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皇帝的產業(1 / 2)

小說:盛唐不遺憾 作者:朕御山河

李安將太陽灶的好處,以及在軍用和民用領域,所能起到的巨大作用,細緻的向李隆基做了講解,並建議儘早推廣。

李隆基在親眼見識了太陽灶強大功能之後,自然非常的動心,並早已下定決心,要在大唐境內推廣開來。

不過,太陽灶是李安明的,關於太陽灶的技術細節,只有李安一人完全掌握,所以,即便作為皇帝,他也要聽聽李安的高見。

“李侍郎覺得如何推廣比較合適?”

“陛下,微臣覺得,朝廷需要足夠的財力,陛下也需要有自己的小金庫,這個太陽灶的生意,不如就由陛下親自指派內務府的宦官負責,所得利潤皆為陛下一人所有。”

李安開口建議道。

他原本想過,將太陽灶的核心技術散播出去,讓大唐各地的工匠一同製造,以增加普及的進度,但這樣一來,這個很有前途的生意,很快就會被世家大族所掌控,工匠們只能淪為被壓榨的可憐勞力,新興的財富專案將再次被世家大族瓜分殆盡,大唐的貧富差距會進一步擴大,這對帝國的穩定是非常不利的。

而讓皇帝的親信負責這項生意,則根本就沒有人敢搶奪,世家大族再牛逼,也不敢跟皇帝作對,皇帝手裡有小金庫,日後可以更加方便的賞賜妃嬪,不再需要國庫裡的資金了,這樣也可安撫那些動不動就要以頭撞牆的諫臣。

當然,李安這麼做,還有一個目的,那自然是討好皇帝,讓皇帝心裡開心了。

果然,李隆基面色露出喜氣,輕聲道“整個天下都是朕的,朕還需要給自己私設小金庫嗎?”

“陛下,朝中大臣私底下都有自己的產業,陛下作為一國之君,當然,也要有自己的產業,這樣使用起來才更順暢,微臣可是聽說過,好多諫臣都對陛下的後、庭開支說三道四,還在大殿上以頭撞柱,威脅陛下,他們要是真的撞死了,肯定會青史留名,而陛下的威名就受損了,這些大臣只顧著自己能夠青史留名,哪裡瞭解陛下治國的辛苦,陛下難道要一直受制於這些諫臣嗎?”

李安順著李隆基的心思,貼心的說道。

“若不是怕後人說朕害賢,朕早將這些酸儒流放嶺南了。”

李隆基提起諫臣,是一肚子氣,這些諫臣說話從來不看皇帝的臉色,經常給皇帝添堵,就連李世民這樣有度量的皇帝,都被魏徵氣的起了殺心,何況李隆基這種貪圖享受的帝王呢?

“陛下若要擺脫這些諫臣的叨擾,必須有自己的財源,專門用來維持後、庭,以減輕國庫的壓力,更可堵住這些諫臣的嘴。”

李安再次勸說道。

李隆基心動不已,看向李安,激動道“李侍郎真是忠心一片呢?那些自負清高的諫臣,哪裡知道朕的辛苦和難處,就如李侍郎所說,朕從內務府抽調心腹,負責推廣和販賣太陽灶,他們有什麼做的不好的,李侍郎只管教訓就是。”

“陛下放心,微臣知道該怎麼做。”

李安點頭領旨,並提出流水線生產太陽灶的地點就放在研中心的拐角,以防止核心技術外洩。

當然,李隆基讓內務府的心腹負責太陽灶生意,是私底下進行的,並不會昭告天下,畢竟,內務府是不應該幹這件事情的。

但就算被人知道,也沒有太大的關係,因為,按照大唐的制度,各級政府官員都是不能從事工商業的,但那麼多的大臣,又有幾個人遵守了,還不是在私底下偷偷搞產業,既然幾乎所有的大臣都沒有遵守制度,皇帝當然也可以不遵守,這樣一來,大臣和皇帝心照不宣,誰也不會主動指責誰,有錢大家一起賺嗎?

在商議好一些細節之後,李隆基讓貼身伺候的魚朝恩跟隨李安離開,這種不宜宣揚的事情,當然要交給最信任的可靠之人負責,雖然高力士更加的可靠,但年紀太大,另外,李隆基還有很多事物需要高力士協助,他離不開高力士,只能讓年輕一些的魚朝恩去負責此事。

“李侍郎,小奴能不能辦好這個差事,就全仰仗李侍郎了。”

魚朝恩一臉討好的跟在李安的身旁,但始終落後半個身段,畢竟,所有的技術都在李安的手裡,而且,對於流水線生產,以及工匠的科學化管理,他一無所知,一切都要仰仗李安的大力協助。

“魚給使不必擔心,太陽灶的技術已經成熟,生產和製造就交給本官了,你只需要負責販賣和收錢的工作就可以了,這可是肥差啊!”

李安笑著說道。

“明白,明白,多謝李侍郎了。”

魚朝恩一臉的感恩戴德,皇帝能將如此重要的產業交給他去管理,是對他的信任和支援,而李安又如此的照顧,這讓他非常的心安,走起路來一顛一顛的。

太陽灶的規模化生產和製造,並沒有多大的難度,只要有一定數量的工匠就可以了,宣傳和販賣的難度也不大,只需要僱人就可以。

魚朝恩並不是一個人離開皇宮裡,他手底下還有十幾名屬下可供驅使,而且,這十幾名屬下有精通賬目的,也有精通管理的,所以,他做起事來倒也不會很累。

由於鐵料價格的下跌,鐵製品的成本也大大的降低了,市場上能煮三鬥米的大鍋,價格已經從七百文跌至五百文一口,成本則不足三百文。

不過,李安所研的太陽灶,需要更好的鑄造工藝和先進的拋光研磨技術,所以,成本更高一些,即便規模化生產,單個的成本也不會低於五百文,甚至高達八百文。

不過,長安城的木柴的價格已經高達三百文一車,一車也就是一千斤,夠三四口人的小家庭使用三個月的,但古代都是大家族生活在一起,對柴火的需求量相對要大一些,如此,一車柴火最多隻能消耗兩個月,甚至只有一個月。

如此一來,就算能撐兩個月,一年就需要六車柴火,合計一千八百文錢,實際可能需要兩三千文錢,也就是兩三貫錢,這相當於一個勞力大半年的收入了,負擔還是很重的。

也就是說,只要太陽灶的售價在兩三貫左右,普通老百姓還是能接受的,尤其是人口多的大家庭,更能接受,畢竟,一兩年下來就夠本了。

而太陽灶的成本僅有五百文至八百文,賣到兩三貫的價格,也是幾倍的暴利。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