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一個帝國的誕生(1 / 2)

小說:文娛救世主 作者:浙東匹夫

騰雲公司的市值,在靠著內容產業暴漲,在2oo9年底衝到5oo億美元大關之後,隨著2o1o年的到來,終於露出了頹勢,用事實證明了其挖內容撈錢團隊的手法,只能是曇花一現。

真正笑到未來人工智慧時代內容產業最後的,一定是專注於做人工智慧推送、搜尋平臺的平臺商。而不是賺快錢、哪個火跟風哪個的短視內容商。

經過兩年多的奮鬥,到2o1o年,張一鳴的人工智慧助手團隊,終於為顧誠拿出了被全社會所信服的推送人工智慧。

一切音樂、遊戲、小說、電影點選量、安裝量、訂閱量排行榜,其價值在歷史車輪緩慢而堅定的滾滾向前中,一點點崩解。連蘋果公司的app-sToRe手遊付費下載量排行榜,都成了一個漸漸被使用者不屑一顧的存在的。

“什麼東西流行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自己喜歡什麼。”

“別人送給我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親自決定去拿什麼。”

這種口號,隨著顧誠的強烈宣貫,終於在華夏深入人心,而後才走向日韓,最後風靡歐美。

谷歌,亞馬遜,FacechaT,紛紛驚呼顧誠式的新傳媒價值理論,簡直快人一個時代,沛然而來,莫能御者。

yy/人人網的國內使用者量,從2oo8年底的4億多人,漲到了o9年底的5.3億,1o年底的6.9億,11年底的8點4億——這個資料比平行時空微信和支付寶在2o14年年中覆蓋到的人群還廣。

yy海外版和yy網的用量,也同樣展得如同摧枯拉朽。

在日韓2億國民當中,竟有1億2千萬被鯨吞。

原本該出現的kakaoTaLk等東夷本土移動社交軟體,和本該由kakaoTaLk運營方nhn的扶桑子公司nhn-Japan運營的扶桑第一聊天軟體LIne,在如今這個時代都沒能展起來,而是被yy直接碾壓了。

當然,原本kakao-Ta1k該有的“分享照片比較便捷、還能自動美顏”的設計,乃至Line之類的“有很多動態萌物表情包”之類的技術特點,自然是被新時代的yy兼收幷蓄、統統取長補短了。

在米國,Fanetapchat,和米國本土化的一切黃堵毒荷爾蒙社交力量合流,倒是做得比snapchat還大了數倍,o9年時就有1oo多億美元估值,2o11年上市後更是飆到了接近4oo億美元——可是,和另一個時空Ipo後瞬間突破2ooo億美元的FaceBook相比,如今的扎克伯格至少只能做到其原本規模的兩到三成,顯然不可能跟顧誠的yy海外版和yy網在歐美爭第一了。

8億4國內使用者,1億2日韓使用者,2億東南亞使用者。4億3千萬歐美澳使用者,1億7萬世界其他地區使用者。到2o11年底,全世界的yy網路科技使用者達到了驚人的18億之多。

顧誠在年會上,慨然宣佈新的一年裡必須挑戰突破2o億人大關,成為一個前無古人的恐怖存在。

……

這一年多里,在娛樂傳媒圈子裡,顧誠的收穫也是盆滿缽滿。

o1年初,第83屆奧斯卡,李桉導演、顧誠編劇、由權寶雅出演女主角的《藝術家》,毫不意外地奪得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獎,顧誠改寫的劇本,也拿到了最佳編劇獎,此外還有6項其他提名。其中包括李桉本人也被再次提名為最佳導演,但沒有獲獎。

而在此之前,這部電影其實已經在柏林電影節拿下了金熊獎。只不過因為金熊獎國人導演曾經拿過,所以新聞沒那麼轟動罷了。

訊息傳來,舉國歡騰。

畢竟這是華人拍攝的電影,次奪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

在此之前,華人的最高成就,也不過是靠李桉的招牌,用o6年的《斷背山》拼一個最佳導演。

這是歷史的突破。

顧誠在藝術圈內的扛把子地位,也是徹底的無可動搖。他不僅是最偉大的商人,投資者,也是最懂藝術的人,報紙電視上紛紛不吝冠以“當代洛倫佐”、“第二次文藝復興引領者”的名頭。

在東夷國內,儘管權寶雅只是一個靠著一定尺度的金錢LoBBy混進去的最佳女主提名,沒可能獲獎,卻也是讓東夷國內興奮得不要不要的——按照好萊塢慣例,只要片子本身有資格進最佳影片提名,具體演員表現只要不大失水準,幾萬美金一張票的提名LoBBy,還是可以遊說下來的。

與此同時,當年還有另一部半紀錄片半故事片的電影《社交網路》,也拿到了奧斯卡的最佳影片提名,但得分僅在所有片子中排第五名開外。

按說這部電影跟顧誠毫無關係,顧誠既沒有投錢也沒有參演更沒有插手劇本。在另一個世界,這部電影本來是描寫扎克伯格的創業故事的。

可惜,如今因為扎克伯格被顧誠打壓得如此悽慘。加上扎克的出身經歷成了“先給顧誠打工偷師當了兩年小弟,然後才自立門戶”的樣子,所以他的故事自然缺少了傳奇性,也沒那麼多電影圈的人願意去舔他著書立說了。

然後這部《社交網路》就成了一個米國導演講述顧誠創業艱辛的紀錄片——雖然那個米國導演和編劇在拍這部片子的過程中從來沒有采訪過顧誠哪怕一次。

不過,一部拍顧誠生平事蹟的電影,都能進好萊塢最佳影片提名圈子,也可以看出其仙及雞犬的輻射力了。

各方的鼓舞並沒有持續太久的新鮮感,很快就被持續的刺激變得進入了不應期,就像男人受到了太多刺激之後,高潮一過,總會有一段怎麼刺激都硬不起來的時間。

好訊息不過一年,第二年到了11年初的時候,《在雲端》再次引爆了世界,國人的反應卻相對麻木了一些。

顧誠宏大的三部曲,徹底落幕。

“最佳影片獎《在雲端》!”

“最佳導演獎顧誠!”

“最佳男主角獎顧誠!”

……

一連串的榮譽,挑戰著國人的認知,刺激著國人的神經,也讓國人意識到這個地球的傳媒話語權和意識形態輸出權,已經開始漸漸傾斜了。

事實上,等顧誠那個具有全球公信力的內容分平臺臻於大成之後,他還何須在乎奧斯卡獎呢?

憑什麼讓華夏人去米國參評一個米國人的國內獎項?

《在雲端》之後,顧誠也不會讓他投資的片子,再去米國參加任何評獎了。

“東亞意識形態”這個名詞,先出現在那些研究意識形態輸入/輸出問題的各國專家智庫案頭,成為一個重要的概念。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