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活著》

小說:山河無主 作者:黃叄歲

紅日天際現,陰沉淡去,入眼山青草綠,萬物歡騰,夜蟲雖已靜,百鳥卻上枝頭。

蕭國,山亦青,鳥亦鳴,唯有人聲默,天災人禍戰亂肆虐下,國已不國,處處紛爭,處處亂,路見殘屍,村落無人。六月,本該青苗漸盛的季節,可蕭國一片凋零殘默,田亦青盡是雜草,村亦在,不見人煙,重啟的戰端捲走了青壯,帶了這片土地的希望,剩下的老弱婦孺能跑的都跑,跑不掉、不願背井離鄉者不是入城求全,就是遁山林避難。

蕭國東南部,百里山林盛,山間孤城立,城名青山。曾經因山險、路稀、交通不便飽受鄙夷的城市,卻也山險、路稀、交通不便避開多數紛爭,皇子爭嫡也好,府城東擴也罷,都主動跳過這座山中城,沒有真正帶兵臨城,只是派出使者上門遊說,象徵性的通知一下,隔空喊幾句,大概意思就是,你以後歸我管了!老實做人,老實交稅就可保周全。

現任青山伯是個妙人,長得胖胖的一臉憨,見誰都笑呵呵,不行就拍桌!對本國使團和外邦信使都是一個態度。那就是有話好商量,只要他能接受的都接受,不能接受的二話不說就拍桌趕人,還擺出一副你死我亡的態勢,真派人把路給掘了,把橋也拆了,還派人把沿途的水庫的大壩挖得千瘡百孔,就等人來放水了。

府城軍於二月前重新攻城略地,蕭境未淪陷的城邦有降有戰,一時間,全境烽火。

山路難行彎彎繞,百里山林中百騎沿路前行,一路爬山過水進山溝,若不是沿途衛堡山寨,均派有人帶路,一行百人早在山中迷路了。

三天跋涉後,同盟人算明白青山城為什麼被嫌棄,對外說是百里山林繞,可親身走過,就知道那是騙人的,百個屁!百字前再加個三或加個四都行。圖氏的陌城已算窮山惡水,可和青山一比就顯個可愛太多,陌城對外有四條可通車馬的主路,青山城倒好,對外就一條,進山百里後才看零星小道。

三個嚮導嘰嘰歪歪說著本地語,對身後吊著的長隊不理不睬,時而走大路,時而走小道,一會下馬爬山,一會騎馬飛奔,在山裡拐來拐去。如此折騰,同盟士卒卻無感,一路說說笑笑,這點山路於他們而言和爬自家山頭沒區別,屬於日常行為,可養尊處優了幾年的傑斯卻有點頂不住了,又越二座山頭後,屁股痛,腳板也痛的他,不再死撐認服下令暫歇。

隊伍一停,該放馬的放馬,該睡覺的睡覺,該準備吃食架鍋找柴生火,傑斯把竹蓆往路側斜坡一鋪,整個人就躺了上去,一邊揉腳一邊嘆,如今境遇,讓他想起了曾經的逃亡生涯。

傑斯躺下沒一會,陳平就一臉不爽走來,上來就罵娘,用的是月國中部的方言,先罵嚮導幾句才說道:“青山城就在山背面,離這也就幾里了,就隔了一個山頭。”

傑斯臉抽抽也用方言咒了幾句,咒嚮導的不靠譜,目的地明明已近在眼前卻不出聲提醒一下,自己說停他們還真就二話停下了。傑斯出了點氣,突然笑道:“青山人和同盟人一個德性,都是山窩窩中的野蠻人。”

言一出眾笑起,身側的十幾護衛紛紛出言調侃,這些人都是隨傑斯從月國一路跑到新城的人,方言他們聽得懂,說得出。

從府城恢復攻勢至今,蕭境只能用亂字形容,到處都在打,各方勢力今還是盟友進,明日可能已是敵人,境內抵抗者是不少,卻無人能統籌,別說整軍和府城人一決勝負,就連借個道都成問題,傑斯此次入青山,途中就被刁難數次,由於近路走不通,他只得繞道先回陌城,再從陌城出,憑圖氏的面子才連過兩城進入青山地界。

傑斯的目的很明顯,熟悉蕭國地形的人一眼就能看出,就是打算在忻城面立個阻礙區,只要青山不倒向府城,忻城以北就有地千里緩衝地,夾在青山和陌城間的兩城就算不樂意,也只能咬牙切齒罵上幾句,然後苦笑接受現狀。

山過雄城現,傑斯舉目望城窒息感由然而生,眼前城池如梯,從山腳向上延伸數百米,入眼便有牆五牆六階兩斷面,隱約可見各階間的連線通道和護欄。

長出一口氣,傑斯手一招,招呼同樣震驚中計程車卒下山,未登腳上山頭前,只見城池頂部,一上山端,城現人窒息,心生無力感,此山離城尚遠,中間隔著一片連綿青田,田中位置有一河,可就算離這麼遠仍覺牆高。

離城越近越感無邊,傑斯於斷面下看著向上延伸生的三四十米臺階,不由苦笑,就這難度,別說攻城了,走上去都很小心翼翼,一個不注意就可能滾下掛了。好在側面還有一條向上的斜道,沒正面階梯那麼陡峭讓人膽寒,讓人膽寒,還但可以直通山頂,還能上下運送物資,傑斯向上走時,身旁不斷有鐵製滑車沿著制定路線上上下下,由攬繩牽連行動。

向上百米有個十來米寬的小平臺,平臺一端是城牆城門,一端是斷崖,傑斯站於邊緣下時一陣急風來,吹得他全身僵硬。

不用衛士招呼要求,同盟人主動上繳器械,把身上的長槍直刀木盾弓弩短刃都交了上去,僅有傑斯和陳平的兩十名親衛得到預設配帶短兵,主動上繳時城衛把短刃還了回來。

城門開,撲面而來是與亂世格格不入的繁華,第二階平臺竟是鬧市,寬約二里長近十里的平臺上,僅內外兩側有石頭建築,中間處是三排木頭搭設的簡易商鋪,鋪面雖四面漏風,卻也方便來客挑選物品。

傑斯一行住下待召見時,忻城卻是另一番影像。

忻城東門長隊入,北門長隊出,旗幟鮮明卻不同,入城佇列來了營國,出城佇列來自慶國,兩國軍隊雖不是一道,目的也不相同,但敵人卻出奇一致,都是奔著府城人來的。

慶國派兵參戰是為了拖延時間,國內已和府城僵持的情況下,蕭國拖得越久對己身越有利,既能分散府城兵力,又能減輕國內的壓力,還能贏得充足的準備時間,為將來的戰或降積攢籌碼。

營國派兵是為保忻城。忻城於營國而言是門戶也是關卡,若丟失,不但會直面府城兵鋒,還會斷去連線蕭國連國兩國的接通。往小了說,忻城一丟,自齊國、同盟、康國三方來的生意便會斷去,不論大局還是小利,保下忻城成了營國之重。

北門上,一男一女立,男子一身黑衣面滄桑嘴角微揚,女子青華正盛紅衣展顏不復高冷。男名辛宇,同盟海軍參將。女名劉雯,忻城城主,腳下之城領主。

腳下佇列,前已沒入城外山林,尾亦未終,辛宇淡笑道:“事情好像沒想的嚴重,蕭國領主的抵抗力出乎意料,府城的攻勢也料想中的勢不可擋。照眼下事態展,擊退府城人不是不可能,只要齊國人到了,政國也參與其中的話,六國聯軍便會重現。”

劉雯一笑:“齊國有可能,政國就難說了,動盪已有數年,除前期的欲借道支援蕭國,蕭國動亂後,政國就再無動作,城中雖有人卻一直不表態,就連近鄰連國的求助都未作出回應。”

辛宇指向城外佇列說道:“這樣的局面挺好,無決戰風險,各方只會能據城死守,只要糧草足退路有,府城就難如前期般直面三國,三線開戰。圍城需要兵力,攻城需要時間,還要付出數倍於守軍的傷亡,只要死傷五十萬,府城便會數年不振。”

劉雯眼一跳沒說話,她無法做到輕描淡寫一筆過。辛宇的到來打破僵局,觀望者紛紛參與進來,卻也打破了劉雯少女心。

和辛宇接觸越多,劉雯越感覺他是天生的將帥,死人,死多少人,死誰,自他口中出毫無情緒波動,就像單純的算數僅在於多或少。一番接觸後,劉雯明確了自己的位置,只作旁觀和排程者,不再幹涉如何行軍打仗,也收起慈悲心,對於遊民不再是一味無償付出,而是提出了自己的條件,遊民想活想吃飽沒問題,前提是付出相應代價,只要手腳能動者,都必須以勞動換住所換吃食。

劉雯作出如此決定,僅因辛宇的幾句話,一句是:“戰爭是莽夫的遊戲,聰明人往往因計算太多而不敢下場,卻不知事事在變,有時一箭便可滅國,一刀便讓萬軍滅,戰爭不是靠想想就能輸,而是不惜任何手段一點一點佔據優勢。”

辛宇的另一句則直接不少,手指著城外遊民安置地對劉雯說道:“這些人除幼童外沒一個值得同情,國興與他們無關,國亡與他們無關,他們只在乎活著,他們即然能棄國奔逃,棄你而去僅是時間問題。當一個成年人放下尊嚴那一刻,他已不再是人,只是個會張口說話會張口吃飯的野獸,為了一口吃食,為了活命他們可以任何人,包括自己!”

長隊已去,城頭兩人依舊。城側空地上千人勞作挖溝,男女老少皆有,這些人無勤有惰,有靜有爭,有怨有咒,卻無人覺得自己理應盡點綿薄之力,他們只為活著。

喜歡山河無主請大家收藏山河無主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