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高智商的人(3 / 3)

這些人來到周瑜面前,或慷慨陳詞,或嗚咽悲歌,或欄杆拍遍,或板凳坐斷,或柔腸百結,或肝腸寸斷,表達了對於江東局勢的深切擔憂和鮮明態度。周瑜只是一概點頭,不給每一個人以實底。當這個夜晚終於過去,周瑜一個人靜下心來的時候,他不禁冷笑不已。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大難臨頭,每一個人都凸顯了自己鮮明的存在,可誰是真正替江東著想的呢?

周瑜便想見那一個人,傳說中的諸葛亮。他想知道,這個叫諸葛亮的人是如何讓江東的一潭死水,風生水起的;最重要的,周瑜想和諸葛亮過招一下,看看當今之世,誰是傲立群峰之巔的人物?

有些人精得要命,有些人笨得要死

諸葛亮站在了他面前。還有魯肅。

魯肅的表情是焦灼的,充滿了對世事的迷茫;諸葛亮的表情卻是淡定的,似乎與世事隔著一層皮,又抑或世事就是一層皮,而諸葛亮則是拎皮之人,雙手輕輕一抖,世事水銀瀉地,那叫一個華麗麗的嘩啦啦。

周瑜輕嘆一聲:這兩個人,雲泥之別啊。

他決定先出招,先在戰略上藐視諸葛亮的存在。周瑜看都不看諸葛亮一眼,只是抓住魯肅的手,憂心忡忡地說,現在的形勢不是一般的嚴重,是相當的嚴重啊。曹操以天子之名南征,可謂師出有名,其師不可拒,不可拒啊。再說他百萬雄師過大江,荊襄一失,長江天險已破,我們是擋無可擋,不用再擋。所以如今之計,戰則必敗,降則易安。我看還是投降算了。

魯肅驚愕,臉上的表情愈發焦灼了。他連聲說,怎麼能這樣說呢?將軍啊,江東基業,已歷三世,怎可一旦棄於他人?先主遺言,外事付託將軍。現在的形勢正需要仰仗將軍保全國家,將軍怎麼可以聽從那些懦夫之議呢?

周瑜的臉一下子黑下來了。不僅僅是因為魯肅的話說得比較刺耳,還因為諸葛亮不為所動。

這是藐視他存在的不為所動。的確,在這個世界上,對一個人說話最大的不尊重不是反駁,而是置之不理。就當對方是放屁。

這讓周瑜很不好受。可週瑜又不能直接拿諸葛亮撒氣,畢竟自己先藐視他在前,只得隱忍著,指桑罵槐地對魯肅說,我是沒什麼本事,不像有些人,說起話來一套一套的,像是能將曹操的百萬大軍說回北方去。但是曹軍回去了嗎?沒有!依舊枕戈待旦,依舊虎視眈眈。所以江東危險啊。江東六郡,生靈無限;若有血光之災,我第一個饒不了的人,就是自己。還是那句話:不可輕戰,不可輕戰!……

周瑜說到這裡,眼角的餘光瞄一眼諸葛亮,見他依舊氣定神閒,心下暗叫一個“好”字。

有大修為啊!在這世上,有大修為的人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能夠忍受屈辱。忍耐有多大,修為有多大。

與此同時,周瑜返觀自身,覺得自己在這方面還是有所欠缺——有些斤斤計較了。

魯肅卻不明就裡,只顧和周瑜繼續辯論,很有就事論事的意思。魯肅說,可這麼不戰而降,是否太……將軍啊,以將軍之英雄,東吳之險固,曹操能耐我何?!

周瑜只顧呵呵冷笑,覺得人世間真是奼紫嫣紅,有些人精得要命,有些人笨得要死,他偏偏找不到可以與之對話的人。

很快,周瑜就不笑了。因為有一個人開始笑了。冷笑。是諸葛亮。

周瑜不明白諸葛亮為什麼會冷笑。一個淡定自如的人突發冷笑,不是他有問題,就是這個世界有問題。

周瑜要問一個明白。第一次,他對諸葛亮彬彬有禮了:“先生何故哂笑?”先生你為什麼要冷笑啊?

諸葛亮忙宣告,自己不是笑他,而是笑魯肅不識時務。

魯肅很快就被繞進去了——唉,老實人總是不夠變通,不知道由此及彼的道理。當局者迷的魯肅當時並不知道,自己只是個由頭,拿來說事的由頭。他一本正經地問諸葛亮,你為什麼笑我不識時務?

諸葛亮開始把周瑜往筐裡裝,說他意欲降操的主張,甚為合理。這馬屁一拍,立馬讓周瑜暈暈乎乎的,覺得諸葛亮這人,還是知趣,於是欣喜之餘,他也順口誇了對方一下:“孔明乃識時務之士,必與吾有同心。”

魯肅卻感覺自己被賣了。這個諸葛亮,什麼如此兩面三刀牆頭草啊,在孫權面前信誓旦旦要抗曹,一到周瑜面前卻軟蛋了。做人,不能太諸葛亮!

魯肅幽怨地對諸葛亮說,孔明,你怎麼這樣啊?!諸葛亮卻笑著搖搖頭,識時務者為俊傑,曹操極善用兵,天下沒人敢擋。以前只有呂布、袁紹、袁術、劉表敢與之對敵。現如今他們都死了,天下沒人了。只有一個劉豫州不識時務,強與之爭衡,結果落得個孤身江夏,不知還有沒有明天。將軍現在決定降曹,可以保妻子,全富貴。這就足夠了!至於江東歸誰所有,百姓命運如何,管那麼多幹啥?!

事實上諸葛亮這話說到最後,味道已經變了,但是老實人魯肅沒有聽出來,他一根筋地認為,諸葛亮這樣說是叫孫權蒙受屈辱。魯肅拍案大怒,應了一句老話,蔫人出豹子。

周瑜的表情卻陰沉了下來。因為他聽出了諸葛亮的弦外之音。不錯,諸葛亮是說了他降曹的好處,什麼“可以保妻子,全富貴”。可他周瑜降曹是為了保妻子,全富貴嗎?這叫暗諷。

周瑜沒有當場發作。不是他涵養好,而是諸葛亮獻計了。獻了一條令他好奇的計謀。

諸葛亮說,其實降曹,並不傷筋動骨,甚至整個江東可以安然無恙——只要獻出兩個人。諸葛亮說,此二人一獻,曹操百萬之眾,皆卸甲卷旗而退回北方。

周瑜很想弄清楚這兩個人是誰,為什麼對曹操會有如此大的魔力?諸葛亮卻對他繼續賣關子,說:“江東去此兩人,如大木飄一葉,太倉減一粟耳;而操得之,必大喜而去。”

打死他也不說這兩個人的真實姓名。周瑜隱隱地有所領悟了。他不相信諸葛亮會如此大膽,說出此二人的名字——周瑜打心眼裡認為,諸葛亮所指之人是他和孫權。

這是羞辱!天大的羞辱!

周瑜決定,諸葛亮一旦說出他們倆的名字,他就殺了他。

毫不猶豫地殺了他。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