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喋血行軍路(1 / 8)

<b>王陵基</b>:時任第三十集團軍總司令。第三十集團軍的底子較為薄弱,這使他經常處於無將可用的窘境。

<b>韓全樸</b>:生於四川省南充市。畢業於四川陸軍速成學堂,時任第七十二軍代軍長。

<b>劉新甫</b>:生於四川省眉山市。第三十集團軍所屬第三十四師參謀長,是一個頗有頭腦和能力的幕僚長。

<b>王纘緒</b>:時任第六戰區副司令長官兼第二十九集團軍總司令,負責防守第六戰區的江湖防線。

<b>橫山勇</b>:先後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二十一期、陸軍大學第二十七期軍刀組。他接任第十一軍司令官時,正是該軍士氣低落、消極作戰的階段。

<b>許國璋</b>:生於四川省成都市。時任第一五零師師長。第二十九集團軍中表現最為突出的戰將,濱湖之戰中,只有他守住了要地。

<b>孫連仲</b>:生於河北省雄縣。原西北軍名將,在臺兒莊會戰中聲名顯赫。時任第六戰區代司令長官。

<b>李家鈺</b>:字其相,生於四川省成都市蒲江縣。時任第三十六集團軍總司令兼第四十七軍軍長。原本驍勇善戰,但南渡後鬥志和求戰慾望大不如前。

<b>蔣鼎文</b>:字銘三,生於浙江省諸暨市。曾是蔣介石的五虎上將之一,時任第一戰區司令長官。在河南會戰中,他指揮失當,沒有和湯恩伯形成較好配合,是造成大潰敗的一個最主要原因。

四川內戰時期,楊森曾經做過王陵基的手下敗將,但是就抗戰中的聲名和戰績而言,王陵基已經在跑道上被甩下了好幾圈。

老王的辛酸史,從第一次南嶽會議便已開始,在那次會議上,若沒有陳誠秉公直言,他可就悲劇了。

之後,第三十集團軍得到了短時間的休整,王陵基也很想借此重整旗鼓。代理司令長官薛嶽設宴款待,他即席發言,拍著胸脯說自己出川抗戰並非為升官,也不是抗戰離了他姓王的就不行,而是因為出身軍人,打了一輩子內戰,若不參加這次的抗戰,實在愧為軍人。

王陵基還表示,他是職業軍人,以絕對服從命令為天職,以後將絕對服從薛嶽的指揮,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薛嶽很是高興,便將第八軍也撥歸王陵基指揮。王陵基果不食言,到達武寧戰場後,立即把前鋒調上去,掩護第八軍撤退。

王陵基將集團軍總部設於修水、武寧一線,與日軍形成對峙。日軍多次發起進攻,均被王陵基所擊退。經過整訓的第三十集團軍,已不是人見人欺的軟蛋了。

可是差不差,還得看跟誰比,若是跟第二十軍比,充其量不過是個配角,而在第一次長沙會戰中,第三十集團軍能扮演的,也確實只是這樣的角色。

王陵基太想打一場漂亮仗翻翻身了。

以第九戰區發起冬季攻勢,王陵基來了精神。戰前他為提高部隊素養,特地舉辦了戰地軍官訓練團,自兼團長,對軍官們進行過軍政訓練,自覺對取勝有了那麼一點把握。

攻勢發起之後,王陵基把第三十集團軍整體壓上,但因日軍憑險據守,一時無法取得進展。進入對峙階段,日軍增援了一個聯隊,向第三十集團軍反撲過來。

王陵基下令第七十二軍代軍長韓全樸率部迎擊,結果第七十二軍反被日軍三面包圍,韓全樸背部受傷,一度與總部失去了聯絡。

王陵基得報後十分焦急,趕緊把總部直屬團派出,才把第七十二軍掩護下來。

韓全樸跟隨王陵基時間較早,此君有一個跟王陵基相仿的毛病,就是喜歡滿嘴跑火車,比如他既不叫蔣介石為委員長,也不稱其名,而是喚作“蔣二娃”,又說陳誠是蔣介石同母不同父的弟弟,所以才受寵信,其實指揮部隊根本不行,等等。

王陵基愛說大話愛吹牛,可他在打仗方面頗有功底,這一點卻是韓全樸遠遠比不上的——一個軍被人家一個聯隊圍著打,還要靠直屬團去營救,試問這指揮水準能有多高?

假如韓全樸的水平能趕上他跑火車的速度,王陵基的冬季攻勢也許就不至於以敗仗收場了。

韓全樸的水平很爛,但戰後王陵基仍保舉他升任軍長。很多人在背後竊竊私議,認為韓全樸難負軍長重任。王陵基聽到後很是苦悶,他在閒談中說:“劉甫公生前曾告訴我,韓全樸言過其實,不可予以重用,但我還是得重用他。他跟了我這麼多年,不用他,我又能用誰呢?”

王陵基的第三十集團軍曾包括第八軍,冬季攻勢結束後,第八軍奉命調走,川軍獨撐場面,防線也因此變得薄弱,日軍乘機發起掃蕩。

王陵基經過仔細研究,決定採取誘敵深入戰術,他命令前衛部隊作微弱抵抗之後,便佯裝潰逃,放棄了中心陣地。

日軍判斷第三十集團軍很弱,沒想到這麼弱,佔領中心陣地後即放鬆戒備,扔下武器散坐各處。埋伏在叢林中的川軍一聲令下,從附近衝殺過來,把日軍殺得丟盔卸甲,落荒而逃。

王陵基正打得歡暢,軍中忽然發生了讓他意想不到的大地震。

第九戰區在長沙嶽麓山辦了一個幹部訓練團,分期輪訓全戰區各級軍官,第三十集團軍的兩名高階指揮官發電報給王陵基,要求第一批入團受訓。

王陵基認為是好事,就同意了,沒想到這兩人一到長沙,就徑直回了四川,走之後才打電報給王陵基,請求准予長假,返川就醫。

王陵基可用的戰將不多,溜號的這兩人,一個是軍長夏首勳,一個是副軍長兼新十三師師長劉若弼,其中劉若弼指揮過麒麟峰之戰,是他較為看好的新生代戰將。

接到電報,王陵基急忙命長沙辦事處攔阻,但已經來不及了。他又派人趕到四川,多方勸慰,好話說了一籮筐,兩人就是不肯回來。

王陵基氣惱之下,無計可施,只能一個勁地發牢騷。

蜀中無大將,廖化為先鋒,就韓全樸這樣看似不成器的,也就一棵獨苗,以後仗可怎麼打?

薛嶽聽到後,便向王陵基推薦了一個陸軍大學畢業的將官學員。此人是貴州籍,王陵基開始還有些猶疑,他的幕僚進言說:“如果你這次推卻了,薛嶽一定不高興,以後你讓其他人當軍長,就可能不被他批准,倒不如先接受下來,這樣你和薛嶽的氣就通了。再者,這個陸大生與軍政部長何應欽是同鄉,將來找何應欽要補給還可以藉助這層關係。”

王陵基一想也有道理,反正多出的坑得填上,管他好賴,用了再說。

來一個是來,來再多的也一樣。王陵基索性致電蔣介石,主動要了幾名陸大將官班學員,幫他整頓部隊。之後,基本上是來者不拒,只要有人介紹,他一律歡迎。

將少兵多,第三十集團軍的整體戰鬥力還是上不去,可是當你怒其不爭的時候,它有時又能猛不丁地突然放一下光芒。

羅卓英在江西組織上高會戰,王陵基奉命派新十五師增援。新十五師到達上高後,從日軍側背發動猛擊,使日軍蒙受較大傷亡,戰役中一名團長英勇戰死。

上高會戰取得勝利後,羅卓英對新十五師大加表揚,除報請嘉獎外,還專電軍委會優先補充。

好不容易盼來表揚,指揮官卻並不是自己,王陵基真不知道該笑還是該哭。當羅卓英來電錶示感謝時,他半開玩笑地來了一句:“我的部隊由別人指揮,就很賣力,看來指揮官得是生面孔才行啊。”

王陵基難得打勝仗,自然要利用這一機會進行大力宣傳,以鼓舞部隊士氣。他親自為陣亡團長選擇墓地和送葬,並下令從連到軍,均需派代表和他一齊送葬。

此外,他還帶頭髮動全集團軍官兵捐出三天薪餉,為陣亡將士修建了一座忠烈祠,把陣亡、傷亡及因公死亡官兵的名字,全都立牌供在祠內。

王陵基把感動進行到底,他甚至一度遷到祠內居住,以這種看上去幾乎有些魔怔的舉動,來激發官兵們“為你生為你死”的那種鐵血精神。

可王陵基還是失望了。

第二次長沙會戰開始時,正好王陵基到重慶述職,職務由集團軍參謀長代行。當會戰進入緊張階段時,薛嶽發來電令,要求將第七十二軍轉用於平江附近,越快越好,以填補楊森第二十七集團軍出擊後的空當。

參謀長轉命第七十二軍軍長韓全樸。韓全樸接到“越快越好”的命令,一股無名之火騰地直躥腦門:你一個參謀長,不過臨時管管家,給個面子倒越發上臉了,我在休整,誰敢這麼指派我?!

韓全樸當下朝集團軍總部的參謀大罵一通,說這是在拿小鞋給他穿。參謀們百般解釋,強調這是戰區長官部命令,他才勉強率部出發,但已遲誤了將近兩天。

薛嶽發現第七十二軍遲遲未動,不由大怒,嚴令斥責該軍行動遲緩,並且撂下話來:“如能按時趕到平江,保持戰略要點,則是此次會戰功臣,假如遲誤,致使平江失守,就是罪魁!”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