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混凝土大橋(1 / 2)

小說:盛唐不遺憾 作者:朕御山河

任何一個帝國的展,都繞不過資源瓶頸,而最主要的資源瓶頸無非四大類,糧食、燃料,纖維和建築材料。

四大瓶頸阻礙著所有帝國的經濟增長,每個帝國都面臨這種制約,若要快增加經濟增長,必須擺脫這四個資源瓶頸。

糧食是任何一個帝國的核心,沒有糧食,老百姓就填不飽肚子,帝國就會生動亂,甚至是崩潰,而農業技術的落後,會導致糧食的生產力極為低下,這樣一來,就必須有大量的人口從事農業生產,才能滿足帝國對糧食的需求。

如此一來,帝國就抽不出足夠的人力,進行其他方面的工作,甚至,在遇到外敵入侵的時候,不得不徵召訓練缺乏的農業人口加入軍隊,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農業的展,引起國力的損耗。

而李安在明瞭黑火藥之後,大唐的鋼鐵產量增加幾十倍,普通老百姓可以更多的應用鐵質農具進行耕種,從而提高了糧食的產量,而在後面農業機械的逐步推廣,農業的生產率就更高了,如此,也讓很多人力可以退出農業生產,轉移到工業和手工業生產領域。

纖維的重要性與糧食差不多,因為大唐處在溫帶,分為一年四季,夏季倒還好些,但冬季非常寒冷,若沒有足夠的纖維,就不能製造足夠的棉衣,如此,老百姓就會被活活凍死,所以,為了讓滿足對穿衣的需求,大唐必須分出部分耕地種植桑葉和亞麻,以製造絲綢和麻布,滿足穿衣的需求。

而這樣一來,種植桑葉和亞麻的土地,就不能種植糧食了,這對糧食又形成了一種制約,當然,養蠶和紡織都需要大量的人力,這對人力的消耗也非常巨大,將大量的人力吸在了這個上面。

李安在明各種機械,增加生鐵產量,以及一年生產兩季作物之後,可以滿足更少的耕地,出產更多的糧食,如此,倒是不用擔心桑葉和亞麻搶了糧食耕地,大大減弱了桑葉和亞麻,對糧食耕地的制約。

燃料的重要性,就更不用說了,老百姓每天都需要吃飯,而吃飯就必須使用燃料,木柴和木炭一直都是老百姓們最為倚重的燃料。

但木柴和木炭的燃燒效率比較低下,使用的量自然就比較大,這樣一來,農村的百姓,要經常上山砍柴,耗費了大量的人力,城市裡的百姓則需要花費更多的錢財,購買這些木柴,消耗同樣不小,而且,木材是製造馬車和傢俱,以及房屋的重要材料,對木材的大量消耗,必然會制約傢俱、馬車和房屋的修建,從而制約經濟的展。

在李安來到大唐之後,先明瞭蜂窩煤,並逐漸流行開來,這大大節約了人力和物力,而隨後明的太陽灶就更厲害了,可以直接利用太陽能燒水和做飯,對燃料更是毫無消耗,雖然不是每天都有太陽,但一年之中,大部分的時間都是晴天,這一點是不容否認的,如此至少能節約一大半的燃料消耗量,從而解決燃料的制約難題。

最後一個老大難就是建築材料了,建築是為維持人類居住所必須的設施,而在大唐帝國,建築主要是木頭和石頭兩種材料,其中以木頭為主。

而不論是採用木頭,還是石頭,都需要大量的人力進行開採,然後還要進行加工,對勞動力和自然資源的消耗都是非常巨大的,而木頭的生長需要很多的時間,過分的開採會導致森林資源的大量減少,從而引起嚴重的水土流失問題。

關中的渭河,以及中原的黃河都是渾濁的河流,究其原因就是因為人類的活動太頻繁了,併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而大量砍伐森林,從而造成了這樣的嚴重後果。

現在李安明瞭水泥和混凝土,日後,完全可以利用這種新型材料製造建築物,從而擺脫對森林資源的巨大破壞。

當然,李安目前所明的這些東西,只能緩解四大瓶頸對帝國經濟的制約,有很多方面,還是要繼續努力才行。

而因為水泥的作用卻是非常巨大,所以,李安才不惜親自跑到皇宮,在皇帝面前,演示水泥的巨大的作用,以獲得儘快在全國推廣的旨意。

“陛下,水泥自然風乾,需要整整一天,我們就不再這裡空等著了,交給這些人看著就可以了。”

突然起風了,李安示意李隆基返回紫宸殿,況且,李安還有很多話,要面奏李隆基,在閒雜人等太多的地方,說出來不太方便。

“恩,李侍郎隨我來吧!”

李隆基輕輕點了點頭,帶著李安返回紫宸殿。

“李侍郎,這裡沒有閒雜人等,你有什麼要說的。”

李隆基連忙問道。

“陛下,水泥和混凝土,對大唐帝國來說極為重要,微臣覺得,應該將水泥的製作方法通知各州縣,讓各州縣全都製造水泥,並投入使用,如此,必然可以大大減少對木材的依賴。”

李安開口建議道。

“減少對木材的依賴?李侍郎是要用水泥製造房子?”

“沒錯,陛下,利用水泥製造房屋,會比利用木材製造房屋更有利,造出來的房屋更結實,不容易被風吹倒,而且,更加的廉價,不論怎麼算都比較划算。”

李安開口說出原因,並繼續說道“陛下,水泥的作用極大,不但可以用來修建房屋,而且,還可以用來鋪設道路,建圍牆,建造橋墩等等,尤其是鋪設道路,會讓道路變得更加容易行走,遇到陰雨的天氣,也不會有淤泥的問題,這也是微臣為何要讓每個州縣全都興建水泥作坊的原因,日後,只要各州縣全都鋪上混凝土的道路,道路會變得更加的容易行走,貨物的運輸會變得更加的容易。”

“用混凝土鋪設道路?”

李隆基蹙眉思考了起來,現在混凝土路面還沒有開始鋪設,李隆基還真的不好想象,他不知道混凝土鋪設成路面之後,會有什麼樣的效果,還有水泥製造的房屋,會堅固嗎?能住人?

“李侍郎,你的提議很好,不過,朕想親眼看到水泥製造的房屋,還有混凝土鋪設的路面,以及橋墩,至於在全國推廣,這個不急。”

李隆基還是有些保守了,他覺得必須先確定水泥真的有這麼好,然後,才能在全國推廣,否則,一旦水泥沒有李安說的那麼好用,他豈不要遭受埋怨。

“是,陛下,那微臣就在春明門外修築一條直通正東的道路,並越過龍渠,在龍渠上建造一座混凝土橋樑,橋樑的對岸興建一座混凝土涼亭和一座兩層混凝土房屋,請陛下恩准。”

李安開口請命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