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東方和西方(1 / 2)

美國的對外政策在當今最主要的目標就是阻止各大強國對中國的侵略,中國擁有4億消費人口,它必須保持完整。美國的任何對外開放政策都著力於中國的領土完整,這並非出於對中國的同情,而是因為中國的市場對美國十分重要。

歐洲國家發展到現在已經歷經了400年的演變,突然有一股新生力量突兀地出現在東西方之間並不會讓人感覺有多麼吃驚。前不久的日俄戰爭就讓人們注意到了這種現象,最讓人吃驚的結果是,在這場戰爭中獲勝的是一個東方國家。這樣的結果立即引起了軒然大波,雖然許多人都只注意到表面上的因素,甚至連表面因素也沒有了解詳細。無論人們從日俄戰爭中找到什麼教訓,日本在這次戰爭中的表現都讓世界震驚。

其他的東方國家都對日本的勝利拍手叫好,這是因為這些國家和日本一樣都處於歐洲國家的壓迫之下,而不是它們在地理上同日本有多親近。除了土耳其帝國,歐洲國家已經同東方接觸了200多年,由於西方在軍事上和政治上的高度集中,所以輕而易舉地控制了許多東方國家,這些國家組織鬆散、內部各個整體分化。從相互之間的鬆散程度來看,大多數的印度人要比歐洲封建時代任何一個國家內部的小邦更加當仁不讓。而在中國,絕大多數的中國人根本沒有國家這個概念,軍人的名聲也非常差,從軍被認為只是教人恃強凌弱。日本在50年前還一直閉關鎖國,沒有能夠分享歐洲進步帶來的種種好處,其他的亞洲國家就更不必說了。

在這種背景之下,西方國家之間雖然一直在持續爭鬥,但它們對東方國家所採取的方式卻是一致的,結果是西方國家成了統治東方的力量,就像西班牙、法國和英國相繼在歐洲稱霸,德國今天在歐洲大陸上佔據壓倒性優勢。在歐洲還是一個四分五裂的基督教世界時,土耳其帝國高度凝聚,伊斯蘭教徒也承認這個國家的獨立。可今天的穆斯林國家沒有能力在政治上和軍事上同西方國家一較高低,也無法聯合抵禦西方國家,結果就是領土和主權被一步步蠶食,它也就漸漸失去了獨立性。

上面的這種情況是幾百年來演變的結果,不可能在朝夕之間發生逆轉,不過日本卻向我們展示了這一奇蹟。與其他東方國家不同的是,日本狹長的領土使它能夠緊密地團結在一起。在長期的封閉空間裡,日本形成了獨特的精神和生活方式,這在幾年前的戰爭中已經顯現出來了。這種精神加上日本集中的人口、骨子裡的尚武傳統、幕府體制對地方的絕對控制,使日本能夠發動全身的能量,還有就是英明的領導者和適當的時機,這些都讓日本趕上了。在歷史上,無數次機會被昏庸的領導者白白浪費的例子數不勝數,而如今的日本卻沒有出現這種狀況。

雖然東方國家的變革是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但是某些認識正在慢慢促進擁有人類二分之一人口的東方國家發生變化,這種認識的外在表現還不容易看出來,所以很多人會忽略它的能力。從當下來看,這種認識是在被西方的控制之下所產生的不安情緒引發的,而不是自覺形成的。正是這種認識,讓一個國家能夠充分地實現自我管理。當然,這種並非自願的精神在日本人身上表現得並不明顯。內心的不滿本身不具備什麼效力,在中國或者印度也找不到個人或者組織能夠肩負起領導任務的例子。雖然好多東方國家都受到日本所取得輝煌成就的影響,但仍值得懷疑的是,這些國家會不會遵循著日本的發展道路前進,或者說,它們會不會覺得走西方的道路要更加優越。朝鮮就對日本的精神非常反感,東印度人對英國人也充滿了敵視;那些站在反帝立場的同仁說,菲律賓人對美國的統治也不大願意維護。

在印度和菲律賓,要實現思想向現實的轉換是非常困難的。因為在印度和菲律賓,和西方統治者打交道的是在種族和信仰方面都不一致的多個小集團。這些集團內部的矛盾稍稍緩解了他們對西方統治者的敵意,並且當地人深深明白這種外來的統治和物資供給一旦消失,會給他們帶來什麼後果。這樣一來,許多人對這種統治都採取了預設的態度,容忍了那些他們不喜歡也沒什麼危害的東西。只有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才表現出對西方統治的不滿和對自由的嚮往,他們雖然對西方的政治制度有所瞭解,卻沒有對其歷史根源詳加剖析,所以也就無法體會取得這種成就所付出的幾百年的努力。擺在眼前的問題是,印度和菲律賓的政治體制都不可能發生根本的變化,除非這種變化能夠被宗主國允許。令人欣慰的是,美國和英國已經對當地人做出了一些讓步。

中國的情況則又不相同。和別的東方國家一樣,中國也被日本的崛起所震撼。中國也認識到了西方在物質方面的優勢,不過,這是經受了嚴酷的親身體驗之後。在俄國和日本締結了《樸次茅斯和約》之後很短的時期內,中國的知識分子終於把眼光投向了這個隔海相望的國家。在學習和運用西方的成果方面,中國人也具備日本人那樣的聰明才智,可能中國人比日本人更加善於學習和接受西方的本領。中日兩國之間的距離如此之近,來往的費用不高但具有非同一般的意義,中國人曾經數次派遣留學生前往日本留學,但是這種趨勢發展到現在已逐漸減弱。事實是,無論中日兩國在共同抵禦外敵方面有多少共同語言,地理上的接近和民族之間的巨大差異使得兩國根本沒法長期合作,更別提結盟了。一般來說,地理位置上的接近是兩國爭端的主要來源。滿洲不但是中國、日本和俄國的交接點,更是三方軍事和利益的碰撞之地。我們可以確信,就算這三個國家能夠和平共存,它們相互之間的防備心理卻不會消失。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裡,中國將具有非凡的意義。

儘管中國在過去飽受戰爭的摧殘,但中國人骨子裡都有著以和為貴的思想,中國依然有著變為世界強國的潛力,這是因為它擁有眾多的人口和廣闊的土地。只要能夠有效地發揮這些優勢,中國有朝一日就會成為世界的中流砥柱。雖然這個臃腫不堪的局面使得這種目標很難實現,但這種緩慢的演變對中國來說也是一種保護。雖然中國的領土一點點受到侵佔,但中國政府依然有能力確保自己的統治權威,在中國的大部分地區,各種精心策劃的分裂活動都沒有實現。中國的種族具有統一性,雖然有著各種地域間的界限,可能互相聽不懂對方的方言——這是地域遼闊和交通不便導致的必然結果。瞭解中國的人都知道,中國人身上有一種堅定不移的氣質,這種氣質能夠促使它實現霸業。

這種氣質在過去被我們看做呆板,具體表現為對自己國家的任何事物都最大限度地偏愛,這種偏愛造成了故步自封和夜郎自大。近年來,外部的光亮已經照進了中國大地,各種文化之間相比較的自我認識過程已經開花結果。與此相關,非常有意義的一件事是,中國人正在修築從北京往西北延伸至張家口的鐵路。120英里的鐵路,沒有一個工程師是外國人,領導者詹天佑畢業於耶魯大學。中國接下來打算在同樣不依賴外力的情況下建設一條150英里的鐵路。雖然拒絕外來的援助會延長工程時間,但這種種決心都表明,中國正在試圖從過去的自我欣賞中擺脫出來,著眼未來,逐步累積自身的實力,把所有的理想和願望轉化為現實。正是由於中國正處於這樣一個階段,我們才能有效地推行門戶開放政策;不管它的構成如何不夠精細,值得肯定的是它正在一步步煥發生機。國家意識的培養是實現國家團結最重要的一步,只要中國人能夠全民一心,就能在世界格局中佔據重要的地位,擺脫長期以來束縛自己的枷鎖和防守性政策。

不管東方各國變成現代意義上的國家要經歷多久的時間,最終的發展又會如何,但它們肯定會經歷一個同歐洲和北美相似的過程,要漸漸把這種分散變為國家凝聚力。不過,由於領土和人口的侷限性,中國和印度根本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取得日本那樣的發展,這兩個國家長期遺留的歷史問題更加不會使它們像在1783年到1789年成功完成統一的北美13個殖民地那樣輕易地實現政治變革。另一方面,從西方引進的各種交通聯絡手段會使它們的發展速度比同期的歐洲要快得多,西方統治者已經給印度帶來了種種先進的通訊裝置。

在東方國家進行自我演變的同時,它們同歐洲以及美國的關係還會繼續發展,這種趨勢就像在中世紀,歐洲國家一直在維持它們同遠東地區的聯絡一樣。阿拉伯人向法國南部的推進、十字軍的東征、土耳其帝國在歐洲的擴張,都是這種聯絡最為直白的表現。而在那時,歐洲還只是個由多個鬆散的國家或者小邦構成的基督教世界,盛極一時的伊斯蘭教國家隨時可以將自己的力量直插歐洲心臟;等到歐洲國家完成權力集中和國家重建後,這種危險便不復存在了。不過土耳其帝國依然能夠和一些基督教國家接觸,並在波旁王朝與奧地利無休止的鬥爭中發揮了平衡作用。我們可以看到,當法國和奧地利交戰時,土耳其在另一側對奧地利的後翼進攻,使它不得不分兵援助後翼。從那之後,土耳其帝國再次成為歐洲國家關注的焦點,各國以利凡得為中心的戰略企圖使它逐漸成為一個事端頻發的危險地。在50年前的克里米亞戰爭中,兩個基督教國家就曾經聯合起來同土耳其結成盟國,共同反對和土耳其有利益衝突的基督教國家。在兩年前,利益上的衝突引來了同樣的戰爭危險。

這些事情離美國太過遙遠,以至於感覺不到它們對自己的影響。然而,一旦這些事影響到了歐洲關係的平衡,就必然會透過將其影響波及世界的其他一些地區而和美國發生關係。而在這些地方,美國和各個歐洲強國都有著頻繁的交往。只要某一個爭端削弱了美國盟友的利益,而且對美國的敵對勢力有幫助,美國就不能撒手不管。近10年來,東方事態的變化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了歐洲的局勢。有些說法聽起來很有道理:德國已經感覺到自從日俄戰爭俄國戰敗後,歐洲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俄國的失敗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德國的壓力,於是它已經不將法俄同盟放在眼裡。還有一點是,德國有奧匈帝國這個強大的後備力量,德國就更加能夠應付自如了。我們能夠聯想到,陸上壓力的減輕會讓德國將更多的財力和精力投入海軍建設上。這樣一來會威脅到英國海軍的霸主地位,或者迫使英國也增加海軍開支,而一旦一個國家的軍費大幅度上升,就意味著社會動亂。

英國和日本結盟來共同對付俄國有可能是戰略上的失誤。不可否認的是,俄國在遠東事務中不能自拔對英國一定有好處,因為這樣一來俄國的力量就會得到分解,它便再也沒有精力對君士坦丁堡、蘇伊士、波斯灣及印度用兵。然而,如果俄國能夠同16世紀和17世紀的土耳其人對德意志地區的所作所為那樣,給德意志帝國不斷施加壓力,這會讓英國更加高興。但是,由於滿洲戰爭的慘敗,俄國很可能在一段時間內一蹶不振。所以,英國政府的行為加速了日俄戰爭的爆發,而戰爭的結果卻使歐洲力量出現了失衡,這是英國沒有預想到的,所以英國必須全力彌補自己犯下的這個錯誤。

接下來我們將要說的與其說是對事件的解讀,不如說是一種猜測。不過,在日俄戰爭後期日本財力枯竭的情況下,英國確實幫了很大的忙,這一事實的基礎是英國海軍在200多年來的軍事霸主地位。如果日俄戰爭是另一種情形:雙方的力量接近平衡,都缺乏足夠的物力財力,而俄國的威望又一如過去,那麼戰爭的影響就會大大不同。門戶開放政策在另一重意義上體現了一種均勢精神,它和均勢一樣都是為了保衛和平,只不過均勢意味著獨立權力的平等,而門戶開放意味著機會的平等。還有,門戶開放和均勢一樣都取決於各個國家軍事實力的平衡,這些國家是指對中國有濃厚興趣的國家,因為門戶開放這個詞彙是專門針對中國的。

我們無法查明門戶開放這個詞彙的來源,但毋庸置疑,美國在倡導門戶開放方面發揮了積極重要的作用。前面我們引用過德國人德爾布呂克的一段文字,他在其中列舉了包括美國在內的各國對於門戶開放政策的看法,並要求使德國的影響力、資本、工商業和聰明才智在平等的條件下同其他國家展開競爭。所有的人都希望這一目標能夠得以實現,而且這個希望完全有可能成為現實,只要人們從一開始就清楚地認識到,如果事情發展到不可挽回,就只有依靠軍事力量來維護這種權力了。如果人們都能夠認識到這一點的話,也不會出現蔑視他國的行為和無謂的爭端了。

還有一點我們必須牢記,就是各國都只會關心自己的利益,所以它們的看法一定會有所不同。比如鐵路方面,修建鐵路是為了進行資本投資和創造就業機會,還可以隨著鐵路的一路延伸擴充套件自己的勢力;這樣的話,就應該遵循門戶開放的精神來合理安排各股勢力在鐵路方面的機會。但是在最近的鐵路建設中,美國卻被晾到了一邊,並沒有獲得德國首相口裡的“陽光下的地盤”的權力。針對這個事件美國已經闡明瞭自己的立場。在以後的時間裡,中國將會建造更多的鐵路,而中國的領土完整對門戶開放尤為重要。如果有哪一個國家透過租借對中國土地進行佔領或者管轄,這塊土地就有被兼併的危險。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在一年前就遭遇了這種命運,而今天的朝鮮也將重蹈覆轍。還有那種變相佔有他國土地上的商業活動,也會被這個國家的海關所控制,這樣一來,門戶開放就成了廢紙一張。

這些問題直接關係到美國門戶開放政策的成敗。為了處理好它們,美國一直在爭取同其他國家達成諒解。如果美國單純地依靠自己來維護門戶開放政策的話,它就需要建立起一個保護國,這樣一來又和門戶開放中的平等精神相違背了。關於門戶開放中存在的種種問題表現在中國的滿洲地區。這個地方的局勢變幻難測,所以一直被人關注。日本和俄國在滿洲的所作所為讓我們不禁發出疑慮,這兩個國家能不能顧及到中國自身的利益和其他在華國家的平等機會。不可否認的是,即使各個國家能夠在門戶開放原則上達成一致,在具體的行為當中也免不了競爭和衝突。而商品貿易的競爭會促使人們依靠各種機會來佔據上風。現在,整個世界都在利用自己手裡的控制權和保護主義,而不是技能和實力的競爭來獲取一些地方的商業優勢。無論在工業、金融業還是貿易領域,這種情形都隨處可見,連美國的托拉斯組織裡,這種情形也有抬頭的趨勢。

美國依靠保護主義同世界上的任何國家交往,就必須考慮到這些國家會不會聽從美國的意見,美國的政治主張以及政治秩序能不能得到建立和保持等等問題,這些都取決於那個國家的實力。歐洲國家力量的變化同美國息息相關,任何的變動都會影響到美國的利益,繼而影響到美國在太平洋和中國的利益。當前的俄國一蹶不振,德國正在全力建造自己的海軍,而英國海軍也因經費的短缺已不如從前,這些美國都看在眼裡。其他國家的軍事力量都不為美國人熟知。在1823年,如果英國的海軍沒有大陸國家的海軍強大,沒有能力阻止大陸國家向南美洲運送聯合部隊鎮壓西班牙殖民地的獨立運動的話,那對美國的影響就是災難性的。1814年由於歐洲局勢的變幻,英國不得不放棄了1812年在對美戰爭中對美國提出的領土要求。還有,美國能夠獨立也是因為英國的海軍實力同法國和西班牙的聯合艦隊相比有些遜色,華盛頓⑤是這樣認為的,他說:“我們的資源已經枯竭。”除此之外,假如1861年至1863年間英法兩國能夠坐在一起心平氣和地談判,美國能否取得戰爭的勝利就很難說了。

均勢是影響歐洲政治最關鍵的一點,它的變化從表面上看起來不會影響歐洲在亞洲的軍事政策,除非歐洲國家之間的海軍為爭奪霸權的鬥爭已經停止,或者說有人統一了局勢。要想同英國一樣將自己的海軍集結在海岸線上,就必須先把自己的分遣艦隊調回本土,這在原則上和具體操作上是絕對正確的。但也意味著要在短時期內失去對原本佔據的領土的控制。如果在以後的發展中,英國和德國還像現在這樣敵對的話,英國在北海集結兵力是很有必要的。這時,英國如果還想在其他地方集結兵力,就力不從心了,因為它沒有那麼大規模的分遣艦隊。

歐洲軍事力量的組合會怎樣影響國際形勢,並在海軍的支援下在世界各地行使其權力,這個問題至今沒有得到回答。不過,就其中的一個方面來說,如果英國和德國在北海劍拔弩張,那麼控制地中海的重任就非法國莫屬了,這樣一來義大利就坐不住了。據悉,法國、英國和西班牙籤訂的一些有關地中海問題的協議中就體現出了它們對門羅主義性質的態度。這種態度有可能會像門羅主義那樣更加強化,而與此有關的國家可能會採取一些改變地中海海上力量狀況的措施。在德英兩大海軍在北海對峙的前提下,必須要有一支艦隊在地中海做領導者,這支艦隊不但要行動快速,還得處於核心位置,以便於針對某一特定的區域採取有效的軍事行動。這種各國海軍分管其職的情況在歷史上也出現過,雖然它表現出了多個國家聯合行動中固有的種種缺點,但也具有一定的效力。

上述的敘述都是筆者猜測的,但希望這種國家之間的軍備競賽能夠引起政府的關注。還有,很明顯能夠看出來,如果歐洲還和從前一樣有一支稱霸世界的艦隊,它就能更加直接地影響日本和美國這兩個軍事強國的利益。當1902年日本和英國結盟時,英國還擁有絕對的海上優勢,英國海軍既能保護遠東地區的利益,又能在其他地區維持自己的海上優勢,兩邊都擁有著強者地位。這樣,在1895年歐洲國家聯合起來跟日本作對時,英國就可以阻止這樣的行動。雖然日本缺少戰艦,但它的實力仍不容小覷。後來英國還是出手干涉了日俄戰爭,並對戰爭的結局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到這裡我們不禁要發問:如果這種海上力量競賽繼續下去的話,上述的這種干涉會不會再次發生?

以上的例子還說明,策劃已久的軍事行動一旦實施,會產生深遠的影響。在猝不及防間對敵人實施打擊會產生類似的效果。1895年,法國、德國和俄國用軍事壓力迫使日本把包括旅順港在內的遼東半島歸還給中國,但隨之這塊領土又被中國轉租給了俄國。英國從一開始就反對日本歸還遼東半島,但它當時沒有充分的準備,所以未能及時出手;何況即使英國出手,也未必能扭轉乾坤,因為日本沒有戰列艦力量。直到1904年,日本再次以英國盟友的身份出現在世人面前,這時,日本已經擁有了一支戰列艦艦隊,英國的海軍依舊能夠稱霸海洋,而不管是德國還是法國都沒有親俄傾向。德國一直以來秉持著這種政策,法國則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在日俄戰爭中,日本在自己的北海區域作戰,英國就能在歐洲做堅強的後盾。這種狀況體現了盟國之間的戰略分工,雖然英國海軍沒有參加具體的戰鬥,但它的軍事行為卻起到了震懾作用,左右了戰局的發展。前面提到過,在1898年,英國不但不支援干涉美西戰爭的建議,還表示強烈的反對。如果真是這樣的話,英國海軍在那時就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

這些情況並非說明擁有武裝力量就一定會導致戰爭,我們可以在現實生活中,在和平的前提下運用這種力量,將這種力量拿捏得越是恰如其分,就越能夠達到和平的目的。雖然是這樣,手中沒有權力就談不上保障和平,美國的南北戰爭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現代社會,一般情況下,沒有哪次戰爭比美國的南北戰爭更加缺乏軍事準備,這場戰爭是繼滑鐵盧以來歷時最長的戰爭,就是因為雙方都準備不足,實力不相上下。不過,這個難堪的局面最後還是消失了,北方憑藉著資源上的優勢打持久戰,而南方則將勝利的幻想寄託在北方軍隊缺乏耐心的基礎之上。

同前面說的一樣,作為歐洲大陸強國中的法蘭西有能力在海上給英國支援,但這樣一來就意味著真正爆發了戰爭,而且戰火還會蔓延到陸地上;而現今的形勢是沒有哪個大陸國家能夠和德國抗衡。這不是說法國陸軍實力太弱,相反法國從1870年以來一直在邊境修築防禦工事。真實情況是,法國在陸上的軍事實力雖然比不上德國,但要保護自己的話還是綽綽有餘的。這樣一來,法國的敵人就必須考慮清楚,不敢貿然同法國翻臉;也可以透過延緩戰爭的爆發,讓法國有時間提高自己的陸上軍事力量,或者期待可以扭轉乾坤的事件發生。

法國人認為自己所遭受的屈辱是1905年在德國的壓力下解除了其外交部長的職務,這一事端產生的根源是法國沒有做好戰爭的準備。一年後,面對同樣無理的要求,法國果斷地採取了強硬的抵制態度,毫不退縮,德國只好先服軟,因為法國此時的軍事準備已經日趨完善。由於保密性質的原因,我們沒辦法詳細地瞭解當下發生的國際事件,但上述形勢就是歐洲局勢給人們的第一印象,而且人們還相信德國只要能保持現有的軍事優勢,就會繼續推行強勢的外交政策。德國的政治需要和戰略優勢同奧地利緊緊聯絡在一起,它們結成的同盟是無比強大的,至少在陸上是這樣。跟英日同盟一樣,在德奧同盟中,奧地利的作用是決定性的。不過我們只要瞭解到它能夠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就足夠了。

這種態勢對協約國一方非常不利,除非在戰爭過程中德國孤軍深入。所以,協約國一方應該積極加強自身的實力。不過,它們現在一方面能夠抵禦德國在海上的戰略挑釁,另一方面又能夠在陸上同德國展開對峙。這種力量足以使敵人不敢輕易出手,至於在戰爭中哪方能夠獲勝,就值得商榷了。在和平年代,任何一個歐洲海軍國家都無法給予英國在地中海軍事力量上的支援,所以英國人必須依靠自己;等到奧地利有經濟實力組建一支重型艦隊,英國人的噩夢就不遠了。

這種看法一方面表明了英國海軍佔有世界上舉足輕重的霸主地位,另一方面表明,目前只有兩個海軍國家距離德國比較遠,而且有能力也願意支援英國,就是美國和日本。以發展的眼光看,這兩個國家必須考慮到海洋霸權從英國手裡轉嫁到德國手裡對它們的影響,是否會損害它們的利益。這也不是完全沒可能發生的。依照現在的形勢而言,除了開放性的海域,美日兩國不可能和德國有實際上的接觸;而英國漫長的海岸線使它容易在任何一個防備薄弱的地方遭受襲擊,即使不在英國本土,比如澳大利亞東部的英國殖民地也容易遭受襲擊。美國也可以透過對易受陸上攻擊的加拿大施以影響來制約英國。

在未來還有一種可能是,如果英國海軍衰落後將德國海軍推上了海洋霸主的地位,與無可匹敵的陸軍相配合,德國就能有恃無恐地在任何海域實施行動。英國在自1756年七年戰爭爆發至1815年拿破崙戰爭結束這段時間裡,也具備上述的優勢,但具體原因不是英國海軍本身,而是島國地位的優越性使得英國海軍隨時能夠在本土和海外發揮重要的影響力。在今天,優勢剛好反了過來,英國財政入不敷出、俄國一蹶不振、法國被龐大的人口拖累,這些都使得德國在未來海上的行動能力有所加強。和德國相比,雖然英國在表面上更加富有,但是長期貴族般的生活讓英國人不如德國人有經濟上的忍耐力。而且,英國人和美國人自由的傳統也使他們不願被組織束縛,這樣一來,德國無疑就是現代化強國中的佼佼者。

現今德國和英國的競爭已經不是單純的歐洲國家間的軍備較量,更是世界政治的導火線。這並非意味著世界格局中沒有其他難纏的問題,任何區域性問題都有可能引起連鎖反應。在英國和德國之間隱藏的真相是雙方利益的衝突,它們所能依賴的是關係到兩個民族興旺發達的工商業。英國和德國之間激烈的海上競爭在克倫威爾時代及其後的斯圖亞特王朝時代就有,當時英國從荷蘭手中奪得了荷蘭無敵艦隊的榮譽和商業稱霸地位。雖然這些事件家喻戶曉,但很少有人認識到德國擴張的幅度和逐步發展的歷史背景。也沒有人試圖瞭解在遙遠的歷史中,是什麼精神使得德國人不斷地取得工商業上的偉大成就。

我們能夠體會這種情感,同時也應該意識到德國的強大對世界人民的威脅。依照這種趨勢來分析,英國、法國和俄國結成同盟國集團是理所當然的事,雖然俄國在不久前還跟英國有衝突。一位德國首相曾經譴責英俄兩國的做法是為了孤立和包圍德國,不過協約國家這樣做確實是為了維護歐洲和其他國家間的均勢,抑制德國瘋長的侵略慾望和在商業方面的企圖。我們雖然無法確定德國這樣做一定是有侵犯他國的慾望,但是保持適當的警惕和對其實施一定的制衡是非常有必要的。歷史經驗表明,所有的雄心壯志都有侵略他國的想法在裡面,只有運用強制性的力量約束這種想法的發展,才能得到平衡的保障。而維持均勢一直是歐洲的政治家最為關注的話題。

從美國南北戰爭以來,它就避無可避地和歐洲局勢聯絡起來,所以歐洲的一舉一動都受到美國的關注。在美國同西班牙作戰時,在歐洲既有支援門羅主義的人,也有反對者,德國則站在反對者一方,美德兩國在菲律賓問題上的摩擦更加重了這種裂痕。可以肯定的是,如果當時的德國擁有現在這樣強大的海軍實力,它的態度會更加強硬,軍事地位也會更加優越,而支援美國的人就要打好自己的算盤了。到現在為止,關於西班牙的討論已漸漸成為歷史;不過即使最不關心國際局勢的人,也能感覺到將來會有無數棘手的問題和美國、和歐洲息息相關。

要充分了解德國的現狀,就必須瞭解德國的歷史,因為不這樣做的話,我們根本無法弄清德國發展到現在這麼強大依靠的是什麼。為了瞭解這些,我們不但要弄清楚一個國家最根本的利益是什麼,還要體會到它的情感,併發掘其產生的歷史根源,這樣一來,我們就能夠做出合理的判斷。而國民的情感在很大程度上左右著一個國家的行動;雖然物質利益是這些行動的誘因,但這種情感的大爆發卻具有非常大的能量。不管統治者的決策如何,國家民眾只會依靠自己的是非標準來行事。正是由於這個原因,當一個國家同另一個國家陷入利益衝突時,它所做出的決定必須要符合大眾的利益,這樣才能贏得民眾的支援。

德國的歷史使德國人揹負了一種責任感,這種情感和德國當前的利益相融合,彙整合了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使德國的民眾一心一意支援政府的對外政策。和其他國家一樣,德國內部也有種種爭議和分歧,這種分歧將德國民眾分為若干個派別,並各自有著不同的主張,對國際爭端有著不同的看法。不過這種分歧要遠遠小於德國國民理念中的政治團結因素。在法國報紙的一篇文章中,這樣批評德國的外交政策:“和其他地方一樣,德國也有宗派主義,但是它卻受到了民族團結情感的抑制,因為德國的這種情感比其他國家的都要強烈。國家集體主義將6000萬的德國人聚集起來,而法國和歐洲的其他國家更應該學習這種精神。”這段話雖然是告誡法國人的,但是對於世界上的任何一個國家都非常適用。

德國人一直認為,他們能否在未來的爭端中獲取成果完全取決於他們在海洋上的地位。從1870年開始,德國的統一為德國工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工業發展帶來的是需要廣闊的市場、運輸業和商業,於是保護主義就誕生了。德國在1879年就採取了保護主義方針,這樣既保護了本國的工業,也保護了農業,抑制了農業人口向工業部門大量的流動。德國在工業方面的勞動力之所以成倍上升就是為了有效地阻止人口的外流。在1881年,德國的外流人口是22萬,到了現在只有2萬。還有一個原因是,外來移民的增加,一個德國的作家甚至說德國已經成為一個移民國家了。

在軍事上,變化最大的是德國的海軍。在英國誕生的一個組織深深地影響了德國,隨之在德國誕生了一個海軍聯盟,而這個聯盟的成員要比前者多得多。還有一點必須考慮,英國對海軍的關注不僅僅是為了自身的強大,更是為了單純的生存。德國海軍聯盟快速發展是由於德國一直在不斷地積累能量,同時又在周密地規劃各種能夠適應本國國情的能力,這種能力具體表現在軍事、教育和工商業領域。當然,無論這個聯盟的宣傳做得怎麼好,口號喊得如何響,如果它的主體思想同國民大眾的思想產生分歧的話,它也會一無所獲。正是由於德國的民眾都普遍贊成發展海軍,德國的海軍聯盟才能為這種思想提供組織形式、注入活力,並讓它產生積極的效果,雖然海軍開支的增加意味著債務和稅額的增長。所以,國民的情緒是德國海軍聯盟能夠長遠發展的保障。這個聯盟的主要領導人說:“海軍聯盟的成功靠的不是規章制度,而是依賴於國民的精神。這種精神反映了德國人一個美好的願望,而這種願望就是對海軍的憧憬。”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