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形態構成

接下來我們要談到影響海權的第二個因素:形態構成。墨西哥灣因其所獨具的特點,可以典型地列在形態構成這一因素之下。在影響海權成長和發展條件的討論中,形態構成這一因素僅次於地理位置,位居第二。

一個臨海國家的海岸線就是它的一條邊界,這道海岸線越是能夠提供通向更遠處的通道,這個國家的民眾就越會願意透過它與世界其他地方進行友好的往來交流。假設有這樣一個國家,它只有漫長的海岸線,卻沒有一個港口,那這個國家就不可能有海上貿易,也不可能有海上運輸和海軍。在現實生活中,還真出現過這樣的例子,那就是當比利時還是一個西班牙與奧地利之間的省份時,其情況如上。1648年,荷蘭打敗了比利時,迫使比利時關閉了安特衛普港,並把比利時的海上貿易轉手讓給了荷蘭。西屬尼德蘭從此退出了海洋強國之列。

一個優良的港口所要具備的先決條件是寬大和水深,這也是這個地區力量和財富的來源,如果這些港口還處於可通向河流的出海口的話,這些港口的價值還會增長,這也便於集中一個國家的國內貿易。然而,如果不能很好地防禦這些港口,讓其暴露在敵人的眼皮子底下,它將成為戰爭中的薄弱環節。1667年,荷蘭艦隊就很輕易地駛進了泰晤士河,在離倫敦不遠的地方燒燬了英國海軍的大部分艦船。幾年後,英國海軍聯合法國前來複仇,當聯合艦隊企圖在荷蘭登陸時,遭到了荷蘭艦隊的頑強抵抗,不得已敗北。1778年,若不是法國海軍統帥的猶豫不決,英國人就失掉了哈德遜河的紐約港。如果這兩個地方落入法國人手中,新英格蘭和紐約、新澤西和賓文法尼亞之間的交通線將得以恢復。如果英國人丟失掉這些地方的話,他們可能提前議和。對美國人而言,密西西比河是獲取財富的巨大源頭。但是,密西西比河沿岸防守力量薄弱,再加上它的河道遍佈全國,這就使得它成為南部聯邦的一個薄弱環節,並因此成為導致南部聯邦戰敗的一個重要原因。最後我們看到,1814年切薩匹克的被佔及華盛頓遭受到的毀滅給我們留下了一個沉痛的教訓,這些慘敗都是由於航道入口處防衛空虛造成的。這些教訓離我們並不是遙不可及,我們可以輕易地回憶起來,但是,從目前我們對海岸線的防禦來看,可能並不是這樣,人們也早已經將其遺忘。雖然與歷史相比,環境以及攻守策略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很多細節方面我們已加以修正,但是從本質上來講,主要的條件依舊沒有發生變化。

拿破崙一生經歷重大戰役無數,但法國在佈列斯特以東卻沒有任何可以使用的港口。這跟英國恰恰相反,英國在這裡不但有一些避難所和供給港口,還在普利茅斯和樸次茅斯設立了兩個巨大的軍火庫。後來,法國人在瑟堡構築了堅固的工事,才彌補了這一缺陷。

除了海岸線之外,人們還往往會因為其他的種種原因走向海洋或者離開海洋。儘管法國在英吉利海峽的軍港十分匱乏,但是除了地中海之外,法國在英吉利海峽和大西洋都有很多深水良港,這些港口所處的地理位置非常適合海上對外貿易,並且這些港口都位於重要河流的出海口,對促進國內的貿易也有很大幫助。但是,等到黎塞留用武力結束了內戰的時候,法國人並沒有像英國人和荷蘭人那樣致力於海洋的發展。一個主要原因是,法國已經成為一片理想而富饒的樂土,氣候宜人,物產豐富,國內盛產的產品足以自給自足,有時候甚至供大於求,他們完全沒必要冒險去開拓另外的商品市場。英國則恰恰相反,他們從上蒼那裡得到的賜予可謂少之又少,在製造業興起之前,他們可供出口的產品微乎其微,微薄的自身收益完全滿足不了他們膨脹的需求,加上他們天生的好動性和有利的海洋條件,促使他們不斷地向國外擴張,去尋找比他們所在的島嶼更加富有和迷人的樂土。自然條件和民族特點促使他們成為天生的開拓者和發掘者,隨即演變為製造商和生產者。產品和殖民地之間,海運是一個至關重要的環節,以至於他們的海上力量越來越雄厚。

如果說英國人是被海洋的誘惑給吸引到海上去的話,那麼荷蘭人則純粹是被趕到海上去的;如果英國離開海洋的話,會從此一蹶不振,而一旦荷蘭離開了海洋,則會直接導致滅亡。在荷蘭最輝煌鼎盛的時期,曾有一位權威人士就預言,荷蘭的土地最多能養活其八分之一的人口。在當時,荷蘭的製造業種類繁多且十分重要,但是製造業的發展遠遠趕不上海運事業的發展。土地貧瘠,海岸又無險可守,迫使荷蘭人只好從事漁業。漸漸地,他們把漁業從內銷轉為外貿,從此漁業成了他們獲取財富的主要手段。就這樣,正當義大利諸共和國處在土耳其霸權的壓力之下,好望角航線剛被發現的時候,荷蘭人平地崛起,成為地中海東部沿岸諸國與島嶼以及義大利主要貿易的繼承者。

除上述原因外,荷蘭的崛起還有它獨特的地理優勢,它位於波羅的海諸國、法國、地中海沿岸各國以及德國各大河流口岸之間,佔據了優越的地理位置,幾乎很快就承擔了歐洲所有的海上中轉生意。波羅的海沿岸的海上貿易、西班牙跟其殖民地的貿易、法國葡萄酒及沿岸的貿易,並沒有比200年前增加多少,但是,這些貿易幾乎都用荷蘭船隊運輸,甚至英國大部分的轉口貿易都是用荷蘭船隊完成的。所以荷蘭的繁榮並不僅僅是其本身自然資源匱乏這一個原因,當然這也的確是一個重要原因。事實上,由於民眾生活貧困,他們被迫把目光轉向大海,再加上他們控制了海洋運輸業,擁有龐大的船隊,使他們能夠更好地透過貿易來盈利。當美洲大陸和好望角航線被發現後,隨之而來的探索精神和商業慾望急劇膨脹,他們可以有效地利用這些來進行海上貿易,他們的食品、服裝、生產所需的原材料,還有建築用材、造船的材料都需要進口。荷蘭的繁榮富強還有其他方面的原因,當然貧困所滋生的海上慾望是最根本的原因。在1653年到1654年間荷蘭同英國進行了長達18個月的戰爭,荷蘭的海上貿易一度陷入癱瘓,“用來維持國民生計的收入,比如漁業和商業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工廠停業,生產終止。所有的船隻不敢出海,港口內桅杆林立。到處是乞丐,街道上荒草萋萋,光是阿姆斯特丹就有成百上千套出租房空著,無人問津”。最後不得已,荷蘭只有同英國簽訂了一項極其不公平的條約,才挽救了國家危亡。

這個災難性的結局為我們指出,完全依靠外國資源在世界上立足是非常危險的。雖然現在已經時過境遷,我們仍然可以從當時荷蘭的情況看出同今日英國情況的幾分相似之處。雖然這些情況在美國並不受到重視,但是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想要保持國內的繁榮富強,就必須保持和加強其在海外的力量。人們可能不滿足現有的政治特權,然而等到他們缺少麵包、牛奶的時候,他們就會惶恐不安。更加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從地理位置、領土範圍還是富足程度而言,美國都幾乎跟法國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當年在法國發生的悲劇已經在美國重演。最初,美國人的祖先只是佔領了一條狹長的沿海地帶,雖然這些地方並不發達,但它有肥沃的土地、眾多的港口、多產的漁區。這些先天性的物質條件加上英國移民與生俱來對海洋的熱衷度,讓他們的血液沸騰,這也正是建立起一個海洋強國的前提。最初的原始殖民地都是在海上或者在瀕臨大海的一條支流旁邊,所有的進出口都趨向於同一片海岸。對海洋的狂熱慾望以及它在公共福利中的表現,讓它在人們心中廣泛地流傳。還有一種更為現實的動機,那就是少量的投資就能換取豐富的海上財富,因而航海業也就成了私人獲取利益的平臺。

到了現在,權力的中心已經不再是沿海地區。各種報紙、報刊都在相繼描寫內陸地區蘊藏的巨大財富和豐富的資源。這樣一來,資本在內地就找到了更加方便誘人的投資場所,海岸地區反而被忽略了,這種做法使得海岸線變得死氣沉沉。美國人放棄了墨西哥灣太平洋沿岸,還有接近密西西比河谷中心的大西洋沿岸,當美國人再次感到海上有利可尋時,他們將會再次努力為海上力量奠定基礎。到那時,那些瞭解歷史但無視歷史的美國人,將會重新審視法國當年因為缺少海上力量而受到侷限的教訓,他們也將深深為由於國內財富的充足卻忽視了海上力量的做法而捶胸頓足。

在各種影響海權的自然條件中,像義大利那樣的地理形狀是最奇特的,義大利是一個狹長的半島,中央的山脈將其分成兩個窄長條,聯結港口的道路沿著山脈一路伸展。義大利只有完全控制了海洋,才能夠保證這條交通線的絕對安全,因為義大利人根本無法知道,敵人會在本國國境線的哪個地方發動襲擊。但是,如果義大利有龐大的海軍盤踞在中央地帶的話,在某個地段被敵人嚴重破壞之前,還是有望攻擊那支逼近其基地與交通線的艦隊。美國的佛羅里達半島也同樣狹長,它的最頂端是基韋斯特,雖然這個半島地勢平坦人煙稀少,然而第一眼看去,會覺得它與義大利非常相似。當然,這種相似性僅僅是表面上的,如果墨西哥灣成了一場海戰的主戰場,那麼透過陸地到達島頂端的交通線將會意義非凡,並且隨時可能受到攻擊。

當一個國家不僅由海洋組成其邊界,或者海洋把這個國家包圍起來,還把這個國家分割成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部分的話,那麼,控制海洋就不僅僅是民眾最為關心的問題,而是涉及國家生死存亡的大計了。在這種情況下,只會產生兩種結果,要麼使這個國家的海上力量變得非常強大,要麼就使得這個國家軟弱無力,這正是目前義大利王國連同其撒丁島與西西里島的情況。在義大利王國還很年幼並且財政收出不足的前提下,其領導人就能極具前瞻性地發現這一點,並建立起一支力量雄厚的海軍。他們認為,以義大利的島嶼作為海軍基地,甚至比以大陸為基地要好得多,因為義大利半島上沒有安全暢通的交通線,如果敵人入侵,陸地上的軍隊將很有可能陷入敵人的包圍之中,同時還會受到海上力量的威脅,這種困境是非常可怕的。

愛爾蘭海把大不列顛群島分割開來,它不像是一個分割物,更像一個港灣,但歷史上已經出現過它對聯合王國造成的威脅。在路易十四時期,法國的海軍幾乎跟英國和荷蘭的聯合艦隊實力相當,愛爾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脅,當時這個島幾乎全部被法國人和當地人控制。這時的愛爾蘭海不但成了法國人的一個優勢,還成了英國人在交通線上一個最大的薄弱環節。只不過法國人也不敢孤注一擲,把他們的戰列艦開進這片狹窄的海域,而是把準備登陸的遠征隊調到南部與西部的英國海港。在決定勝負的時刻,被派到英國南部海岸的法國海軍徹底打敗了英荷盟軍;就在這同一時間,25艘法國護衛艦駛往聖喬治海峽,攻擊英國的交通線。駐紮在愛爾蘭的英軍陷入包圍,岌岌可危。但是博因河一戰及詹姆斯二世的逃亡使得戰局出現了轉機,從而挽救了英國陸軍。這種進攻交通線的行動,屬於戰略問題,跟1690年一樣,都對英國構成了巨大的威脅。

處在同一時期的西班牙,由於無法由一支強大的海軍將各個海上的領地連線起來,這種一盤散沙的局面讓其最終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但是,雖然西班牙已經衰落,但它還佔領著尼德蘭、西西里,以及其他一些義大利土地,再加上其在新大陸擁有的廣闊殖民地。然而它的海上軍事實力卻非常軟弱,當時有一位荷蘭的博學大家指出:“在西班牙廣闊的海岸線上,航行的都是荷蘭船隻。從1648年西班牙跟荷蘭簽訂合約以來,西班牙的船員和水手越來越少,以至於他們公開租用荷蘭的船隻開往西印度群島。這在之前是非常不可思議的,那時候他們會非常小心謹慎地將所有的外國人拒之門外。”他還說:“可以明顯地看出來,西印度群島處在西班牙的腹部,必須有一支強大的海軍力量讓它與西班牙的頭部相連線。那不勒斯與尼德蘭就像西班牙的兩隻生病的胳膊,無法為西班牙效命,因此,如果離開海運的話,西班牙將無法從這兩個地方得到任何有用的東西。在和平時代,西班牙可以隨時租用荷蘭的艦船,但是一旦發生戰爭,我們之間就會產生分歧和隔閡。”

在半個世紀之前,一位亨利四世的主要大臣薩利,就十分形象而準確地把西班牙比喻為“一個雙腿和胳膊都強壯有勁,但是心臟卻極度衰竭的國家之一”。自那之後,西班牙的海軍就屢屢遭受劫難,有時候甚至全軍覆沒。這不僅讓國家蒙羞,其國力也每況愈下,帶來的是商業航運被毀,製造業也隨之消亡。能讓西班牙政府苦苦支撐下去的,不只是遍佈全國的工商業,也是來自美洲的運寶船,這上面裝載著大量的白銀,然而這些船隻卻時常會受到敵國艦船的襲擊。由於損失掉6艘大帆船,運寶船的活動被迫中止了一年多。當尼德蘭大戰正在如火如荼時,由於荷蘭人對海上的絕對控制,迫使西班牙人放棄了海上交通線,不得不選擇漫長昂貴的陸上交通線路來運送軍隊,這樣一來它又必須面對戰略必需品的增加,以至於達成了一個非常滑稽的協議,就是由荷蘭的艦船為西班牙軍隊運送戰略必需品,也就是說,荷蘭的艦船在供養著自己的敵人。作為回報,荷蘭人得到了在阿姆斯特丹交易市場上備受青睞的香料。在美洲,西班牙人同樣孤獨無依,遲遲得不到國內的援助,只好躲藏在戰壕後面苦苦支撐。不過在地中海地區,這種窘狀有所改善,因為荷蘭人根本就對那個地方不感興趣,而英國人同法國人還沒有開始漫長的為爭奪其控制權進行的鬥爭。到了後來,沒有海上力量的西班牙逐漸失去了尼德蘭、那不勒斯、西西里、梅洛卡、哈瓦那、馬尼拉和牙買加,這些土地後來數次易手。總之,海上力量的衰敗是西班牙全面衰落的一個重要原因,到現在為止,它還沒有從這個深淵中爬出來。

除了馬達加斯加,美國本土以外佔據的所有土地都能夠從陸地上到達,美國的領土外形使其並沒有呈現出特別薄弱的部分,所有比較重要的城市或者基地都能夠迅速到達,要是透過水路的話,成本比較低廉,要是透過鐵路的話,則會比較快速便捷。太平洋地區是防禦最為薄弱的地方,但這些地方也遠離敵人的威脅。美國國內的資源可謂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一位法國人就這樣說過:“我們在自己的地域裡可以永遠獨立地生活下去,然而一旦這個小地域被外來的商業貿易線侵犯,美國人可能就會一瞬間喚醒那些曾經在海洋上佔有一席之地的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