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粉墨登場 第九十章 早朝封官(下)(1 / 2)

小說:大明官途 作者:高月

隨著鐘聲敲響,太和殿廣場上的百官紛紛向太和門方向跑去,李維正是第一次參加早朝,卻不知道該有的順序和禮儀,自己的位子該在哪裡?

他快步來到午門前,剛才登記的時候,有人特地交代他敲第一聲鍾時到這裡來等候,離午門還有十幾步時,一名禮部的官員跑上來問道:“你可是李維正?”

“正是!”

“你隨我來。”

禮部官員將李維正領到太和門前的甬道上,這裡已經站滿了百官,一片竊竊私語聲,在甬道邊上擺放著一座座銅製的山狀物,約一尺餘高,排列整齊,這叫品級山,每個銅器上都刻有品級,從一品到九品,官員則站在對應的品級山旁,一般而言,五品以下的武官都沒有資格上朝了,而且沒有特殊情況,武官也無須上朝,只有高爵位的閒官,比如藍玉之流,才會出現在早朝,因為李維正是特殊召見,所以他雖是六品百戶,顧而也能站在朝班之中。

禮部官員領他到六品道,橫是品階、豎則是部門,錦衣衛除了南北鎮撫使和指揮使外,其餘皆不參加朝會,六品道上站滿了人,竟沒有錦衣衛的位置,而且有幾名六品官員見是錦衣衛人過來,便悄悄擴大了各自的地盤,唯恐他插進來。

禮部官員無奈只得對李維正道:“要不你就先站七品道,錦衣衛在右數第四,等會兒進殿後你再跟著進殿吧!”

李維正隨遇而安,他點點頭,見七品道邊上一塊空地,便站了過去,禮部官員將他安排好,又叮囑了幾句上朝的注意事項,便走了,李維正身材很高,站在文官隊伍中尤為突出,在他身旁是監察院的位置,站著一個身材瘦小的年輕人,似乎年紀也和自己差不多,長著一對招風耳、小眼睛,不過笑容十分親切,還算友善。

“你就是李維正吧!我聽說過你的事。”年輕官員低聲笑了笑,又補充道:“我幼妹尤其崇拜你。”

為了在軍隊和民間中營造燕王的威望,朱元璋在五天前特地下令在民間廣為宣傳這次北元之戰,下面官員充分領會了皇上的良苦用心,便將這次戰役大書特書,描繪得幾乎超過了捕魚兒海之戰,同時為了掩飾燕王犧牲百姓誘敵深入,更是將重頭戲,龍門所的抵抗戰描繪得激情澎湃,抵抗時間和戰鬥激烈都誇大了幾分,這樣一來,李維正無形中便成了家喻戶曉的英雄人物。

聽說人家的妹妹崇拜自己,李維正有點不好意思,他撓撓頭道:“兄臺過獎了,請問兄臺貴姓,在哪個署衙供職?”

“在下是監察御史,姓解名縉,字大紳。”

‘解縉!’李維正不由肅然起敬,這可是歷史名人啊!明朝第一任內閣首輔,他連忙拱手笑道:“解兄儀表非凡,將來必得皇上重用,我表字守廉,解兄可以直呼我字。”

這是他第一次用自己的字,在有學問的人面前稱兄道弟,偶然也滿足一下自己小小的虛榮心,不過李維正卻不知道,解縉最後就是死在錦衣衛之手。

這時,天邊已經翻起了魚肚白,最後趕來的幾個官員也加進了隊伍中,百官隊伍中的竊竊之聲也漸漸消失了,氣氛開始凝重起來,忽然,遠方隱隱地傳來了樂聲,這是中和韶樂,這就是意味著身著龍袍的朱元璋已從中和殿出發,向太和殿而來了。

寬闊的廣場,輝煌的太和殿,臺基上升起的嫋嫋香菸,五彩繽紛的儀仗,身著朝服的文武百官在樂聲中緩緩躬身行禮,恭迎皇帝陛下駕臨太和殿,李維正也跟著行禮,昨天下午他特地受了訓練。

這時一名錦衣衛‘大漢將軍’高聲喝道:“陛下已就座,百官覲見!”

中和韶樂停止,卻又演奏起另一種樂曲,這是丹陛大樂,是朱元璋正式接受朝賀的禮樂,百官如兩條黑龍,走上了太和殿前的玉階,在錦衣衛大漢將軍們一聲聲‘萬歲、萬歲、萬萬歲!’的高呼中魚貫進入了大殿。

太和大殿內寬闊雄偉、視野開闊,越向裡走,光線越是暗淡,朱元璋坐在高高的龍椅之上,俯視著腳下的群臣百官,他可以很清楚地看見百官的每一個動作,但百官卻看不清他的表情,無形中,增加了皇帝的威嚴和神秘。

進入大殿的百官有六部、寺司以及宗人府、監察院等等官員近千人,在丹陛大樂中,宣表官開始宣讀賀表,大都是頌揚皇帝,‘乾坤日月明,四海皆昇平’等一類的內容,抑揚頓挫,聲音和著樂曲的節奏,煞是好聽。

這時,‘大漢將軍’再一次高喝:“百官跪拜!”

進殿的百官一起跪倒,行三跪九叩之禮,齊聲道:“臣等恭祝皇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音樂停止了,大殿裡一片寂靜,朱元璋嚴肅的目光緩緩掃過群臣,徐徐道:“各位愛卿免禮平身。”

“謝陛下!”群臣起身,分列大殿兩側,朝會正式開始了。

進了大殿後,李維正找到了錦衣衛指揮使蔣瓛和南鎮撫使王翰,便悄悄跟在他們後面,蔣瓛向他溫和地笑了笑,指了指地上的六品道,意思讓他站在道內。

“我大明建國二十餘年,北元殘部始終是我大明的第一威脅,朕為平息北方邊患,屢屢對北元用兵,大小十數戰,年初,朕命燕王棣為主將,率十萬明軍健兒北上,征討北元殘部,燕王不負朕望,屢戰屢勝,全殲北元太尉及丞相下精銳四萬餘人,大功於社稷……”

朱元璋低沉而略帶鳳陽口音的聲音在大殿中迴盪,大殿裡鴉雀無聲,雖然他的聲音不大,但所有的人都聽得清清楚楚,確實和大多數猜想的一樣,這次朝會就是對燕王的表彰,所以才會這樣隆重。

或許是年事已高的緣故,朱元璋的聲音漸漸小了,許多站得稍遠的官員都有些聽不見了,李維正耳朵豎直了,他很關心朱元璋對燕王朱棣封賞,如果賞賜恩厚,那就證明他在朱元璋微服私訪時的決策是對的,朱元璋在用燕王取代藍玉之際,是絕不容許任何人破壞他的計劃。

其實他也發現了,似乎所有人對那封信都不再談及,包括前兩天去常府,常升對這件事也避而不談,似乎這件事已經成為了一個禁忌,或許是朱元璋壓下了此事,不準任何人再生是非,至少不準外人談論此事。

想到這,李維正不由悄悄地向左邊第一排望去,昨天聽禮部官員介紹,太子殿下應該站在左邊第一位,但是李維正卻似乎沒有看見太子朱標,他的位子上站著一個和太子年紀相仿的男子,從他衣著冠服來看,應該是個親王,李維正有些愣住了,今天太子怎麼沒來?這個人又是誰?

難道會是秦王?他心中存了這個念頭,越想越覺得有這個可能,如果太子不在,站在第一位的應該就是長親王了,他是第一次看見秦王朱樉,雖然位置很遠,看不清他的面容,但他的那種傲慢姿態,卻深刻地印在了李維正腦海之中。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