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的天氣好得出奇。經過一夜的狂風惡浪,海面變得風平浪靜,硫黃島上天高雲淡,晴空萬里。對美軍來說,無異於抽中了一支上上籤。

早上6點,特納的登陸編隊、斯普魯恩斯和米徹爾的航母編隊全部集結於硫黃島西北海域。海上頓時變得檣櫓如雲,熱鬧非凡,宛如“最繁忙時候的紐約港”。

全部艦船組成一個半圓形,伸出去居然有11千米那麼遠。之後這個半圓形逐漸收縮,裡面星羅棋佈的運輸艦和登陸艇則朝海岸線前進。整個場面就像是一部好萊塢大片,只不過它是要花30億,而不是300萬投資的超級豪華巨片。

早上6點40分,支援艦隊開始登陸前的炮轟。五分鐘後,九艘裝備多管火箭炮的炮艇也猛烈開火,在極短時間裡,它們就向島上傾瀉了9.5萬發火箭彈,平均一艘炮艇就打出了超過一萬發火箭彈,著實為前天被擊沉擊傷的同伴爭了口氣。

<img src="/uploads/allimg/200606/1-2006062146092L.jpg"/>

向硫黃島發動衝擊的美軍登陸艦隻。照片由一名海軍攝影師拍攝,他當時搭乘一架海軍搜尋飛機,在海軍艦隊上空進行了俯拍。畫面充滿動感,展示出登陸艦群的奪人氣勢

登陸前的這次艦炮射擊是硫黃島戰役中最為猛烈的一次,雖然射擊時間很短,但是因為天氣晴朗,目標清晰可見,效果非常理想。有人引用邱吉爾的名言來形容:“世界上還從來沒有如此強大的艦隊向如此小的島嶼,發射過如此之多的炮火。”在一名隨軍記者眼中,這是他有生以來看到的“最可怕”的一次炮擊:“雖然炮擊我看過許多次,但我仍不由得想起‘誰也活不成了’這句話。”

上午8點3分,炮擊暫停,120架艦載機對硫黃島東南海灘、折缽山、一號機場進行密集轟炸。這些飛機來去匆匆,一倒騰完,艦炮馬上接力,炸得整個海島煙塵瀰漫,火光沖天。緊接著,艦載機又俯衝下來,對海岸實施掃射。

在直接火力準備的同時,登陸艇正在進行換乘。在登陸艇放下笨重的斜板後,LVTA兩棲戰車一輛接著一輛地蹦入海里,就好像“世界上所有的母貓一齊生小貓了”。

與過去的履帶登陸車相比,兩棲戰車是一種真正完善的水陸兩用牽引車。它的車上有一個可以旋轉的裝甲炮塔,配備有37毫米和75毫米火炮。每輛兩棲戰車不僅可運載大約20名陸戰隊員,還能擊毀敵軍的灘頭防禦工事,並給予登陸的陸戰隊員以直接支援。

上午8點30分,第一批68輛兩棲戰車離開出發線,劈波斬浪,在震耳欲聾的發動機轟鳴聲中,向硫黃島海岸發起衝擊。

8點59分,艦炮火力開始實施“滾動的掩護射擊”,這是美國海軍借鑑陸軍炮兵的戰術,在太平洋戰爭中做出的第一次嘗試。其要訣為,當登陸的第一攻擊波開始向灘頭前進時,艦炮射程即向前伸展200碼,以後在一定的時間間隔下,再向前移動一定的距離。透過這種方式,配合登陸部隊向島嶼內陸推進。

經過鋼鐵暴雨的不斷沖刷,此時的硫黃島看上去就像一頭扭曲變形的“怪獸”,炮火掀起的灰色塵霧和黃白相間的硝煙,幾乎完全覆蓋了海灘,使得軍艦上的人們根本看不到海灘登陸的情況。

硫黃島上的日軍似乎已被完全炸蒙了,不管對方怎麼折騰,都保持著死一般的沉寂。包括特納在內的現場指揮官都認為,即便前面那麼多次的炮擊都不太令人滿意,但這一次他們給予硫黃島的打擊應該是最沉重、最有力也是最切中要害的一次,島上日軍在對外防禦方面已經無能為力,類似塔拉瓦島血戰那樣的情況不會再出現了。

<img src="/uploads/allimg/200606/1-200606214609533.jpg"/>

陸戰隊正在登陸。在兩棲登陸戰中,一般守方都會竭力不讓攻方上岸,像硫黃島這樣的開局比較少見

當北方吹來一陣清風,將小云朵從碧空中驅散過去後,特納正式下達命令:“登陸部隊登陸!”

跟海軍高層指揮官們一樣,一直到登陸前的最後時刻,參加第一攻擊波的很多陸戰隊員都相信這場登陸戰不會很艱難。陸戰隊員布坎南時年18歲,他真的把轟炸硫黃島當成了觀看好萊塢大片,坐在登陸艇上還回頭問同伴:“你認為島上會有日本人留下來等著我們嗎?”

一開始,登陸行動確實非常順利,兩棲戰車群和陸戰隊的登陸過程都像鐘錶一樣準確。岸上只能聽到零星的槍聲,間或有一兩發迫擊炮彈落在登陸區域。陸戰隊員們對此議論紛紛,都認為這種情況實在是太好了,簡直讓人不敢相信它是真的。

在艦上用望遠鏡觀看登陸的海軍軍官們也變得輕鬆起來,許多人都有一種感覺,海灘上的日軍工事只是為一場規模有限的戰鬥準備的,對登陸行動構不成多大威脅。特納甚至認為照此發展下去,美軍只需五天即可佔領全島。

日軍看起來已不是什麼麻煩,讓美軍感到頭疼的是海灘上鋪著的一層黑沙。硫黃島的黑沙實際上是火山灰,質地輕鬆柔軟,身體較重的人踩上去會一直陷到膝蓋。兩棲戰車放出了所載隊員,正要往前開時,突然發現它們已經半身陷入了火山灰,履帶在細粉沙土裡直打滑,剛出水面就不能前進了。

太平洋乃至全世界的島嶼,類似硫黃島這樣的地形很少,而美國人登上硫黃島還是幾十年前的事,大家對此毫無心理準備。就連作戰計劃的制訂者們都失於防範,他們用這樣的語句描述硫黃島的海灘:“地表提供了很好的登陸灘頭,部隊在任何地點都可以順利地前進。”

以往美軍登陸灘頭時,大多會碰到珊瑚暗礁,所以履帶登陸車才有大顯身手的空間。硫黃島倒是好,登陸艇可以直接到達灘頭,而不用停在暗礁的邊緣等待履帶車的轉運。但是,後續的一批又一批登陸艇恰好被兩棲戰車擋住了,根本無法搶灘上岸。艇上的陸戰隊員也只好下來,涉水登岸。

陸戰隊員們全都揹著沉重的揹包,在沙土中無法快速前進,只能慢慢爬行。很多人意識到揹包是個大麻煩,只留下槍支彈藥,把防毒面具等眼前用不上的東西都倒了出來,準備回頭再來取。

在第一撥陸戰隊員前進的同時,後繼批次以五分鐘的間隔陸續登陸,登陸行動看上去“像軍事演習時一樣平安無事”。

突然,猶如平地響起一聲雷,日本人發炮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