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竹籃打水一場空(1 / 8)

<b>劉湘</b>:字甫澄,生於四川省成都市大邑縣。劉湘自四川陸軍速成學堂畢業,性格沉靜內斂,生活簡樸,不嫖、不賭、不抽鴉片,起初以勇敢善戰而在川軍嶄露頭角,後成為川軍“速成系”領袖。他以劉備為偶像,重遠圖而輕近利,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主張“群雄並存,有德者王”,最終得以統一四川。

<b>楊森</b>:字子惠,生於四川省廣安市龍臺鎮。從小習武,長大後考入速成學堂。楊森推崇尚武精神,屬於勇戰派典型,戰場上有一股捨我其誰的氣勢,因此勝多敗少,號稱“川中呂布”,在“速成系”中的地位和影響,僅次於劉湘。

<b>劉伯承</b>:原名劉明昭,字伯承,生於重慶市開縣。自重慶陸軍將校學堂速成班畢業,四川內戰時期為熊克武部下,蜀軍著名戰將,在第一軍混成第二旅任團長。

先得從頭至尾好好說說劉湘。

劉家如果劃階級,算得上是地主,他父親是販穀子的,家有水田。可那時候的小地主也很可憐,就經濟條件而言,僅能供劉湘上學而已,甚至晚上劉湘要讀書,家裡連油燈都捨不得讓他點。

偏偏劉湘還很用功,常常趁父母睡著了一個人從床上爬起來,偷偷點燈夜讀。

劉父發現後,很是生氣:你老子白天累死累活掙點錢,敢情一晚上全給你當油燒光了。

油燈拿走,看你怎麼辦。

沒有燈,劉湘就溜出門,到月光下去讀。

這下他母親擔心了。於是晚上上床後,就乾脆把房門給鎖上。

劉湘無計可施,但他躺在床上睡不著,仍在默背白天讀過的書。有時背到高興之處,一不留神還能從嘴裡蹦出兩句來。

如此刻苦到瘋魔的孩子,誰不喜歡?劉家父母偏不喜歡。倒並非因為劉湘不是親生是私生子,而是覺得他讀書沒什麼效果:劉湘的在校成績雖不能說差,但也絕沒到出類拔萃的程度。

想來想去想不出個緣故,劉母便找算命瞎子算命。這瞎子靠算命吃飯,自然要胡謅一通,一會說劉湘犯了“夜馬星”(一種小孩子可能觸及的禁忌),一會又說孔聖人不高興,恐怕他老人家故意捉弄一下你兒子也說不準。

解決之道是畫一道符,用布包著給劉湘戴在胸口。

劉母如法施行,劉湘晚上果然就消停了,雖然在校成績還是老樣子。但劉家已覺得那瞎子算命真是靈。

劉湘長大後才對他母親說出了真相:其實他知道算命這回事,是故意不背出聲來的。

聊到這裡時,母子每每相對大笑不止。

劉湘並不笨,相反,他還聰明得很。所謂挑燈夜讀,月下讀書,夢中背書之類很有可能都是拿來蒙人的,至於那些書,相信絕不會是什麼“正經書”,而是三國水滸之類的“過癮讀物”。從劉湘本身的經歷來看,也實在難以將他與頭懸梁錐刺股的書生形象聯絡到一起。

當歲月流逝,少年時再荒唐的往事,都不過是茶餘飯後的談資。連劉湘自己也不知道,他日後成功的秘密,其實就潛藏在這樣看似微小的生活細節之中。到劉湘唸書的時候,科舉已經變成了學校,但除了留學生外,大多數從教者所知道的,還是孔孟那一套,同時又因為科舉中途被廢除,導致孔孟之學亦是夾生飯,其間的笑話層出不窮。

某日,縣衙門的督學來劉湘所在的小學視察。他視察時發表演講,論證孔子比周朝皇帝大一輩,結論已經讓人摸不著頭腦,問題是他論證的方式更是滑稽:周朝皇帝自稱周天子,孔子被稱為孔夫子,“夫”比“天”高出一個頭,所以孔夫子就比周天子老。

連臺下的小學生都禁不住被這位不學無術的學界官僚給逗樂了。有幾個小學生忍不住笑出了聲來。

學生覺得滑稽,當官的可不覺得滑稽。這督學大怒,當著全體師生的面,就責令校方做出處罰,即讓那幾個“因笑惹禍”的學生跪在講臺上。

膝蓋彎著不去說它,最損的是每人腦袋上還得頂一張板凳。板凳的重量尚在其次,主要是上面還擱了滿滿一碗水,誰要是把水灑掉一點,就得劈頭蓋臉地“享受”一頓“竹板飯”!

誰也不想被竹板打,那就得看你頭上的功夫了。這哪裡是上學讀書,分明是戲班子的武生在練功呢。

劉湘不幸就在其中。

捱了罰以後,大家氣不過,商量著一定要以牙還牙。正好縣裡來了戲班唱戲,他們發現督學每天晚上都要喝得醉醺醺地去看戲,就決定在那時候找機會下手。

因為劉湘在班裡個子高,膽子也大,被眾人公推為這場整蠱遊戲的主要操盤手。

晚上,督學果然又去看戲了。散了場,他搖頭晃腦,哼著小調打馬回府。在他必經的一個巷口拐角處,一個黑影一閃,一瓢好東西便潑到了督學身上。

這督學受驚之下,聞到的全是臭味,原來“好東西”竟是大糞。

“啊呸呸。”督學又羞又怒,抬眼望去,幾個小孩正急急忙忙地往學校方向跑。

誰跟自己有這麼大仇,自然是前兩天跪講臺的那幾個屁孩。

“你們跑吧,跑得了十五,跑不了初一!”

這句話,參與整蠱的那幾位都聽到了,分明事情露餡了。怎麼辦?

劉湘是主演,也就是那個“黑影”,他把胸脯一拍:“不怕,追究起來我擔著,哪怕是坐牢!”

真講義氣。可你不怕坐牢,別人怕啊。最後有人出了個主意,說劉湘要不你就去報考“弁目學堂”吧,那樣督學就抓不到你了,也不敢去抓。

就好像是我們常在香港江湖片中所看到的,劉湘犯了事,闖了禍,只能“跑路”,但這個禍又是為大家闖的,所以眾人你湊一點我湊一點,幫劉湘攢足了路費。

等督學在家休息了兩天,要來學校找茬的時候,校方和學生便把所有責任都推到劉湘身上。再問劉湘呢,已經考入了“弁目學堂”,這督學再神氣,也不敢跟當兵的做對,只好自認晦氣。

大家一定覺得劉湘考學校很容易。

是的,“弁目學堂”並不難考,因為它的正式名稱就叫速成學堂(全稱為四川陸軍速成學堂)。

速成學堂的教育方式與武備學堂相同,教官也大多為日本人,但與武備學堂不同的是,它培養的是新軍裡的下級軍官,等於短期培訓班,入學標準並不太高。

軍校時代的劉湘,怎麼看都沒有要發達的跡象。

他性格內斂,深沉而不露鋒芒,成績也不過中等水平,甚至他都不怎麼出來活動,就愛窩在家裡,自然也就很難引人注目。

劉湘唯一的樂趣似乎就是睡覺,此君露面後的標準像是:拖兩行清水鼻涕,眯縫著眼,一副睡眼朦朧的樣子,彷彿一倒下去就會長眠不醒,同學都戲稱他為劉瞎子。

沒有人看得起“劉瞎子”,他也幾乎沒有朋友。

畢業後,劉湘被分到周駿的部隊。周駿的第一師是第十七鎮新軍的基幹,屬於老川軍的正宗,所以軍官們眼光都很高。劉湘在軍校被人看扁,到了軍營還是一樣,可是有一個人卻分外看好他。

這個人不是軍人,但會預測軍人的前程,也不是算命瞎子,但據說算得比瞎子還準。

他是個編織篾簍的匠人,姓王,文化程度為文盲,一個字不識。相人算命只是業餘愛好,並不收錢,除此之外,不管寒暑,他每個月都要抽出幾天夜觀天象,以便“預測天下大事”。

見到劉湘這個當時沒人瞧得上眼的小軍官,王篾匠眼睛一亮,直呼劉湘前程遠大,不可等閒視之。

“好好努力吧,有你飛黃騰達的一天。”王篾匠是不是在瞎掰,只有他自己心裡最清楚,但他作出的這個預測確實應驗了。

劉湘從排長開始,到連長,又升營長。如果說前幾個階段,尚算是一步一個腳印的話,從營長開始,就有些讓人眼花繚亂了:每打一次仗,官就升一級,“遇缺即補”,乃至一直升到師長,最後連老上司周駿都倒掉了,還擋不住他火箭式的躥升。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