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壽山尋寶(1 / 2)

小說:大宋超級學霸 作者:高月

就在範寧一行離開揚州繼續北上的同時,明仁、明禮兄弟也乘船抵達了福州閩縣,福州和建州就是今天的福建,在宋朝,這裡是大宋最重要的白銀和茶葉產地。

另外陶瓷、農作物以及港口造船業也很發達,像南面的泉州,是大宋最發達的遠洋港口,南洋、天竺乃至於波斯、大食的商船都會來泉州停泊交易。

除了物產豐富、航運發達外,福州的人文科舉也在大宋十分有名,以至於人才輩出,像北宋中後期著名的蔡氏父子,蔡襄、蔡卞、蔡京,相國章惇、餘深等等,都是福建人。

福州和建州的銀礦除了官營外,也有不少權貴獲得開採權,不過他們開採冶煉出的白銀一般要求賣給官府,但也並不是那麼嚴格,否則也不會有‘官銀’這種專用稱呼了。

大量私人鑄造的銀錠也同樣在大宋各地流轉。

朱家在福州也有一座礦山,朱家買的是鉛礦,只是鉛礦中也伴生大量白銀,另外還有一座焙茶廠,在福州經營了十幾年,由一名資深大管事坐鎮。

除了礦山外,朱家還在福州和泉州各開了一家朱氏錢鋪。

接待明仁、明禮兄弟的管事姓王,是朱家焙茶工坊的主管事,焙茶工坊正好就在連江縣。

明仁和明禮抵達閩縣的第二天,便坐在一輛牛車趕往連江縣。

“我前兩天專門打聽了一下你們要找的那種石頭,還真有人知道。”

明仁和明禮對望一眼,兩人大喜,這麼快就有訊息了,明仁連忙問道:“礦場在連江縣嗎?”

“好像在連江縣和羅源縣之間,一條河的兩岸,具體在哪裡我還沒有來得及去看,等到茶廠後你們再具體問一問,是我工坊中的一名焙茶匠人告訴我的。”

馬車在路況不太好的官道上一路顛簸北上,連江縣距離閩縣很近,牛車當天晚上便抵達了朱家位於連江縣的焙茶工場。

宋朝八成的茶都來自於福州和建州,這裡茶品質好,產量大,可以滿足宋人對茶的巨大需求,茶葉採摘後要先簡單發酵,然後製成茶餅,再烘焙乾燥後,運往大宋各地。

福州和建州的焙茶工坊有數百家之多,朱家的工坊算是比較大的一家,擁有工匠一百餘人,在一座茶場內建造了數排房屋。

包括髮酵、制餅、烘焙都在這裡進行,製出的優質茶餅主要供應京城,另外,工坊內也有一間養茶屋,專門養制少量的高檔茶餅,像朱佩送給範寧的鳳茶,就是在這裡耗費了十年時間養成。

一間焙茶的屋子裡,木材在爐子裡熊熊燃燒,一名老工匠眯眼打量著手中的鳳凰暖玉,這是明仁和明禮帶來的樣品,範寧當年從奇石巷中淘到。

“沒錯,這就是我家鄉出的鳳凰蛋,沒想到會變得這麼漂亮,真像蜂蜜凝固而成,而且一般沒有這麼大,大概都和拳頭一樣大。”

“這種石頭很多嗎?”明禮問道。

“我們家鄉不少,在壽山溪的兩岸比較多,但其他地方就沒有聽說了。”

明仁遲疑一下又問道:“你是說,這石頭是埋在土裡,不是在山上?”

“當然是在土裡,實際上它們是埋藏在壽山溪兩岸的稻田深處,很多人又叫它田黃石。”

“對!就是田黃石。”

明仁和明禮頓時激動起來,範寧就是這樣稱呼它的,田黃石。

“可是這種石頭並不值錢,農民從田把它挑出來,都扔到壽山溪裡,或者挑回家裡,用來造房子,或者壘豬圈,你們買它們還不如買壽山石,那玩意比較值錢,一塊大石能值幾百文。”

“我們老爺子想用這種田黃石造塔,所以讓我們兄弟來大量收購。”兄弟二人開始胡說八道了。

王管事在一旁道:“老關,放你三天假,你帶他們去產地看看,我也跟去,回頭給你結五百文錢一天。”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