恨貪汙,不怕我給你治罪?”

內侍咧嘴一笑:“陛下,您還不知道我,我要有膽子幹那些事兒,也不會被您選中了。皇后娘娘可沒塞銀子讓我傳話,我說這話……是我心甘情願的。”

“哦?”昇平帝眉頭一挑。

內侍臉上露出無奈的神色,“陛下,奴婢說句託大的話,從您一登基,奴婢就在您跟前兒伺候,皇后娘娘是什麼樣的人,奴婢清楚,陛下也清楚,您……何必跟娘娘擰著呢?”

昇平帝輕笑:“朕跟她擰?不是她跟朕擰?朕讓她椒房獨寵,無論是在北地為將時,還是登基為君後,都有無數美人相投,然而朕為了她卻從未接受過。”

“朕與她結螭十載,初時無子,大臣們便以子嗣不豐為由,整日上摺子,讓朕廣開後宮,以免重蹈元嘉帝后繼無人的局面,朕卻都一一壓下,如今使其育出三子,更是立長子為儲。天下人誰不說朕對她愛重極深,你說朕跟她擰?”

內侍暗暗嘆息,不再開口。

昇平帝眉頭深鎖,終究嘆了口氣,說了聲:“罷了……”

說罷便大步走出紫宸殿,朝立政殿行去。

立政殿殿前掛著一盞樸素地紅色宮燈,暖融融的光自紗罩裡洩出,映著昇平帝的眉眼,那暖光竟將他凌厲的眉眼襯得柔和了許多。

走進立政殿,便見陳設依舊簡樸,寢殿內也沒什麼貴重物事。

皇后出身陳郡世家,卻難得的不似一般世家女那樣喜好奢靡,當年昇平帝還在北地抗蠻時,軍資不足時,她便將嫁妝全數拿出,秋冬時還與府中下人一起為軍士們縫製冬衣。這種種舉措,贏得了軍士們的愛戴,後來朝中文臣勸昇平帝廣開後宮,跟隨昇平帝一起打拼的武將們卻無一人支援。

寢殿內還亮著柔和的燭光,素色屏風後一個瘦削的身影倚在床榻,懷裡似乎擁著一個孩子,嘴裡輕輕哼著不知名的曲子,曲調溫柔之極,如同燭光,和暖而不灼人。

昇平帝忽地停住腳步,揮手將發現自己正要出聲的宮娥屏退,側耳靜靜地聆聽著那溫柔的曲調。

這個曲子,他聽過。

月光光,亮堂堂,開開後門枇杷黃;哪有枇杷不吐骨,哪有爺孃不愛郎……

兒時他體弱多病,夜裡時常因夢魘驚悸而醒,娘便將他摟在懷裡,為他哼唱童謠,年歲太久,他已經記不清那些童謠唱的是什麼,唯有旋律還記得一二,然而此刻聽到屏風後那人輕聲的哼唱,原本以為已經模糊的記憶竟然剎那清楚起來。

他還記得爹忙於戰事,很少有時間陪伴他們兄弟和母親,但因為他體弱的緣故,爹便對他格外多了一份心疼。有時夢醒,娘為他哼唱童謠,爹便默默坐在一旁,用他那因握慣刀劍而生出厚繭的手輕輕地拍他後背。

戰場上令戎狄聞風喪膽的殺神顧將軍,面對嬌妻幼子時,卻只是個尋常的父親。所以即便爹不能常常陪伴他,他依舊覺得,爹是天下最好的爹,是他最崇拜的英雄。

所以,當鉅變陡生時,他心中的懷疑遠遠大過悲痛。

他親眼看著哥哥們一個個死去,看著孃親遭人侮辱,看著一切悲劇在眼前發生,他卻無力阻止。那時候,支撐他活下去的信念,其實只剩下一個——

找到他,然後問他:為什麼?

後來幸運地遇上義父,在那個寧靜的村莊中,他度過了鉅變之後此生最平靜,也最幸福的幾年時光。有時他真的想就在那裡老去,哪怕是耕地做農夫,或給大戶人家當護院,他也毫不遺憾。

然而心裡一直有個聲音叫囂著,這聲音攪得他日夜不得安睡,更無法自欺欺人地一直留在那裡。

所以,他終究還是走了。

拿起刀劍,去那個人在的地方,問他一句,為什麼?

他一路拼搏,智計百出,悍不畏死,從最底層的小卒到手下有著數萬兵馬的大將軍,終於有了和他在戰場上刀劍相向的資格。

就在當年那人降敵的關山口,只是此刻立場已改,他再不是大周百姓信仰愛戴的軍神,卻是蠻人委以重任的走狗。

多麼可笑。

一場戰罷,雙方旗鼓相當,鳴鑼收兵,各回軍帳。他苦思破敵之計,那人卻繞過無數守衛,如入無人之境般,悄無聲息地進了他的帳篷。

那人看著他的目光喊著欣慰和自豪。

他卻差點被那目光看得噁心欲嘔。

掛在帳上的長劍錚然長鳴,劍尖直指那人咽喉,他冷冷地看著那人蒼老許多的面容,終於問出來:為什麼?

世人都以為顧長準死於劉寄奴之手是因其年老,且勇武亦不及劉寄奴,然而只有劉寄奴自己知道,決戰前那一夜,他終究在氣怒交加之下,忍不住揮下了手中的劍,將那人刺傷。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