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回顧與展望

整個世界的未來是由東方文明還是西方文明決定的?這個問題沒有答案,但如今基督教的任務是將亞洲文明與自己的理念相融合。

在任何情況下,一個時代的結束都會引起人們的注意,特別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具有自主意識的人。我們的信念是:我們知道自己前進的方向,我們瞭解自己的進步從何而來,又要去往何處。那麼,在19世紀和20世紀交替的今天,我們的時代何時開始、何時結束呢?

要想給這個問題一個充分的答案,就要對19世紀做一個總結。筆者認為,國家內部的情況不在考察範圍內,雖然這些東西十分重要,與經濟發展和社會變化有著緊密的聯絡,但是它們並不是全部,各國之間的關係同樣重要,筆者正是想從這個方面進行考察。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是考察它的對外關係,從廣泛的意義而言,關注的是現在各種運動的發展變化會創造出什麼樣的未來。

美國的歷史發展是值得研究的,因為18世紀以來的殖民擴張就是被美國革命中止的。美國革命使得英國失去了最富裕的殖民地,接著而來的法國發生的一系列變化迫使歐洲各國的政策由外部轉向內部。此後的10年裡,西班牙殖民地進行了起義,門羅總統和坎寧先生髮表了宣告。這些宣告確保了西屬殖民地的獨立,也成了美國此後的對外立場。

緊接著就進入了19世紀,人們依然熱衷於在海外尋找發展空間,但不是建立新的殖民地,而是開發利用已有的土地。不過,縱觀整個19世紀,這種活動並不是主要的。這個世紀的主要活動是研究自然力量,使它能夠很好地為經濟發展和技術進步服務。當時,到處都有新開發的土地,很多地方的資源均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它們都有很大的開發空間。各個國家都把時間和精力投入到了這上面,因此,19世紀是一個相對和平的時代。雖然仍有戰爭發生,但是和平和發展是當時的主線,人們致力於用新發現的技術改變自己的國家。

不過,這樣的階段總是轉瞬即逝。生產的發展對市場的需求增加,由此引發的各個方面的發展仍然無法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要求。19世紀50年代,中國和日本的國門被歐洲強國用武力開啟,被迫和它們進行商品交換。這時,西方國家的主要活動是尋求獲取利潤的根據地,另外,美國人口和資源的增長、英屬澳大利亞殖民地的開發都有利於滿足這種需求。

在這種情況下,19世紀的末期來臨了。這時,歐洲國家之間有了矛盾衝突,甚至引發了戰爭。不過,上述的那些特徵還存在著,並且成為政治家們關注的焦點。這樣,由於經濟上存在著功利主義,維持現狀成為當時的主導思想。但問題是,維持現狀就不會進步,甚至是不進則退。另外,鑑於19世紀留給我們的複雜局勢,現如今依然維持現狀可行嗎?認為普遍裁軍可以保持現在的文明以及種種好處的觀點是否合理?而筆者的願望是:“有朝一日,各國將化劍為犁,熔矛為鋤。”我相信這也是絕大多數人的期望。

時代的標誌究竟是什麼呢?雖然人們還不能準確地解釋它,但已經認識到了一二。顯而易見,我國之外的其他文明大國身上都有不斷前衝的勢頭。因為我國被18世紀的傳統所束縛,懷抱著孤立主義理想,拒絕和其他國家一起追求共同的利益。不過,外部世界的發展已經引起了我國大部分人的注意,他們也有了走出去的念頭,但這種念頭被傳統的信條所束縛,沒有形成統一的思想,更沒有付諸行動。

歐洲國家的前衝勢頭停歇了100年後又再次嶄露鋒芒,雖然人們一開始沒有注意它,但在19世紀中葉就格外引人注目了。東方國家的變化也是這一階段發生的事,剛開始時也無人關注,如今卻是那麼醒目。近來我們所熟悉的詞是“緩衝國”,處於英法兩國勢力範圍之間的暹羅就是這種角色。這個詞也讓人想起了東方文明和西方文明的關係:一方面它們處於各自的世界裡,相互分離;另一方面,它們正在逐漸靠近,在地理上和物質上均有體現。東西方文明有著不同的來源,並且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一直以來都是兩條平行線。如果要使它們交叉,一方就必須向另一方靠攏、轉化,從而促進兩種文化的融合。

基督教的影響在接下來的20世紀仍會存在,因為人們的信仰短時間內不會發生太大的變化。如果基督教的思想能夠在東方國家傳播,那他們也會逐漸認同西方國家的某些原則。另外,就像許多人所說的那樣,假如我們失去了信仰,追求利益就會成為我們唯一的人生目標,那時,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就會去攫取,而不會在乎是否合情、合理、合法。西方國家很熟悉這種情形,現如今礙於公眾輿論對它們政治利益的影響,很少再做這樣的事。東方國家雖然不瞭解西方世界物質優勢和政治傳統背後的故事,但它們卻嚮往西方國家的繁榮昌盛,也想擁有像西方國家那樣的政治和經濟。

18世紀殖民擴張停頓的同時,各國將精力投入到了建立龐大的現代常備陸軍這一方面。這種陸軍在19世紀初開始出現,經過一個世紀的發展,到19世紀末已是十分成熟和強大,在規模、預備力量、組織訓練及裝備各方面均有體現。這些龐大的陸軍產生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就經濟方面而言,生產力下降了,人們的物質文化水平提升的速度減慢了,種種弊病和問題一直圍繞在我們的身邊。照這樣說來,難道龐大的陸軍就沒有給人們帶來一點好處?想一想大學裡的軍事訓練吧,它能讓人學會積極的生活,培養吃苦耐勞的精神,學會守紀、服從和尊敬他人,這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一課。現在,很少發生戰爭,更多的是一時的過火行為,這種行為不會有多大的殺傷力,而且很容易過去。另外,尚武精神在大部分人身上有所體現,教導人們只能為正義而戰。現在,軍事力量是為國家服務的,不再像以前那樣僅為統治者服務。

在預測未來時,我是以我們時代的特徵為依據。法國革命的前10年,政治殖民化處於停滯時期;接下的25年,歐洲國家間發生了一場大規模的戰爭;之後進入了和平時期,工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在19世紀末期,政治殖民化再次嶄露頭角。在上述變化發生的同時,龐大的常備陸軍力量也發展形成了。另一方面,西方人的目光投向了東方,把它劃入了自己的利益範圍,但它自身的活力依然存在。這種力量儘管沒有很好的組織,但它的意義是不容忽視的。例如在印度,雖然不可能再次發生兵變,但有跡象表明當地民眾的政治意識正在逐漸覺醒,他們不滿於現狀,強烈希望印度能夠獨立。

對於中國我瞭解得較少,但是許多的觀察者都認為中國人的潛力是無窮的,現在這股力量體現在對於傳統方面的執著。中國人的保守主要是因為不瞭解外面世界的發展變化,也與這個民族的忍耐力、堅定的目標、牢固的組成單位有關。中國在幾年前的中日戰爭中一敗塗地,慘敗程度雖出人意料,但也在情理之中。不過,這並沒有改變一個事實:中國擁有最好的資源,雖然利用的很少;中國的人口眾多,而且還在迅速增長。可以肯定的是,中國目前的發展是緩慢的,但是中國一旦變革成功一定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僅僅憑藉上述的特點來概括一個世紀的變化趨勢,並作為展望未來的參考因素,似乎不太妥當。不過,有一點倒是相當清楚,由於與這些因素有關的未來還十分遙遠,因此,人們並沒有花費太多的時間考慮它們。另外,其中一些作為當今時代標誌的因素還引起自封為“經濟學派”的政治思想派的抱怨、批判和指責。這一派別在19世紀中葉發展成熟起來,它的思想在世界各地都產生一定的影響,不過都沒有在美國產生的影響大。這大概是因為美國臨近的國家力量對它沒有任何威脅,軍事建設對於我國來說不是刻不容緩;也因為美國具有豐富的資源,我們沒有想過向外部拓展。當歐洲國家把目光轉向海外時,我們卻把注意力集中在了國內的發展上,我國充足的自然資源加強了這種趨勢。和歐洲國家相比,我國的幅員更為遼闊,而且資源多、人口少,因此,儘管我國有大量的移民,我們仍把注意力放在國內。不過,我們把自己孤立起來的這種做法本身就值得好好考慮。

我們應該明白,只關注國內的經濟發展,以此為藉口不發展軍事力量,也不與外界溝通交流,這絕對不利於長遠的發展。就我們今天的政策而言,我們還不如100年前的前輩看得全面。後者沒有受到經濟學派令人窒息的觀點的影響,那時這一派別的觀點還沒有太大的影響力。但是這種影響在今天卻依然存在,因為在青年時代受它影響的人們還未退出歷史舞臺。每一代人的思想都被前一代人所駕馭,這樣,國家的連續性就會非常緊密。可是,這種情況使人看不清現在的發展要求,因為統治者的觀點是過去年代的,而且依據它來行事。

這種觀點主宰了內戰以後的美國。就戰爭結果而言,它是一次真正的革命,它將我國人民的目光集中在了國內衝突上。一方被獨立的願望激勵,另一方為了保持傳統而戰。但是,這場戰爭的領導人卻屬於過去的年代。如今這些人正在慢慢隱退,新的一代人逐漸填補了他們的空缺。那麼,新人在接受他們的政治方針的同時是否應該注意一下外部世界的變化呢?是否應該修正自己的政策呢?

對此,筆者作為正在退出歷史舞臺的一分子給予了肯定的回答。我認為,我們現在處於一個新時代的入口,在這個時代中我們會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是東方文明還是西方文明將決定整個世界的發展並支配其未來?目前,基督教的任務是吸收古老的東方文明並將它融入自己的文化中,這是它必須履行的義務,否則自己就會滅亡。在19世紀,我們用了100年的時間,把我們的文明強加在那些古老的東方文明上。今時今日,我們可以看到世界的每個地方都有躁動,它們慢慢從沉睡中甦醒。雖然這種甦醒還處於萌芽狀態,但卻是真實存在的;雖然還沒有什麼條理,但足以使人意識到,西方文明有可能加快他們的經濟發展和物質繁榮。

雖然未來的發展變化無法準確預測,但我們依據當今的形勢做一些必要的思考還是可行的。根據這些思考,也許我們可以知道眼下如何行事才是最好的,而西方文明也許會在未來的世界中佔據統治地位。我們生活的世界不是完美的,我們也不能期待用理想中完美的方式處理並不完美的現實。只有藉助“力量”這個仲裁者,我們才能贏得時間。而歷史中發生的各種事件,給了我們最好的證明。

這些話絕不意味著我們對東方古老文明的惡劣態度,雖然東方文明比較落後,而東西方文明又有著本質的不同。今天的我們及任何時代的人們或許都會對愷撒感激不盡,他擴張了羅馬的統治範圍,鞏固了羅馬的文明。直到幾百年後,人們才意識到愷撒不僅為羅馬征服了新的地區,也為西方世界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就像只有後人才能深刻地體會愷撒對英格蘭和日耳曼的遠征(這些行動從軍事觀點看無足輕重,當時也未帶來多少眼前的好處)所具有的深刻意義。

歷史的不斷發展不時會有像愷撒這樣的大人物出現,他們被歷史潮流淘洗出來,他們是民眾的代表者、引路人,而不是所謂的駕馭者、主宰人。如今的形勢大體上也是這樣,歐洲國家平靜了一段時間後,再次掀起了侵略擴張的浪潮。這次,它們不僅把地球上的荒蕪地帶作為目標,還想侵略將它們與那些古老國家隔離開的緩衝地帶。不管這場運動的起因是什麼,它造成的結果絕對不會由一個人來承擔。因為只有大眾覺察到了某種需要,他們才會採取行動。不過,他們會思考、會發問,我們要去往何處?我們的目標究竟是什麼?截然不同的文明不經過任何緩衝直接碰撞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

歐洲文明範圍外的人們在人數上具有絕對的優勢,並且由頗有能量的基本單位組成。只是他們的政治制度的不完善及組織能力的欠缺,導致他們未能凝聚在一起形成整體,這也是他們物質落後的主要原因。不過,雖然他們的物質水平比較落後,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就不想擁有物質上的繁榮。假如一個群體渴望得到某個東西,透過和平的方法無法得到它,那他們必然會訴諸武力。這種情況在歷史上發生過,例如外族衝破愷撒設立的屏障蜂擁而入。這時,假如這道屏障無人把守或者被忽視,上述情況就更容易發生。

不過,即使處於這種形勢,假如能選擇好地理上的要點,將邊界向外擴張,還是能夠爭取時間的,並可能轉敗為勝。那麼,確定地點及選擇要點就非常重要了。現在歐洲國家進行的擴張活動,正在無意識地將歐洲文明向前推進,並鞏固使它生存的防禦陣線,這就是我們所謂的舊世界地區的發展變化趨勢。與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的外部世界文明相比較,與我們息息相關的歐洲文明就像是沙漠中的綠洲。就如同歐洲繁榮的商業和強大的軍事一樣,歐洲文明在促進政治發展和物質繁榮方面也走在了世界的前列,這要歸功於這片土地上的人們的生機和活力。在過去的50年裡,我們的文明在科學技術研究方面有巨大的貢獻,促使我們的物質繁榮程度成倍增長,拉大了外部世界與我們的差距。緊隨而來的是解除武裝的呼聲,好像我們這個民族已經實現了普遍和平,不再需要軍事力量來進行攻防。難道真的是這樣嗎?

雖然歐洲國家之間還存在矛盾衝突,但它們的一致性在上述活動中得到了充分體現。這個活動的積極意義是毋庸置疑的,英國在印度和埃及的統治就是最好的證明。當前,這種意義的基礎是開明和公正,雖然在細節上還會出現缺陷和錯誤,但整體的結果還是好的。上述地區發生的進步是顯而易見的,而且它的前提是武裝力量的存在。

歐洲國家對外的一致性在英國的帝國聯邦設想中也有所體現,這種思想在英國人民和英屬殖民地人民心中深深地紮了根。另外,英國人民想培養英美兩國情誼的意向也體現了這點。巴爾福③先生曾用“種族親情”這個詞形象地描述這種意向,而且英國這個大家庭最適合這個詞。在將來的某一刻,它可能會被推廣到所有產生於同一源泉的種族身上,那它就會成為解決各種問題的依據了。但是,當前我國人民對英國的提議沒有反應,我們被傳統的觀念束縛,只習慣向內看,從來不考慮外界的變化與我們有何關係。假如英美兩國沒有共同的觀念,它們會走到一起嗎?政治活動遍佈全球的英國和只顧內部發展的美國會產生真摯的親情嗎?現在我國必須把目光由內轉向外面,認識到在國外我們應該擔負的責任,只有這樣我國和英國才能很好的合作,為人類美好的未來共同奮鬥。

如果將美國看成是歐洲大家庭的一員,那麼它們與未來世界的聯絡在太平洋上得到了最鮮明的體現,因為太平洋是連線歐洲大陸和東方世界的紐帶。由於水路交通具有快捷、便利的特點,太平洋將羅馬文化和條頓文明緊密地聯絡在一起。沙漠和山巒阻礙了美洲太平洋海岸與東部的聯絡,但這兒卻是歐洲文明的前哨陣地。因此,歐洲大家庭的重要任務就是將它與自己的主體緊密相連,並且將東西方通向它的道路控制在自己手中,給予它最嚴密的保護。

將來出現的貫穿中美地峽的運河和加勒比海具有重要意義的原因,一方面是顯而易見的商業利益,另一方面則是基於上述政治事實的政治利益和軍事利益。不管將來的運河會位於尼加拉瓜還是巴拿馬,它都會將歐洲的疆界推進數千英里,並且將美洲體系編織得更緊湊。所以必須要控制這條海上要道,而加勒比海是重要基地,就像利用地中海控制蘇伊士運河一樣。歐洲文明在加勒比海的鏈條上有一個重要的樞紐。不過,由於有一部分島嶼處於未開化的國家或者民族手中,那些是我們無法掌握的,這的確不是件好事。

展望未來,我國和歐洲國家之間的問題不僅僅是單純的利益得失,還有無可推卸的責任。當前的人要為自己的子孫後代負責,這就是他們的責任。在時機來臨時就要牢牢把握住,否則就可能給後人帶去困難或者麻煩。如今,歐洲國家在遠方大規模地進行侵略擴張,但在它們的身上也有了嚴重的創傷,它們在某些地區的統治制度也不再符合時代的潮流,它們卻無視這些弊端。這是一個凶兆,這些地區在將來或許會成為蠻族反攻我們的前沿陣地。

我們還要認識到這樣的一個事實:處於不同物質繁榮程度、不同精神觀念和不同政治體制的各種文明正在逐漸靠攏。認清這點對於我們自身的發展非常重要,尤其在我們意識到自己對世界的責任後。目前,在歐洲物質極大繁榮的同時,出現了與此相對立的、被人們稱為“軍國主義”的制衡物,它將歐洲變成了時刻處於備戰狀態的軍事基地。在這種情況下,我國的裁軍呼籲實在是不合時宜,這隻會把我們推入極度危險的境地。

在陸地方面,歐洲國家的龐大陸軍可以確保當代人的開拓熱情世代延續,直到掃除所有阻礙歐洲文明發展的障礙物。在海洋方面,我國揹負的責任是最多的。在有關加勒比海的事務上,我國反對歐洲某個國家滲透活動的呼聲,沒有得到任何回應,因為我們的呼籲毫無力量可言。在這種情況下,我國就要有足夠強大的武裝力量來支援我們的立場,就像歐洲各國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保持龐大的軍事力量那樣。在地峽和加勒比海地區我國一定要處於支配地位,將其他的國家都排擠出去,只有這樣,我們才算擔負起了維護歐洲大家庭利益的責任。

地峽和將來出現的運河,以及通向運河的要道會把美洲大陸的東西兩岸連線起來,這會使美國在此處的利益成倍增長。目前,美國要想在加勒比海居於統治地位,就要有強大的海軍力量做後盾。門羅主義在邏輯上的必然結果就是美國會擁有一支強大的海軍力量。有些人對此可能會不屑一顧,在他們的想法中不用付出任何代價就能維護和平才是最重要的。不過,足夠強大的軍事力量是確保和平的前提條件。

我們可以渴望和平,這是全人類都想實現的目標,但我們不能幻想用揠苗助長的方法得到和平。無視我們現在所處的具體形勢,或者誇大戰爭給人們帶來的災難和恐懼,和平的局面依然不會到來。不管20世紀會有怎樣的發展變化,又會給我們帶來什麼,19世紀戰士們的英雄主義和堅韌不拔的精神仍會繼續發揮作用,而且將會成為所有傳統中最具歷史價值的精神食糧。

註釋

①位於法國巴黎的北部,其海拔相對於其他城市而言比較高。

②位於巴拿馬北西加勒比海岸,東接巴連特半島,西接搏卡斯德爾託羅群島。有多條水道與加勒比海相通,其中以來蒂格雷水道最為重要。

③巴爾福(1846~1909),是曾在中國辦報的英國報業家,新聞記者,先後主編過英文《晚報》、《晉源報》和《華洋通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