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歸途漫漫》

小說:山河無主 作者:黃叄歲

圖安:“你會為同盟赴死嗎?”

傑斯:“以前不會,以後也不會,但我會隨同盟人征戰,若是不幸戰死,我那些手下和親人會衣食無憂,會有個安身立命之地。”

三天前,陌城北門上的會面,以一問一答結束。

三天後的現在,圖安一個重登北門向城外看去,目之所及,白雪依舊,雪中長隊北去,一面赤色旗幟逆風飄揚。圖安看不到長隊中的傑斯,也看不到同盟人的表情,但他卻知道這些大大咧咧的人會掀起狂風駭浪。

衛士登牆而來,與圖安語言幾句。衛士退下後,圖安搖頭輕語:“就知道沒這麼簡單,卻是沒想到忻城人也這麼瘋。”

陌城數百里外,千軍萬馬雪中行,劉字旗下五大三粗的陳平和一纖瘦少年並騎,一粗一細的身型並立顯得格外不協調。

少年名劉毅,忻城劉氏唯一像樣的男丁,除他以外整個劉氏,就剩二女二幼童,四人了。這是四人中,一女為其妻,一女為其姐,二童為其子嗣。

劉毅對身側壯漢不時投來的目光很無奈,終忍無可忍道:“陳統領放心便是,我沒那麼不堪,不會死半道上。”

陳平嘆息:“你就不該出城,萬一陣前出事,大軍可能會不戰而潰。”

劉毅示意兩側衛士拉開距離,才開口道:“統領放心便是,我沒有隨軍深入的打算,會於圖氏北境駐足,此行多是做做樣子。”

陳平聞言很沒禮貌大笑道:“這樣最好,免得行軍途中處處受制放不開手腳。”

劉毅無奈搖頭,和同盟人相處久了,連氣都生不起來,和這麼大老粗談禮節,講規矩不是為難他們,而是和自己過不去。

忻城為表明和府城勢不兩立的態度,直接調動萬人響應傑斯的行動,並在未收到了陌城行訊息就已開拔,大軍身後還有五千預備隊確保後勤和退路通暢。

忻城興師動眾跨境進入蕭國的訊息事先已傳出,無數人在猜同盟和忻城會怎麼做,這事實在太反常了,讓人忍不住好奇,好奇他們能幹出什麼,好奇他們如何在異邦生存,也好奇於會有多少人響應。

太多人在猜在想在觀望,卻不知傑斯和劉雯就沒定大體計劃,主打一個看著辦,主打一個隨機應變。劉雯把軍權一交就不管行動事務了,只負責糧草和軍餉。傑斯則更直接,就打算一路借道,就想看看自己能走多遠,看看蕭國境內是什麼情況,看看能拉多少盟友。

陌城西北方向二百里外有城,城名博嶺,伯爵領地。博嶺城不大,位置卻很重要,是進入蕭國中部的必經之路,若此處不通,復仇之旅就基本上算結束了,傑斯會面臨兩個選擇,一是後退,二是化整為零打游擊。

忻城。大軍離城後,城池冷清不少,平日裡四處遊走的說客安靜了,吵吵鬧鬧終無法達成一致名國代表也靜了下來,讓人感覺不適的主要原因不是這些,而是城中沒了那些勾肩搭背成群結隊亂逛的同盟人,沒了他們的吵吵鬧鬧,街巷冷清了,城門冷清了,軍營也冷清了,原本熱鬧吵雜的城市一下沒了活力。

劉府。劉雯在接待客人,依舊紅裝高冷動人。為客者是名漢子,長,長袍,長鬚,一身紫,其面紋路現,不復往昔芳華。

劉雯看向突然登門自稱為蕭國王爺的蕭炎說道:“王爺,本城地小人微,無力支援貴國重整大計,如今忻城周邊各國盡在觀望,我雖有心卻無力。”

蕭炎本就一臉愁容,劉雯近於拒絕的話,沒能讓其表情有任何波動,依舊語氣淡淡說道:“貴邦和同盟意在復仇,而我意在平息國內亂局,目的相近並無衝突。貴城想讓府城收斂伸來的手,同盟想讓府城停下無休無止的襲擾,而我想把府城人趕出蕭國,要達成這一目的,唯有戰場取勝一途。”

“自皇兄隕命,國便不國,內憂外患不止,如今更是群王立,國土喪,諸侯擁兵自保,卻無一人能讓號令諸侯應對國難。吾本閒王,有名有地卻無軍,自亂起,便一直遊說子侄,勸其等放下內鬥,一番勞心勞力下,事有和緩跡象,卻因一場蓄謀的刺殺付之東流。”

“今日登門,因貴邦血性,因同盟武悍。若無兩者相加,吾會偏居國南與一眾子擁兵自保,以求蕭氏血脈不絕。現,聚吾麾下者有一公二侯百餘爵,械軍舊部四萬,若要征戰,能起十萬兵,若傾巢而動,戰力倍增。”

蕭炎的坦言,讓劉雯有點意動,支援蕭國重整山河,支援蕭國驅逐府城人的事,她是不敢想,以忻城一城之力那是痴人說夢!不過,若蕭炎所說有半數為真,加以利用的話,眼下的復仇之旅會順利不少,反正都是和府城人做對,人多力量大嘛!劉雯有了決議,便帶笑說道:“王爺,不是妾身顧慮多,而是眼見為實,耳聽為虛。若王爺真能興兵回應,並給矛西去之旅幫忙,妾身會聚力相助。唇亡齒寒的道理,妾身雖為女子卻還是懂得。忻城雖小勝在心齊,戰力不足勝在位佳,如今身後營國通、齊國連、康國援、同盟撐、周邊亦有盟友數十,給王爺力所能及的支援還是能做到的。”

一臉愁容的蕭炎笑了,身上的疲態淡去不少,他帶笑對劉雯說道:“還望城主守言。不瞞城主,吾離境前已下令整軍,十萬士卒已枕戈待旦,若吾子不傻,必會與傑斯統領會悟。相信不久後,便會有信使前來相告。”

劉雯作出惱怒狀,卻一笑應聲:“靜候佳音。”

蕭炎開懷一笑起身正欲告辭,劉雯微抬手說道:“王爺若無緊事,不妨城中多留幾日,同盟有將已過營國,不會便會抵達忻城。”

蕭炎卻是搖頭嘆道:“國事難延,吾停亂不停,數日時間能走幾城幾鎮了。南返時,若同盟將帥仍在,吾再上門拜會。”

蕭炎來也匆去也匆,劉雯於立牆上相送,目送城外百餘騎踏雪東去。

平頂堡,坐落於巡江邊,名中有堡實為小鎮,人口不足五千人,立於一座巨型山包上,全鎮就三條路,條條筆通兩端。

面江路尾處,鐵盤於地,盤中魚湧水花濺,兩名青年於側叫賣:“走過路過千萬別錯過!新鮮河魚四錢一條!不論大小隨便挑隨便選!先到者得大,晚來,可能就賣完了!”

“來啦!來啦!清倉大甩賣啦!四錢一條!一條四錢!走過路過的父老鄉親們瞧一瞧看一看!”

“如此生猛河魚!男的吃了強身健體!女的吃了美容養顏!小孩吃了聰明伶俐!……。”

江邊賣魚本該難度不少,可架不住方樣不要臉,兩人先是一通鬼哭狼嚎嘶叫引人注意,有人聚來看熱鬧後,拖就上場買魚。拖在買魚時還和賣魚的砍價,一拉一扯最終以十錢三條成交,本就想買的人趕緊蹭熱度,旁觀的人見有便宜佔也紛紛下手。

如此場面,在平頂堡不止一處,足有五處,兩端各有一處,每條街條中央又有一處。這還不算完,有人還直接提魚上門以物換物,只能吃的都換,來者不拒,青菜收,蘿蔔拿,紅薯撿,就連帶牆上鹹魚都換,最離譜的是位大娘,她說自己有羊換不換?沒多久,她就笑嘻嘻數著錢拎著魚回家了。

同盟人的到來,讓平頂堡熱鬧不少,幾乎家家戶戶都吃上魚了,其中只有小部分花了錢,大多數都是以物換物,還有不少人學換羊大娘做起生意,把家中的牲畜賣了出去,又拿魚還拿錢。

鎮上熱熱鬧鬧,張揚卻閒得慌,從鎮頭溜到了鎮尾,又從山下跑到了山下,一通折騰下來,總算知道小鎮以什麼為生,又為什麼建山上了。這裡的居民以運輸為主農耕輔,小鎮附近有三條匯入巡江河流,往來的大船無法逆流進入小河,只好在平頂卸貨。建於山上則是為了防洪水,也為賺點錢,洪水一到,不管是上游來的船,還是下游來的船,都只能躲進小鎮所在的開曠地帶。

張揚在江邊糾結午餐是吃雞還是吃羊時,丁千帶笑飛奔而來,湊近說道:“剛回鎮上的人說下游河口有二艘同盟船在卸貨,其中一艘掛的是銅部旗幟。”

張揚眼一亮卻又飛快暗下有氣無力問道:“遠不遠?要多久時間?”

丁千洩氣了,船伕說是沒時間,卻說大概十里左右。

平頂一帶已受海潮影響,水位變化雖不大,卻能看得出潮漲潮落了,這也是大型船隻能涉足的原因。

魚獲雖未清空,同盟人卻未久留,收整物資完畢,就在一眾孩童的注視下離開了。船隊行至下游河口,卻不見船規提及的同盟船支,只見臨時碼頭上人湧輕舟密。

水路百里轉眼逝,夜臨時,船隊已在平頂堡下游百里處。夜漸深,平灘上火光飄搖,映照出船舟遍地帳遮頂,而船內人擠人呼嚕聲震天。

坐船是舒服,可搖槳是累人,一連搖了十幾天,他們還是沒能習慣,一入夜便疲憊難擋。頭頂睛空萬里星如鬥,岸上人聲寂,火光中,值守人員四處溜腳驅散睏意。

喜歡山河無主請大家收藏山河無主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