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小說:宋慈大傳 作者:王宏甲

不知有多少青少年或父母,會先翻讀到這篇後記,此文我是想為成長中的青少年寫的。回首往事,我最想告訴你的是我自己感覺到的一個收穫:寫這部作品,其實是我青年時期建設自己的一個異乎尋常的開端,我的思辨力、理性思維,正是在那時得到訓練。可以說,每一行向外寫出的文字,都是在向內建設自己。這是你在閱讀中也可以體驗到的,閱讀它,你的思辨力就在經歷挑戰。每一頁從外部讀到的驚險與神奇,都是在向內開發和建設你自己。

我想先說,這本書何以寫成這種風格。它同我多年以前讀到的一本書有關:那是一本沒封面沒封底的書……想著它,記憶中的陽光更強烈起來:那是我插隊歲月的一箇中午,一個外村知青帶著它來到我們知青點。那本書擱在一張床上,我拿起隨手翻翻竟就被吸引住了。嚴格地說,我被震撼,被書中那個名叫福爾摩斯的偵探的智慧所震撼。

我第一次知道了世界上有一種智慧叫推理。就在吃午飯和聊天的幾小時裡,我讀了書裡兩個半探案故事,那“半個”沒讀完是因為那知青要走了,書裡還有許多個我來不及讀的故事都隨之走了。我有點惆悵,好像有一種能夠開啟我眼界,甚至能改變我生活的東西被帶走了。

但是,某種改變已悄悄發生……就那兩個半故事,讓我在閱讀中有一種靈魂出竅的感覺,那時我全然忘記了自身所在,意識卻清晰地隨著故事的進展穿行在倫敦的街巷和宅邸。從此知道,有一種作品的力量,可以在幾小時的閱讀中開啟你心智的竅門。

這種力量彷彿在我身上蟄伏了許幾年,它的忽然甦醒,是在我插隊歸來後,遇到一位同鄉……雖然他已經去世了七百多年。是的,你沒看錯,是“七百多年”。生命中有一種奇境,你忽然感到心靈與之相撞,發出一種光亮,便不能失之交臂。

他的名字叫宋慈。我從家鄉文化館的有關文件中讀到了他的訊息,才知我們都對他知之甚少。法醫學是一門世界性的學問,中國人宋慈是這門學問的創立者,此成就不可謂不大,卻為何被國人遺忘?幾百年間,外國人看到了他的學說也不知世上有個宋慈。為什麼?這一切,都宛若一個漂泊千古的謎。

一九七八年,我二十五歲,被這個謎吸引,聽見有個聲音在叩我的心扉:你能把宋慈寫出來讓天下人皆知嗎?可是我頭腦空空,拿什麼來做這件事?閱讀,先閱讀吧!我想先去找一本《洗冤集錄》來讀。

可是,接著知道,宋代出版的《洗冤集錄》早已喪失殆盡,元刻本也寥寥無幾。我終於讀到的《洗冤集錄》手抄本,是建陽縣文化館的人員早年去上海的大圖書館裡手抄來的。起初以為從中能讀到疑奇案件,讀進去才知並非如此。因《洗冤集錄》是法醫學專著,猶如醫學專著的只講醫學不載醫案。史籍中對宋慈的記載也很少。怎麼辦?能不能用小說的方式……就在那時,我想起了福爾摩斯。

然而,福爾摩斯是虛構的人物,宋慈卻實有其人。我怎樣來做這件事?可以有很多種理由把這件事放下。到底是什麼賜予我膽量,竟沒有放下。

一九七九年,我寫出了第一個宋慈斷案的故事《焦屍案》。繪著水滸人物譜的著名國畫家戴敦邦為《焦屍案》插圖,畫的是宋慈深夜在破案現場的形象。《焦屍案》及這幅插圖,發表在一九七九年上海《青年一代》第四期。隨後,我寫出《法醫學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發表在一九八○年六月出版的《武夷山》雜誌和同年的《科學文藝》第四期。這期間亦撰寫了介紹宋慈的數十篇文章發表在全國各種報刊。接著寫出關於宋慈的短篇小說《執法者》,發表於一九八二年的《福建文學》;第一個中篇小說《洗冤人》,發表於一九八四年的《長城》。我還撰寫了第一本介紹宋慈的連環畫《宋慈》,繪畫作者是鄒越非、鄒越清,一九八四年由江蘇美術出版社出版。一九八六年,正值宋慈誕辰八百週年,我著出反映宋慈一生的長篇小說《神驗》。有評論說:包公的故事千古膾炙人口,因秉公執法;福爾摩斯久負盛名,因推理機智;王宏甲描寫的宋慈,兼有包拯的公正、福爾摩斯的機智,還有令人驚歎的法官勘查檢驗知識;並稱宋慈形象的出現,使破案小說中的“包公、福爾摩斯、宋慈猶鼎三足”。一九八七年五月十四日,《中國法制報》開始連載《神驗》。出版社隨後將《神驗》易名《宋公案》,出版一種插圖本。福建電視臺將《神驗》改編拍攝了第一部描寫宋慈的電視連續劇《陰陽鑑》,在中央電視臺和多省市電視臺多次播放。以上構成了繼宋大仁於五十年代研究介紹宋慈之後,以多種形式更為廣泛介紹宋慈的歷程,宋慈終於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知。

一九八七年九月,我作為研究宋慈的專家,應邀出席在中國召開的首屆國際法醫學研討會,在大會向多國專家學者做《偉大的法醫學家宋慈》的專題報告。一九八八年一月十日《光明日報》發表《宋慈家鄉的年輕人——記作家王宏甲研究〈洗冤集錄〉的事蹟》。二○○六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長篇小說《洗冤》,是我在《神驗》基礎上修改的新版本。二○○七年《洗冤》入選文化部、財政部送書下鄉工程,配送國家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圖書館和鄉鎮圖書館(室)。以上是我與宋慈有關的履歷,一併記之。

如前所述,我最想告訴青年讀者的是我自己感覺到的一個收穫:那其實是我青年時期建設自己的一個異乎尋常的開端,我的理性思維正是在那時得到訓練。可以說,每一行向外寫出的文字,都是向內建設自己。事實上,遠不止是訓練了思辨力和邏輯思維。我意識到了,追尋宋慈,不僅要從史料中追覓甄別他的蹤跡,“丹青難寫是精神”,最不能缺乏的對人精神世界之形成的可靠追述,並須臾不能忽視相關的歷史環境。於是,宋代建陽家鄉,比宋史更遼遠的中外世界都在我眼前開闊起來。

我懂得了可以在描繪宋慈的小說中熔文學性與歷史真實性於一爐。於是這本書中,宋慈出生、求學、成長,以及為官奉職的地點、職務、時間均與史實相符,據以斷案的勘查檢驗知識則主要來自《洗冤集錄》,部分檢驗知識來自清廷《律例館校正洗冤錄》,量刑的細節也大致依照宋代刑法。我懂得了,小說可透過有限的歷史事蹟而寫出本質的真實,而本質的真實甚至是更高的真實。

然而,面對宋慈這歷史人物,我仍覺得用小說表現不夠。為什麼想用“評傳”的方式寫宋慈評傳?因評傳這種文體,強調對原始資料進行認真的研究、甄別、考證,挑戰性其實很大。我以為一個不朽的生命,並不會因其血肉之軀的離去而終結。事實上,宋慈去世後,他的著作、他的智慧、他的情感,始跨越宋代,曆元明清至今,且漂洋過海,繼續著不朽。我有理由在這部評傳中,將他辭世後七百多年來在國內國際的影響作為他生命的組成部分予以評述。

這部書是關於宋慈的小說與評傳的合本,名之《宋慈大傳》。為什麼用“大傳”名之?在中國文化傳統裡,名大傳者可追溯至《周易》裡解釋卦辭與爻辭的傳,曰易大傳。又有解釋《尚書》的《尚書大傳》。還有為《春秋》註釋的《春秋·左氏傳》《春秋·公羊傳》等,皆屬於闡釋經典的著作。傳與人物相聯絡,有稱志傳、紀傳、史傳、傳記、評傳、自傳、外傳、別傳、正傳的。我以為大約分四類或可觀區別:一是記述翔實史事的史志性傳記;二是帶有研究與評論性質的傳記,稱評傳;三是以史實為根據,不排斥某些想象性描述,稱文學傳記;四是小說,如魯迅的《阿Q正傳》,傅雷翻譯法國作家菲列伯·蘇卜的《夏洛外傳》,純屬文學範疇。本書將小說與評傳合為一體,可使互相映照;或猶前人大傳詮釋經典,就小說《洗冤記》而言,乃根據宋慈生平學識與追求,形象地演繹闡釋《洗冤集錄》經典。就精神而言,傳宋慈其人傾畢生勤勉,關心民瘼,珍重民命的大慈大愛,這可並非虛構。

二○一六年,適值宋慈誕生八百三十週年,謹以此書志紀念。

二○一五年十月 北京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