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要攻的當然不是臺灣島,而是沖繩。美軍攻佔塞班島後不久,斯普魯恩斯將軍就率先建議佔領沖繩島,認為這座島可為陸軍航空兵提供基地,以便與馬里亞納基地遙相呼應。不過當時參謀長聯席會議還在猶豫要不要進攻臺灣島,斯普魯恩斯的建議沒能立即得到採納。

等到麥克阿瑟進攻菲律賓併發起呂宋戰役,參謀長聯席會議又考慮把呂宋島用作進攻日本本土的前進基地,但後來感到呂宋機場距離日本本土仍然有些遠,無法對日本的工業中心進行有效轟炸。這樣,斯普魯恩斯有關佔領沖繩的提議才正式得到認可。

硫黃島戰役期間,尼米茲利用回國述職的機會,向參謀長聯席會議和羅斯福彙報了進攻沖繩島的作戰方案。由於美軍在硫黃島傷亡慘重,媒體對尼米茲和陸戰隊高層有著各種指責和謾罵,尼米茲儘管並不是一個過分計較名利的人,但他也有自己的尊嚴,絕不願意被人罵成是讓子弟兵送死的劊子手,所以在謁見羅斯福之前,他的內心非常忐忑,也十分渴望在敏感時刻能得到總統的理解和支援。

如尼米茲希望的那樣,羅斯福絲毫沒有在意外界的流言蜚語,接待尼米茲時十分親切和熱情,並最終批准了作戰方案。

尼米茲看到,幾年的殫精竭慮已經完全摧垮了羅斯福的健康,使得這位總統衰弱不堪,不僅說話困難,雙手不停地微微顫抖,而且身上的衣服也鬆鬆垮垮,就好像是掛在一副骨架上一樣。

這可能是將帥之間的最後一次見面了。尼米茲意識到,他必須儘快結束太平洋戰爭,讓羅斯福能活著看到勝利。

1945年3月15日,尼米茲回到關島,對沖繩戰役進行總體部署,在此前後,斯普魯恩斯也同時展開了海上行動。

一般說來,一場登陸戰的啟航距離遠一倍,登陸戰的難度就要加大幾倍。沖繩島與日本本土相隔如此之近,使得每個人都明白這場戰鬥會有多麼艱苦。日本東京廣播電臺一再聲稱,美軍若接近日本本土防線,將會遇到越來越密集、越來越強烈的抵抗,最終還將遭到滅頂之災。最後那句話可能是信口雌黃,但從硫黃島一戰來看,仗確實是越來越難打,日軍的防禦能力並不是擺著看看的。

作為沖繩戰役的海上總指揮,斯普魯恩斯最為關心的問題是,日軍的空中防禦力量究竟會對美軍艦隊造成多大危害。

如果沒有“特攻作戰”這種在美軍看來不可思議的戰術,日本海陸航空隊本來和它的海軍一樣,早已變得不堪一擊。或者退一步說,在“神風敢死隊”尚未形成氣候的時候,其取得的戰果以及對美軍的危害性,也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大。

問題是,“神風敢死隊”必然會形成氣候。因為要駕駛特攻機實在太簡單了,飛行員無須掌握複雜的技術動作,只要會開飛機,然後記住一發現目標,就不顧一切地撞上去即可。集體攻擊自然嚇人,即便是單人攻擊也同樣能驚得人一身冷汗。

3月初,當第58特混艦隊還在烏利西錨地休整的時候,有一天晚上,停泊在礁湖裡的“倫道夫”號航母放起了電影,機庫中間甲板上擠得滿滿的,全是來看電影的艦員。電影正放著,好多人覺得航母在輕微地抖動,轉瞬之間,巨大的爆炸聲便把電影里人物的講話聲全給淹沒了。

警報汽笛大作,觀眾們紛紛返回各自的戰鬥崗位,儘管銀幕上的對話還在繼續,但誰也顧不上去聽上面的人說些什麼了。

“倫道夫”船艉的飛行甲板起了火,從別的船上可以看到火倒映在昏暗的水面上。幸好在損管隊的努力下,火沒有繼續蔓延,最後被撲滅了。

艦員們當晚都以為是一架F6F“地獄貓”出故障,撞在船上引發的事故。第二天早晨,等船艉涼下來後一檢視,發現了一架日機殘骸,這才知道是“神風敢死隊”乾的好事。

日軍飛行員駕駛飛機飛行了800海里,在撞擊之前,就知道自己絕無生路了。對於這種瘋狂的攻擊行為,在場的人無不毛骨悚然。

<img src="/uploads/allimg/200606/1-200606214625337.jpg"/>

撞在美軍航母甲板上的特攻機尾部殘骸。這是一架“彗星”式俯衝轟炸機,本來是用以替代99式“艦爆”的,但在日本海軍完全失去制空權的情況下,只能淪為自殺飛機了

“倫道夫”號被撞事件再次引起了斯普魯恩斯的注意。他估計,一旦美軍登陸沖繩,必定會遭到日軍航空兵的全力反擊,尤其是特攻機的拼死撞擊。儘管這些特攻機從來沒有改變任何一場戰役的最後結局,但不可否認每一次都對美軍構成了不小的威脅。

為防患於未然,斯普魯恩斯將登陸行動提前十天,與米徹爾率領第58特混艦隊離開烏利西錨地,悄悄地向日本近海駛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