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林邑內亂(1 / 2)

小說:劉宋漢闕 作者:三林校尉

林邑國,位於中南半島東部之古國名。又作臨邑國。此地原系佔族之根據地,西漢設為日南郡象林縣,稱為象林邑,略去象,故稱林邑。

東漢末年,有名為區連者,殺害縣令,自稱林邑國王。

自孫權以來,不朝中國。至武帝太康中,始來貢獻。

前任林邑國王範胡大,也可以稱其為拔陀羅跋摩一世。此人是一個有為之主,自他親政後,積極擴充國力,開始在林邑全國廣築城池。等林邑國強盛後,範胡達就頻繁侵攻東晉的日南郡、九德郡,曾俘虜了兩地太守炅源和曹炳。

六年前範胡達在進犯大晉疆土的時候被交州刺史杜慧度給趕了回去,之後便一病不起,將王位傳給兒子範敵真。

王位交接的很順利,中間並沒有什麼太大的騷亂。

可惜這位新任林邑國王腦子不太對勁……

在王位爭奪結束後,範敵真的弟弟範敵鎧帶著兄弟兩的母親出奔。

範敵真很後悔自己不能容母親、弟弟,於是在居然棄國赴天竺,禪位於外甥……(說個題外話,這位跑到天竺不知道怎麼混的,居然混成了恆河王。)

國相藏驎苦苦勸諫範敵真不要讓位,但範敵真不從。

所以範敵真的外甥繼位後,便處死了藏驎,藏驎之子又殺了範敵真的外甥,並想立範敵真異母弟範敵文繼位,為此林邑國內出現了紛爭。

最要命的是那藏驎之子和他想扶持的範敵文對於劉宋的態度都算不上好,一旦他們把持林邑國,未來必成大患。

所以在交州的杜慧度打探到這個訊息後便第一時間上報給建康朝廷,希望趁著林邑動亂直接斬草除根,恢復先漢舊制。

這個提議內容自然沒問題。

一旦解決掉林邑,使中原王朝勢力重新控制南越故地,不但可以加強對南方諸多國家的威懾,更可以促進朝廷在南方的貿易。

但是……

提出的時間不對。

眼下劉裕正壯志滿酬打算北伐,要是分心去討伐林邑,必然會牽扯掉一部分力量。

在“北伐”這種事上,必須是有八分勁也要使十分力。

稍有差池,這就不光是劉裕晚節不保的問題,而是劉宋可能會和趙宋一樣,在立國之初就被削去胸中志氣。

所以兩頭齊進的辦法絕不可取。

可如果選擇征討林邑的的話必然會耽誤北伐。

在得知情報後,劉裕當即就召集起五名三高官官議事。

“此舉,何為?”

就連劉裕也漏出難色。

征伐大國要靠國勢,征伐小國卻是要局勢。

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國鼎立,各有勝敗,但最終魏國還是能依靠蒸蒸日上的國力取勝,這就是國勢。

可弱小的高句麗在面對強大的隋朝時卻能耗死對方,這便是局勢。

林邑這種鬼地方,若是它自己不出問題想要征服它必然會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

正如杜慧度的文書所言,這種對方國內出問題的機會真的是千載難逢。

林邑自東漢末立國已有兩百多年,這中間出現的機會屈指可數,而且中原王朝也一直處於內亂中,始終沒有把握住機會。導致這塊土地一直沒有收復。

現在眼看有機會,但又正是北伐的時候……

“陛下!臣建議暫時不管林邑之事,全力北伐,擊潰索虜!”

說話的是謝晦。

陳郡謝氏在劉裕身上的投資太多了。

正因如此,他們都希望看到一個統一的帝國出現,這樣他們的地位才會隨著帝國的建立而水漲船高。

若因為林邑之事導致北伐失敗,那樣的責任誰都擔不起。

王弘、傅亮兩人也一致同意繼續北伐,不去管林邑之事。

眼下只有徐羨之和劉義真沒有進行表態。

劉裕將目光移到劉義真身上“車士……”

“絕不能因為林邑小國之事影響到北伐!”

劉義真的語氣很強硬。

“北伐乃事關國運之事,莫說區區林邑,就是蜀地叛亂也不可廢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